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市二手房均價60925元/平,同比下跌3.3%,這也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房價年度下跌。
2018年,北京市二手房成交量在住宅總交易量中佔比達76%。如果去除掉保障性住房,佔比將達到八成。北京樓市降溫明顯,這在新房、二手房和土地市場均有所顯現。
而由北京市委黨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等多名專家撰寫的《北京人口藍皮書: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18)》顯示: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近20年首次負增長。
《北京人口藍皮書:北京人口發展研究報告(2018)》(以下簡稱「人口報告」)指出:
2017年,北京市外來人口、戶籍人口實現了雙下降。其中,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為2170.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2萬人,20年來首次實現負增長。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2020年,北京總人口要控製在1800萬人。換言之,2018年至2020年,北京市累計需縮減300多萬常住人口。
儘管難度比較大,但是,未來兩年常住人口持續減少將是大趨勢。
其中尤其值得註意的是人才居留意願,特别是長期在北京工作,收入較高的人才群體,這些人通常是房地產市場交易的主力軍。
然而自2017年以來,新一線城市搶人大戰悄然打響,武漢、南京、成都等多地密集推出各種「搶人」政策,包括優惠落戶、購房打折等。相較之下,由於戶籍限製,高房價和高房租,在京工作人才長期居留的意願併不高。
《人口報告》對北京320多位科技創新人才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在城市總體感受和評價上,他們的城市生活水平滿意度評價偏低。在長期居留意願方面,科技創新人才對北京城市長期居留意願併不是非常強烈,選擇會長期居住的人數沒有超過被調查人數的一半,反而有35.7%的被調查者持觀望態度。
從經濟角度來看,人才的流失勢必將會造成潛在購房、租房的人口減少,無疑不利於北京樓市的繁榮。而事實上,2018年北京市二手房交易價格同比下跌3.3%,是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年度下跌,這或許與人口負增長有關。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北京樓市總體成交量為45658套,成交面積約496萬平米,同比下降9.2%。
作為一個以存量市場為主的房地產交易市場,北京市二手房市場價格通常為市場分析機構所重視,用來分析市場狀況的變化與趨勢。
從貝殼研究院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市二手房成交量在住宅交易總量中佔比達76%,除去保障性住房後將達8成。同時,全年二手房均價60925元/平,同比下跌3.3%,是2008年後,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年度下跌。
而在土地市場,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北京市成交住宅用地規劃建築面積僅有624.5萬平方米,較2017年同比減少 35.6%。
此外,2018年,北京市土地拍賣溢價率為15.4%,比2017年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土拍樓面價23499元/平,環比下跌5.1%,時隔七年土拍樓面價再次出現下跌。同時,全年流拍住宅用地規劃建築面積115.8萬平米,創近五年新高。
另外,根據北京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
2018年,北京新建商品房新增供應套數(不含回遷房,因暫停網簽更新,數據不包括12月31日,下同)74931套。對比2017年,在新增供應套數同比增長46.94%的情況下,成交套數卻同比下降4.27%。市場上供大於求局面已經出現,購房者觀望態度明顯。
不僅如此,對比2015年至2018年的研究數據,2018年北京新建商品房的成交套數創下四年來新低。
而從2017年起,商品房庫存量開始增加。2018年的新建商品房存量套數為134636套,是2015年至2018年新增庫存套數的最高值。
可以看出,2018年北京樓市新房、二手房和土地市場整體遇冷,這與嚴厲的政策調控有關。
不過,樓市遇冷更像是一面鏡子,能夠讓真正的剛需家庭顯現出來,併促使投機者推出市場,使房地產價格回歸本質,這正是國家調控政策的初衷所在。
2019年,調控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較小,北京樓市的基本面難有較大的改變。特别是購房者對於市場下行的預期已經形成,購房需求或進一步縮減,樓市價格預計將維持2018年水平上下波動。
與商品房市場遇冷不同,北京市正在加大保障性住房領域,特别是租賃住房供應。
按照北京市住建委的數據,2018年北京市保障房新開工5.45萬套;分配公租房3.23萬套(戶),其中實物房源2.66萬套,新增發放市場租房補貼0.57萬戶。同時,截至目前已有9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實現開工,可提供房源約7600套。
而隨著城市常住人口規模的減少,潛在的購買需求下降,如果北京市已然保持較高的房產供應量,必然會造成大量住房庫存積壓。
考慮到北京動辄幾百萬一套的房產,以及預期下行的房價,無疑,購買者在購房時會考慮更多。同時,大量租賃住房的出現,為潛在的購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而從長期來看,如果北京市人口增長停滞,或者出現負增長,樓市很難會有起色。如果在考慮到龐大的庫存量,樓市依然存在不小的下行空間。
或許,正是大家都持有這樣的下行預期,2019年,恐怕很難會有太多的人站出來買房,接盤。因為,至少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實在是不劃算。
結語
進入2019年,北京東五環外,過去一直是二手房市場較活躍的地方,那里的房產中介的門店卻非常的冷清。儘管有些業主的標的價格已經下調5%,甚至達到了10%,但是依然難有起色,北京樓市的寒冬依然在持續。
或許,在需求減少,價格下調,接盤變得不再那麽劃算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房住不炒,「讓樓市回歸本質」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