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中國不僅房難賣,車也不好賣,與往年“金九銀十”的火爆場面相比,2018年的汽車行業明顯出現“消費降速”的現象,告別了汽車銷量高增長的時代,車企的日子會好過嗎?
隨著全年汽車銷量數據出爐,作為中國新能源車的明星企業,比亞迪(01211-HK)2018年的業績也備受市場關注。 1月7日,比亞迪公佈2018年12月銷售快報,去年12月份,比亞迪共計銷售新能源汽車4.67萬輛,環比增長55.11%;2018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的累計銷售量也達到24.78萬輛。果然不負眾望,比亞迪在全國汽車產銷量下降的一年交出完美的答卷。
(圖片來源:港交所)
據1月7日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2018年比亞迪所有車型全年累計銷售52.07萬輛,同比增長27.09%。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78萬輛,同比2017年銷量增長超過100%;燃油汽車27.29萬輛。
對比2017年銷售情況,2018年比亞迪的汽車銷售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 2017年比亞迪產品主要是以傳統燃油汽車為主,其銷量佔整體汽車銷量的72.25%。 2018年受新能源汽車普及的影響,傳統燃油車銷售下降至52.41%,而在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拉動下比亞迪汽車銷量保持高速增長。
(比亞迪汽車業務收入圖,圖片來源:蘿蔔投研)
此外,從12月份的汽車銷售情況來看,比亞迪新能源商用汽車帶動企業整體汽車銷量的提升。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份比亞迪商用汽車銷量為9640量,是11月份的6.21倍;而傳統燃油車的銷量僅為2.3萬輛,同比增長率僅為9.95%,其中,轎車、SUV、MPV的銷量分別為6453輛、7478輛以及9056輛。
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比亞迪汽車銷售由傳統燃油車為主導轉變成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結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據了半壁江山。
傳統燃油汽車業務的萎縮雖說與中國市場燃油汽車市場疲軟的現狀有很大關係,但更主要的是比亞迪發展重點的轉變。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7月份開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超過燃油車,這一現像一直持續到12月底。這也是比亞迪之所以能在車市寒流中逆襲而尚的原因。
從數據上來看,2018年11月燃油汽車銷量僅達到20,906 輛,遠低於其 2018年3月銷量 29,216輛。轎車銷售從2018 年3月的7,967輛大幅落至2018 年11月的3,781輛,而多用途汽車銷售則從2018 年 2月的 15,074 輛降至2018年 11月的 10,032 輛。
受2018年政府對新能源商用車補貼縮水的影響,多家新能源汽車出現業績下滑,毫無疑問比亞迪也未能倖免。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受補貼退坡的影響,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出現大幅下滑,尤其是電動大巴部分的盈利能力下滑嚴重。但隨著新能源車型王朝家族唐、宋、秦和元全面更新換代,2018年下半年比亞迪再次領先新能源汽車銷量。
據悉,2018年11月份開啟預售的唐EV將會在2019年上半年正式上市,率先上市的是唐EV 600,此外唐EV500、唐EV550也會後續跟進。同樣是在11月份發布的宋MAX DM也會在今年上半年發布,而2019年下半年新款宋家族全擎和秦家族全擎也將投入市場。
比亞迪2018年逆流而上的業績表現令一眾投研機構看好。
東方證券表示,比亞迪產業鏈一體化及競品真空期助推銷量快速提升,公司新能源車產業鏈覆蓋上中下游,同時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充電基礎設施以及整車技術。在插電混方面,預計2019年將推出MPV宋 MAX 的插電混動版,預計2019年新能源乘用車整體銷量在37.5萬輛左右。
此外,東方證券還表示,比亞迪新能源車盈利能力雖受補貼退坡影響,但預計影響不大;而傳統燃油車業務未來將逐步企穩;車型款式從低端A00 級到中高端B 級,售價範圍在人民幣4.39 萬元到人民幣37 萬元,其所覆蓋的價位及車型足以滿足絕大部分客戶的需求;隨著政府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縮緊,比亞迪亦升級其新能源汽車,提升行駛里程數,增大電池能量密度。預計秦 Pro EV、唐 EV、宋 EV、元 EV 將較去年獲得更高補貼。比亞迪採用先進技術,研發能力強,也相信其能從 1H2018的跌勢中快速復原。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