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雷軍喊話華為:不服就幹
原創

日期:2019年1月11日 下午5:18作者:李瑩 編輯:李雨謙

好脾氣的雷軍發飙了,撂下狠話,「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雷軍創業8年,終遇強敵。小米年輕,華為老成,本該相互欣賞的兩家明星企業,為何年初「擦槍走火」?

直面華為挑釁,雷軍急了

雷軍終於向華為「開炮」了!

1月10日,在紅米發佈會上,雷軍直言diss榮耀某高管「與小米(01810-HK)競爭早已結束,榮耀遙遙領先」的言論,被外界解讀為雷軍正式向華為宣戰了。

創業8年,和華為打了8年的擦邊球,競爭升級,雷軍不得不直面華為。

「我曾是華為的鐵桿粉絲」雷軍說,「但友商的子品牌怼了我5年時間,怎麽Low怎麽來」。「哪天惹急了,我就說穿孔屏的N個缺點。」

看來華為確實是把雷軍弄急了。榮耀是華為獨立出去的子品牌,當小米宣佈紅米品牌也要獨立出去後,榮耀和小米兩家公司擦槍走火,雷軍也開啓了互怼模式。

其實這個故事還有一個版本。

1月3日,小米和紅米手機品牌分家,成立「紅米Redmi」。紅米Redmi專註極緻性價比,主攻低端市場,小米專註中高端和新零售。

這一運營戰略被認為是抄襲國產手機霸主華為和榮耀。華為旗下華為品牌定位高端,旨在提升全球影響力。榮耀則面向年輕用戶,價格低廉。

榮耀高管回應小米的學習型分拆時「火藥味十足」。榮耀副總裁熊軍民稱,榮耀與小米的競爭早就已經結束,「友商學習都是歧途」。

為國民手機,雷軍急了

大佬們都有一個習慣,遇到疑惑而不能解時就去知乎尋求真理,去年馬化騰就去知乎問了一個「基礎科學」的問題。

1月8日,繼馬化騰之後,雷軍也跑到知乎問了個問題。「同樣是國產手機,為什麽華為是民族品牌,而在印度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小米卻沒有這樣的高度呢?」

雷軍喊話華為:不服就幹

看來,一向進取心十足的雷軍真的急了。那小米究竟算不算民族品牌呢?

根據小米2018年Q3財報,小米在印度手機市場連續四個季度穩居第一名,在印尼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37%,排名第二,在西歐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86%,排名第四。

單就海外業務的雄心和佈局,小米肯定是民族品牌。但雷軍把小米和華為比,那就又衍生出另外一個話題,誰才是國民手機一哥?

這要怎麽比呢,比技術?比銷量?還是比品牌影響力?

雷軍喊話華為:不服就幹

2018年華為智能手機銷量突破2億部,在2018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華為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廠商,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4.6%。

小米手機由2015年的6654.6萬部增至2017年的9141萬部。據小米官方消息,截至10月26日,小米手機在2018年的出貨量已正式突破1億台,官方稱提前完成了全年目標。

此外,華為還勝在其是世界一流的通訊公司,做手機有點降維之感。而小米的成功更多是商業模式、營銷上的成功。

2018年華為實現突破營收1000億美元,小米在這兩年才確定了千億元人民幣營收的目標,光體量華為就足夠碾壓小米幾次,兩者根本不在一個維度上。

兩家研發投入也不可同日而語。從歐盟委員會公佈2018年全球研發投入排名看,華為研發支出居世界第五位,研發投入折合人民約882.8億元,研發強度(研發支出與收入之比)僅次於英特爾居世界第二位。

雷軍喊話華為:不服就幹
圖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也有可能華為和小米的相互嘲諷隻是一種戰略,對於國内消費者而言,誰是手機「一哥」併不重要的,誰能在海外「厮殺」才是赢得「國民手機」關鍵指標。顯然隻有一家華為做強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財華社奉勸雷軍不要太急,既然有心成為比肩華為的民族企業,那麽少不了在前進的道路上吃點苦頭,但正如雷軍的「绯聞對象」董明珠說的,「沒有人在乎你苦的過程,隻在意你得意的結果,包括你自己。」

市值蒸發近3000億港幣,雷軍急了

小米市值蒸發近3000億港幣,這或許才是雷軍著急的真正原因。

小米上市以來股價跌跌不休,如果從發行價17港幣/股來算,已經跌去41%,市值蒸發了1600多億港幣。如果與去年7月高位時(22.20港元/股)相比,小米股價已下跌超55%,市值蒸發近3000億港幣。

雷軍喊話華為:不服就幹

被雷軍定義為年輕人第一股的小米,已經淪為年輕人第一支腰斬的股票。

遙想當年上市慶功宴,雷軍意氣風發、豪言壯語:「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雷軍認為「新物種」小米估值應為騰訊乘蘋果,二者相乘,這數總歸是很大就對了。

作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小米的飛黃騰達似乎指日可待。

為了這一天早日到來,小米上市後也是動作頻頻。謀劃自家生態鏈企業IPO、推出自有品牌的空調和洗衣機、拉宜家合作、戰略入股TCL……,最新的大動作更是分拆品牌,將紅米品牌獨立為Redmi。

半年後的小米業績大考,迎來的卻是海外市場營收高卻不賺錢,IoT業務增速大卻不具規模。

說好的「飛黃騰達」沒有預期而至,首批發行價買入股票的韭菜,等來的卻是賬面虧損41%。

是雷軍不努力嗎?還是運氣不好?其實小米還是敗於大勢,西班牙卡納利斯咨詢公司和美國康特波因特研究公司初步估算,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減少1%,出現首次下滑

業内人士甚至預測2019年的手機銷量會進一步下滑,手機廠商和渠道商的日子一年不比一年。

大環境跌勢雷軍不能左右,又失了互聯網營銷風口,昔日那些閃轉騰挪之術也難以自圓。市值下跌,資本潰逃,雷軍在焦頭爛額之際又不得不直面華為這個強悍的對手,想來雷軍脾氣再好,也不能不急了。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11日
強監管激盪過後,宇華教育要重拾擴張熱望了?
1月11日
吞吐量接近零增長,秦港股份面臨大衝擊
1月11日
開年大紅包,卻讓基建巨頭有苦難言
1月10日
麗珠醫藥:行走在沒落道路上的醫藥貴族
1月10日
人口負增長,二手房價格下降,北京天價樓市誰接盤?
1月10日
順馳的“接盤俠”路勁,現在怎樣了?
1月10日
香港電訊業競爭激烈,香港寬頻淨利如何翻倍?
1月9日
小米股價累計下跌35%,誰在砸盤?
1月9日
新華保險股價一瀉千里,保險股不再「保險」?
1月9日
新能源車銷售量翻番,比亞迪欲與特斯拉爭頭把交椅

視頻

快訊

17:39
香港貿發局:維持2025年出口增長3%預測
17:37
小商品城(600415.SH)擬設立香港全資子公司並申請香港TCSP牌照
17:29
【盈警】快餐帝國(01843.HK)料年度股东應佔淨虧損不少於62.6萬新加坡元
17:24
【盈喜】開明投資(00768.HK)料年度扭虧為盈 溢利約1000萬港元
17:08
烯石電車新材料(06128.HK)包覆碳化生產工廠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開始商業營運
16:47
卧龍電驅(600580.SH)擬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16:43
石四藥集團(02005.HK)咖啡因通過歐盟CEP認證
16:27
六部門印發《紡織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
16:15
中國證監會:健全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展的制度機製
16:09
中國證監會: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品類 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