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樓市低迷致地產商業績下滑,全面撤辣或難「解渴」
原創

日期:2024年6月17日 下午7:24作者:關注組:香港房地產 市場惡化 編輯:Anna

近日,宏安地產(01243.HK)發佈了最新財年(年結日為3月31日)的盈警。

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宏安地產的股東應佔綜合虧損不多於8.5億港元,上一財年則是取得溢利約2.1億港元。

據悉,宏安地產由盈利轉為虧損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1)香港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導致集團持有的發展中物業大幅撇記至其可變現淨值;2)本年度竣工住宅項目銷量及交付量減少,導致集團綜合收益大幅下降;3)本年度融資成本大幅增加。

進一步細看,上述的第1點及第2點都是因為香港樓市低迷,包括價格和銷量;而第3點其實是因為美聯儲加息,香港基於聯系匯率制度也處於高利率環境之中,同時這一點亦是導致樓市低迷的原因之一。

值的注意的是,過去一兩年間,樓市低迷、高利率環境是整個行業均需面對的問題,這些因素也影響到了香港地產商的業績表現,即使是那些頭部企業。

Wind數據也顯示,2021/22年度(年結日6月30日)、2022/23年度,新鴻基地產(00016.HK)的淨利潤遭遇了連續下降。

樓市低迷致地產商業績下滑,全面撤辣或難「解渴」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高利率環境的改善還需要看美聯儲的動態。

6月12日晚間(北京時間),美國公佈的5月CPI數據全面弱於預期,這導致9月降息預期升溫。

同日稍晚,美聯儲如預期般宣佈維持當前5.25%至5.50%的利率目標區間不變。更關鍵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重申了暫無降息計劃,還要繼續觀察更多證據,確保通脹正朝預期方向發展。

而在日前,明尼亞波利斯聯儲主席卡什卡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將降息一次是「合理預測」,但要等到12月。

鮑威爾的發言有一些鷹派的味道,相較於市場預期,卡什卡利則是更為明顯的鷹派。

高息環境暫時無力改變,因此地產商能指望的其實就是提振香港樓市,讓市場擺脫低迷。

值得一提的是,港府於2月28日全面撤辣,就是旨在提振香港樓市。

而從結果來看,全面撤辣後,香港樓市的成交量迎來增長,並在4月出現顯著擴大,被稱作是迎來了「小陽春」。

不過,自5月開始,香港樓市的成交量又開始回落,表明全面撤辣帶來的刺激效果在逐漸衰退。

更關鍵的是,全面撤辣對成交量還有比較明顯的刺激作用,但對香港樓價的作用卻微乎其微,目前樓價依然在相對低位徘徊,如美聯物業的數據所展現的那樣。

樓市低迷致地產商業績下滑,全面撤辣或難「解渴」

另外相較而言,全面撤辣後,一些實力雄厚的大型地產商趁機劈價賣樓,或是此次成交量放大的主力,而那些中小型地產商就要吃虧一些。

總體來看,受限於樓市低迷、高利率環境,這兩年香港地產商過得稍微苦一些,全面撤辣雖然帶來了一些幫助,但並不能讓樓市擺脫低迷,也不能讓地產商真正「解渴」。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6月17日
租旺過買,香港樓市父親節低迷
6月14日
連續14年雄踞樓價最難負擔城市榜首!香港樓市走向何處?
6月12日
工商鋪無人問津?香港又一富豪劈價欲沽貨!
6月11日
香港樓市迎考驗!港人大灣區置業成趨勢
6月7日
割價促一手住宅成交,香港商樓回報仍不振
6月5日
5月香港二手樓市疲軟!前景如何看待?
6月5日
樓價下行,按揭貸款拖欠比率仍維持0.09%
6月4日
高息口、供需失衡之下,香港樓市應關注什麽?
6月4日
按揭證券公司的隱憂
6月3日
恒地預期獲利31億,股價大升

視頻

快訊

11:31
和鉑醫藥-B(02142.HK)子公司與Visterra, Inc.訂立授權協議
11:21
和譽-B(02256.HK)獲主席徐耀昌增持1.7萬股
11:15
【異動股】核污染防治板塊拉升,捷強裝備(300875.CN)漲20.01%
11:13
【盈警】建業實業(00216.HK)料年度經營虧損5000萬至6000萬港元
11:04
華潤置地(01109.HK)5月合同銷售金額約183.5億元 按年减少11.4%
10:54
微創機器人-B(02252.HK)旗下核心產品綜合訂單量累計超130台
10:48
中國抗體-B(03681.HK):王善春辭任執行董事等職務
10:42
越秀地產(00123.HK)獲授15.6億港元可持續發展掛鈎定期貸款
10:34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銷售消費品召回監管的公告》發佈
10:18
市場監管總局:從未委託任何機構和個人辦理"企業債權兌付""線上辦理退款服務""線上清退"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