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概念股掀漲停潮!
10月13日,醫美板塊持續走強,漱玉平民、宜華健康、金發拉比均強勢兩連板,朗姿股份近一週漲幅近4成,「美茅」愛美客連續兩天累計漲幅約12.5%。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個交易日的10月12日,A股市場震蕩,三大指數全線走低。醫美板塊卷土重來,概念股逆市大漲,多股漲停。
國信證券指出,化妝品和醫美賽道景氣度仍在,在多因素驅動下行業未來仍存紅利空間。雖然受近期消費數據和監管情緒蔓延影響,板塊出現一定回調,但伴隨全年業績驗證,以及後續監管情緒的消化,優質龍頭標的有望在估值消化後迎來新的佈局良機。
國慶再現「醫美熱」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幾年隨著醫療美容業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升,不少人對於美容的需求消費也大幅增長。假期相對較長,利於術後恢復的國慶「醫美熱」也已是持續數年。
美呗醫美提供的數據顯示,國慶前一週,醫美咨詢人次相比去年提升了33.18%。而且,比起動刀見肉,不少消費者將目光轉向了非手術項目,如水光針、瘦臉針等。
《2021中國醫美抗衰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今年6月份,注射美容、光電類為主的皮膚美容消費同比增長分别高達41%、39%。
然而,在顔值經濟盛行的時代,針劑假貨、水貨問題也依然是國内醫美市場的「暗線」。
就於國慶期間,河北省三河市警方查處兩起「美容院」非法經營案,兩家美容店於兩年間在沒有資質的情況下,非法銷售、注射來路不明的針劑,包括botulax肉毒毒素(俗稱白毒)、BOTULINUMTOXINTYPEA肉毒毒素(俗稱綠毒)、玻尿酸水光針等,銷售金額分别達10萬餘元和25萬餘元,非法獲利分别達7萬餘元和10萬餘元。
對醫美行業而言,一邊是飛速增長的市場,另一邊,則是觸目驚心的亂象。醫美行業違規經營亂象頻發,引來的監管整治行動也愈加頻繁和嚴格。
「嚴管」成醫美業常態
自今年6月份起,國家衛健委等八部委聯合發佈《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定於2021年6月-12月在全國範圍内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
此後,國家藥監局和國家衛健委通過通知或科普文章等形式對醫美亂象給予提示和禁止。
7月3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關於禁止開展「小腿神經離斷瘦腿手術」的通知;8月11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佈《科學認識「刷酸」美容》文章,提示公眾注意「刷酸治療」風險等。
8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研究起草了《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徵求意見稿)》,重點打擊醫美廣告亂象問題,主要針對醫美產業鏈的營銷宣傳環節,列舉了十項重點打擊情形。
在政策監管的層層壓力下,醫美板塊於今年6月以來持續低走。
機構看好後市行情
對於當前的監管政策,分析師多認為是「危中有機」。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王立平認為相關政策短期影響市場情緒,長期利好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利好龍頭公司集中度提升。
長城證券也表示,監管加強利好證件齊備的上遊醫美產品廠商及合規的下遊醫美機構。
一向有「女人的茅台」之稱的愛美客13日再次大漲約6%,年初至今累計漲幅約7成。該公司是國内醫用軟組織修復材料領域的領先企業,自2009年以來,愛美客相繼推出了針對面部、頸部褶皺皮膚修復的溶液類、凝膠類、埋線和化妝品四大品類產品,形成了明顯的梯隊佈局。
2021年半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收及淨利分别達6.33億元、4.25億元;毛利率亦高達93.25%,同比提高約3個百分點。
除愛美客外,「國内玻尿酸三巨頭」之一的華熙生物已實現了玻尿酸全產業鏈佈局,產業鏈覆蓋上遊原料環節、功能性護膚品和醫療終端產品。
回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受監管的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在2018年達到1,216.7億元,並預計在2023年達到3,601.3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4.2%。
政策監管趨嚴乃常態大趨勢,合法合規的企業也將以健康的品牌形象、規範化的服務、標準化的價格及運營模式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與肯定,從而推進醫美行業走向更規範的發展時代。
文:虹小豆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