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多寶集團一則公告讓其與中糧包裝的關係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好朋友”撕破臉後再度攜手合作,這一次,中糧包裝能否解救加多寶於困局之中?
(圖片來源:加多寶官網)
一直以來中糧包裝是加多寶灌裝包裝的主要供應商,早在2009年雙方就已經建立合作關係,2017年10月為了加深合作關係,中糧包裝毫不猶豫的對加多寶旗下的清遠加多寶草本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增資20億元,其中一部分資金是以現金方式支付,另一部分則以實物出資,此後中糧持有清遠加多寶30.58%股份。
最初中糧包裝入駐加多寶是為了提升自身盈利能力,鞏固包裝行業的領導地位,而加多寶也希望藉中糧包裝的資源優勢鞏固自己在涼茶界的發展。
本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然而增資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事情發生了反轉。 2018年7月,中糧一紙訴狀將加多寶的王老吉公司(非廣藥集團王老吉)、智首及清遠加多寶草本“告到”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稱中糧包裝發佈公告,加多寶在香港註冊的王老吉公司(加多寶商標持有公司)尚未按照增資協議,履行向清遠加多寶草本注入加多寶商標作為實物出資的承諾。
2018年第二季度開始,中糧包裝中止對加多寶包裝的供應。在涼茶銷售旺季來臨前夕中糧包裝此舉對加多寶的打擊是極其致命的。此時的加多寶不僅面臨廣藥集團的14億元巨額賠款,還要面臨著減產甚至停產困局。加多寶集團總裁李春林曾向記者坦言,中糧包裝停止包裝罐供應對加多寶而言是意想不到的重大打擊。
2019年1月7日,加多寶官網稱,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與中糧包裝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中糧包裝--加多寶2019年度供罐合作協議》。加多寶表示,這標誌著合作雙方在新的一年裡將繼續全面深化戰略合作。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加多寶和中糧彼此之間並沒有深仇大恨,只是利益分配的矛盾,因此,在更大的消費下滑競爭激烈的壓力下,更容易找到妥協的平衡點。
但財華社發現,加多寶與中糧包裝本次再次合作並不是在先前問題解決基礎之上,據加多寶稱,雙方均明確表示將積極溝通協商,妥善解決清遠加多寶草本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增資協議方面的分歧和爭議並達成和解,盡快形成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
財華社認為,春節作為涼茶另一個銷售旺季,加多寶選擇在春節前公佈合作消息,是想利用與中糧包裝穩定的合作關係來穩住經銷商,提高春節涼茶銷量。
據國際金融報消息,目前加多寶正在加大生產備戰春節,已經在好幾個大代工廠下訂單。我知道目前廣州最大的一個代工廠已被加多寶的訂單排滿了,所以現在一些小訂單已經不接了。
財華社小編做為一名普通涼茶消費者也算目睹了加多寶這幾年的起起落落,經歷了價格戰、大量裁員等事件後,與“好朋友”中糧包裝鬧掰,加多寶“成功”從巔峰走向了低谷。如今與中糧包裝再度合作,此前立志三年內上市的願望能否在2019年實現?加多寶又能否成功的重低谷走回巔峰?
雖然中國涼茶市場依舊是加多寶和王老吉(廣藥集團,以下所涉及的王老吉均為廣藥集團)的天下,但從銷量來看,王老吉簡直甩了加多寶幾條街。
(加多寶2018年1月至11月銷量變化圖,圖片來源:蘿蔔投研)
(王老吉2018年1月至11月銷量變化圖,圖片來源:蘿蔔投研)
通過上述兩幅月銷量變化圖可以看出,加多寶只有在2018年2月銷量略高於王老吉,其他月份銷量以及全年銷售總量均不敵王老吉。
在此次重組風波中,中弘股份也意外曝光了加多寶近年來的財務數據,根據公告顯示,加多寶2015–2017年未經審計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0.4億元、106.3億元和70.0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9億元、14.8億元和-5.82億元。 2017年,加多寶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雖然加多寶回應數據與事實嚴重不符,能明顯感覺到加多寶市場的疲態。
財華社認為,目前雖然與中糧“破鏡重圓”穩定了灌裝包裝的供應,但此前與中糧包裝的矛盾並未解決,中兩包裝並未對加多寶撤案,這無疑是隱藏在雙方關係背後隨時會被引爆的一個“雷”。加多寶深受歷史遺留問題影響嚴重,短時間內實現上市或者“鹹魚翻身”可能性都不大。
不過也有機構人員看好中糧包裝與加多寶的再度合作,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中糧包裝和加多寶的關係回暖是屬於彼此需要,相對來說加多寶對中糧的需要更強烈,加多寶需要中糧在資金和資源方面的支持,才有可能走出與王老吉惡性競爭的陰影。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