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車(01766-HK)旗下公司中車時代電氣(03898-HK)公佈2018年全年業績後股價大漲,至接近52週高位。全年收入同比增長3.4%,至156.58億元人民幣(下同),主要受城軌產品同比增長22.1%帶動,抵消了機車產品收入下降的影響。
2018年,動車組產品貢獻收入37.16億元,同比增長8.1%,佔總收入的23.7%;城軌產品同比增長22.1%,至31.495億元,佔總收入的20.1%,增長主要受武漢7號線、鄭州5號線等產品交付帶動;養路機械相關產品收入同比增長4.5%,至31.77億元,佔總收入的20.3%。
2018年,毛利同比增長4.5%,至58.68億元,毛利率由上年的37.1%,提高至37.5%。期内,該公司錄得存貨跌價損失1.04億元,不過科技項目撥款和政府獎勵款等抵消了此影響,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3.5%,至26.12億元。2018年,來自經營活動的淨現金流入同比增長1.6倍,至37.59億元。截至期末止,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降至99.94億元,而年初未112.34億元。
在業績發佈會上,董事長李東林鼓勵記者乘搭由中車時代電氣提供列車牽引控製係統和網絡控製係統的「動感號」列車,併表示對國家建設和集團的產品感到自豪。
對於記者問到目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擡頭,是否對該公司業績構成影響時,李東林表示增加關稅會導緻成本增加,是有影響,但隻要技術好,產品好,最終客戶還是會選擇公司的產品。
李東林透露2019年該公司的新訂單或有個位數增長,增幅或高於社會行業平均水平。
李東林:總體來看,我們的數據都非常好,都是正數,沒有負數,都有增長,雖然增幅基本隻有個位數,但也意味著公司的整體業績是在好轉中。今年我是經去年開通的港珠澳大橋過來的,感受到國家整個工程發展的力量和工程技術水平。我明天準備乘搭高鐵「動感號」,我也很自豪地跟大家報告,香港的「動感號」牽引係統和網絡控製係統是我們提供,開通以來整體狀況運行良好。
(財華社註:廣深港高鐵,其中全長203米的「動感號」列車牽引控製係統、網絡控製係統均由中車時代電氣提供。)
所以我們對公司未來的訂單充滿信心,這是來源於對國家宏觀發展的信心,另外鐵總今年的整個採購計劃,包括復興號動車組、機車等整個採購量都維持穩定,在去年的基礎上略有增長。
至於城市地鐵,我們一直以來是國内的首選品牌,市場佔有率超50%,去年我們拿到4300多輛車的訂單,訂單是在今年和明年實現,我們的規模和收入應該高於2018年。
此外,這兩年我們佈局了一些新的技術和產業,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所以2019年,應該也是陽光明媚的一年。
李東林:海外的業務分兩塊,一塊是我們「走出去」,也就是我們的產品、技術、工程在國外市場獲得訂單;另外一塊是我們海外的公司獲得在國外發展的訂單。第二塊目前有兩個公司,目前深海機器人和Dynex公司整體發展比較平穩。隨著與國内的協同效應發揮,都有所增長,但增長比例就沒那麽高。
至於「走出去」的一塊,中國「一帶一路」的倡議,我們也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同時中國裝備製造業技術和實力,包括質量的成熟度、技術的成熟度,已經到了比較高的水平,我有信心我們有能力在國際舞台上與國際同行競爭併取得勝利。像這兩年,我們也取得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訂單,包括洛杉矶的項目和澳大利亞的項目,也意味著我們整體向好。
當然海外項目有峰期的交替,早兩年拿的項目比較多,去年我們整個海外的收入佔總體量大約15%。
個别國家的貿易壁壘的現象是存在,例如關稅的增加,對我們是有影響,增加了我們的出口成本。但隻要我們的技術好,產品好,最終客戶還是會選擇我們,未來我們還會繼續推動海外市場發展。
李東林:有好的標的、好的市場會考慮。對方有好的渠道、好的技術能與我們相互融合、協同,這樣的標的我們當然會考慮。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