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中概股IPO追踪】与蚂蚁集团的资本角逐,陆金所的底气是什么?
原創

日期:2020年10月8日 下午7:21作者:毛婷 編輯:彭尚京
【中概股IPO追踪】与蚂蚁集团的资本角逐,陆金所的底气是什么?

中国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高调地宣布计划在上海科创板和香港两地上市,未招股已经掀起了相关基金抢购潮,可谓先声夺人。

背靠中国平安(02318-HK, 601318-CN)的金融科技平台陆金所(LU-US),最近亦向美国证监会提交文件,计划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有境外机构预期筹资规模或不超过30亿美元。

避开蚂蚁集团在亚洲时区的锋芒,而选择在并不友好的太平洋彼岸逆风飞行,于2019年8月起停止新增P2P资产的陆金所是否有亮点吸引外国投资者的目光?

陆金所如何产生收入?

众所周知,“金融”指的是资金的融通,即将资金从有出借需求的一方导向到有资金使用需求的一方。一般而言,“资金融通”通过银行等传统线下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这些传统资金渠道通过自身的资本负债表出借资金,赚取利息差和相应的手续费,风控相对严格,门槛较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和组织对资金的需求也日趋殷切,而且互联网的迅速演变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使得通过网上平台撮合贷款成为可能,由于门槛较低,吸引了众多有资金出借需求和资金使用需求的个人和机构用户。陆金所就是这样一个促成交易的中介平台,通过撮合资金需求与供应方,而赚取相应的手续费。

但是在转型之前,陆金所并不单纯扮演平台的角色,会承担一定的资金和信用风险。2017年未转型之前,其净利息收入的占比达到了26%以上。

随后,因应政策的转变,陆金所开始实行轻资本管理,即扮演撮合交易的中介平台角色,而减少资金的直接投入和缩小信贷风险敞口。

所以,与传统的银行等中介平台赚取息差收入的业务模式不同,陆金所、蚂蚁集团等线上平台主要收取服务费,由第三方融资机构提供贷款资金,而信用风险则由增信机构承担。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有99.3%的新贷款由融资机构提供资金,仅有0.7%的资金来自其自有的持牌微贷和消费者金融公司。蚂蚁集团截至2020年6月末促成的信贷余额中,有98%由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进行实际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

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的平台手续费收入占比达到83%以上,这包括贷款促成服务费和贷后服务费,以及理财交易和服务费;而净利息收入的占比则缩减至11.65%,见下图。

【中概股IPO追踪】与蚂蚁集团的资本角逐,陆金所的底气是什么?

从以上的简单介绍可以看出,陆金所与蚂蚁集团的业务有相似之处。我们就以行内首屈一指的蚂蚁集团作为参照物,看看陆金所在金融服务平台这一行业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有何优势。

陆金所VS.蚂蚁集团

按服务的不同,陆金所的平台收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占主导的贷款相关服务,另一类为理财服务。2020年上半年,贷款服务收入占平台收入的96.74%,而理财交易和服务收入则占余下的3.26%。截至2020年6月末,陆金所平台注册用户规模为4465万,活跃投资用户数为1278万。

年度活跃用户规模逾十亿的蚂蚁集团,花样要多一些。在过去,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占了其收入的一半以上,但到2020年上半年,这一业务贡献的占比由2017年时的54.9%下降至35.9%。微贷科技成为收入支柱,今年上半年为蚂蚁集团贡献收入285.86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占总收入的39.4%。此外,理财科技、保险科技和创新业务分别为蚂蚁集团提供15.6%、8.4%和0.8%的收入。

从下图可见,蚂蚁集团管理贷款余额规模远大于陆金所。

【中概股IPO追踪】与蚂蚁集团的资本角逐,陆金所的底气是什么?

贷款服务相关收入方面,陆金所与蚂蚁集团的差距却没有那么明显。这固然可能与两家公司的收入确认方式存在差异有关,但或也反映它们的服务收入质量不一样。陆金所提供的行业数据显示,其普通无担保贷款的平均规模为14.65万元,有担保贷款的平均规模为42.24万元,而蚂蚁集团的贷款平均规模或约为5000元。

由于蚂蚁集团等线上科技巨头通常借助消费场景吸纳金融服务客户,其贷款规模相对较小,期限也较短,利息也较少,按利息比例提成的手续费收入自然也较低。

陆金所的平均贷款规模相对较大,利息也较高,提成的手续费自然也较高,这应该也是其相对于蚂蚁集团的优势。

【中概股IPO追踪】与蚂蚁集团的资本角逐,陆金所的底气是什么?

理财业务方面,陆金所从2017年下半年起不再提供B2C产品的销售渠道,并于2019年8月起不再提供P2P产品,但通过其他产品填补这一空白,包括资产管理计划、银行产品、公募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等等。目前投资于这些产品的客户资产规模,由2017年末的1253亿元人民币,增至2019年末的2436亿元人民币,及2020年6月末的3269亿元人民币。而业务转变之前的旧有产品投资规模则由2017年末的3364亿元,缩减至2019年末的1033亿元,及2020年6月末的478亿元人民币。

见下图,陆金所的线上理财平台客户资产规模增幅远不及蚂蚁集团,显见蚂蚁集团近来在线上理财方面投入的资源已见成效。

【中概股IPO追踪】与蚂蚁集团的资本角逐,陆金所的底气是什么?

陆金所理财客户的平均资产规模也较大,达到2.9331万元人民币,而其他同行则为8000元人民币。同时,陆金所在理财端供应的产品较多——与429家机构产品供应商合作,提供大约8600个产品,包括资产管理计划、银行产品、公募基金、私募投资基金、信托产品和保险产品。蚂蚁集团在理财业务方面,优势是投资门槛低,与170家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包括公募基金、领先的保险公司、银行和证券公司,提供6000多种产品,但由于平均规模相对较小,其盈利能力或不如陆金所。

【中概股IPO追踪】与蚂蚁集团的资本角逐,陆金所的底气是什么?

总结

无疑,与拥有高流量阿里巴巴(09988-HK)撑腰,同时自身的支付宝入口已具备特殊战略优势的蚂蚁集团相比,陆金所在流量、技术方面确实无法企及。

不过凭借中国平安在金融市场的根深叶茂,陆金所的金融服务专业性和风控能力应更有优势。流量方面则有平安生态线上线下的支持。

陆金所的运营开支主要用在销售和营销方面,占收入的比重达到30%以上,而技术类开支占收入的比重只有3%,这或许也与该公司重销售、重产品的倾向相符,它的资源优势在金融服务方面。该公司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率为28.27%。

蚂蚁集团在研发费用方面的投入远高于陆金所。2020年上半年这项费用的规模达到57.2亿元,占收入的比重达到7.9%,而陆金所同期的技术和分析开支只有8.49亿元,占收入的比重只有3.3%。这自然与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作为科技企业的身份相符,它的资源优势在流量和技术。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净利润率为30.2%。

从盈利能力来看,陆金所与蚂蚁集团的差距并不大,而且它在金融专业服务和风控方面更具优势,这应该是陆金所的底气所在。该公司计划通过在美国上市,筹资用于产品开发、销售和营销,投资于基础设施、资本开支、环球扩张和其他一般及行政用途,此外,还会用部分筹得的资金进行技术、解决方案和业务的投资。且看看未来两家上市公司在不同的时区,会以怎样的面貌吸引全球投资者。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9月25日
【中概股IPO追踪】 零售品牌“群雄争霸” 名创优品迎接“黄金时代”!
9月18日
【中概股私有化】前程无忧:获资本青睐能否“前程无忧”?
9月16日
【中概股回归】前有“易车”后有“懂车帝” 平安如何蜕变汽车之家?
9月10日
【中概股回归】二次上市愈演愈烈,再鼎医药即将“问鼎”港股
9月9日
【中概股回归】年内第四家!宝尊电商头顶光环而来!
9月8日
【中概股大盘点】寺库遭遇业绩、股价双杀 “没落贵族”路在何方?
9月4日
【中概股大盘点】陌陌没落?
8月14日
【中概股大盘点】爱奇艺:市值的一半是梦想?
8月10日
【中概股IPO跟踪】冲冲冲!小鹏是值得期待的二年级生吗?
8月6日
【中概股大盘点】斗鱼虎牙欲牵手 腾讯一统直播江湖?

视频

快讯

17:29
泰格医药(03347.HK)首季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8.65%
17:19
同仁堂科技(01666.HK)首季归母净利润2.38亿人民币
17:07
【盈喜】裕元集团(00551.HK)料首季溢利同比增加95%至100%
17:00
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首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3.7%至397.19亿元
16:57
凯莱英: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5.27%
16:42
山东新华制药(00719.HK)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6.41%
16:35
翰森制药(03692.HK)与荃信生物订立许可协议
16:27
金海高科:目前没有产品应用于低空飞行器
16:21
香港证监会向富途及盈透发出限制通知书以冻结与涉嫌企业失当行为有关客户的帐户
16:15
恒瑞医药:获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