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光伏的利好消息很多。
首先SNEC(2023)全球光·儲·氫產業融合大會暨展覽會於5月23-26日在上海舉辦。
在大會上,SNEC大會執行主席朱共山表示,預計今年全世界光伏新增裝機將在350吉瓦左右,明年累計裝機量很可能將超過水電,2026年將超過天然氣,2027年將超過煤炭成為第一大能源。
其次,光伏產業鏈上遊原材料價格也和鋰電產業鏈一樣陷入調整。自2023年2月以來,光伏級多晶矽價格下調明顯。和鋰電產業鏈降價邏輯一樣,矽料價格下行也帶動組件價格的下降,對下遊裝機環節形成利好。因為不少機構認為,產業鏈價格下調或刺激裝機規模的增長。
再者,4月光伏裝機高增。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4月國内光伏裝機同比大幅增長,4月新增裝機14.65GW,同比大增299%,環比增長10%;1-4月國内新增光伏裝機合計48.31GW,同比增長186%。
光大證券認為,考慮到全產業鏈價格下降,其認為有望釋放國内集中式電站潛在需求。
華創證券認為,4月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調,帶動下遊光伏裝機需求高漲。當前產業鏈價格已現松動,預計終端組件價格將快速回落,刺激需求進一步放量。國内光伏裝機增速持續超預期,該機構上修全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預期,預計2023年國内新增光伏裝機有望達140-150GW,同比增長約60%-70%。
信達證券認為,展望2023年全年,隨著產業鏈成本下降、新技術突破、集中式起量,國内、歐洲、拉美需求有望延續高增,美國、印度需求有望回暖,中東、非洲需求啓動,全球光伏需求增速有望在40%左右。目前一體化組件、逆變器、核心輔材、設備等環節估值已經具備較強的吸引力,看好2023年光伏國内外需求高增。
除上述利好外,光伏設備的技術創新與發展也對外釋放利好。
新電池技術推陳出新
光伏產業也是一個以技術創新推動發展的全新產業,其特點便是主導技術會佔據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以光伏產業較為重要的領域光伏電池為例,早期的光伏電池以BSF為主,隨著技術發展,PERC電池技術開始取代BSF技術。在後續發展中,PERC電池技術又經過不斷優化,形成了PERC+技術。
很長一段時間,PERC電池都佔據行業主流,但是行業的創新一直在持續,很多廠商一直在研究光電轉換效率更高的N型電池,包括IBC電池、HJT電池、HBC電池、TOPcon電池等技術路線。
在行業不斷努力下,當前TOPcon和HJT已經成為主要的技術路線,而IBC、HBC大都處於實驗階段,期待未來不斷被發掘更多價值。
而行業技術並未止步於TOPcon和HJT,光伏電池領域又研制出薄膜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它是利用鈣鈦礦型金屬鹵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層材料,吸收光子,產生電子對,驅動電池。
對於上述多種電池技術路線,光大證券研報認為,2023年TOPCon仍將成為高效電池規劃投產的主力軍,同時需要把握HJT與鈣鈦礦疊層電池產線的規劃建設節奏,成熟設備商在新電池片技術導入初期享有市場較高的認可度。
長城國瑞證券則表示,裝機量超預期,TOPCon設備逐步放量。1-4月光伏裝機量有望改善市場裝機預期。在設備端,TOPCon設備有望在今年二季度開始逐步為設備企業貢獻業績。光伏設備行業有望迎來預期與基本面的雙重改善,建議關注TOPCon設備相關企業,如捷佳偉創、微導納米、帝爾激光、海目星等。
TOPcon電池設備放量
近日在資本市場有較好表現的鈞達股份,其股票連續3個交易日内(2023年5月23日至25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
鈞達股份子公司捷泰科技是中國較早一批從事光伏電池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專業化電池廠商,多年來電池片出貨量持續排名行業前列,根據PVInfoLink的數據統計,公司2022年上半年電池出貨量排名行業第五。
目前鈞達股份主打產品為182mm以上大尺寸單晶PERC及N型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
經過不斷研發投入,2022年下半年公司率先行業掌握了N型TOPCon電池的量產技術,N型TOPCon電池轉換效率高達25%以上,成本、良率與PERC相當,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
日前,公司對外披露,淮安一期年產13GWN型TOPCon項目正處於爬坡調試階段,淮安二期年產13GWN型TOPCon項目正抓緊建設中,預計2023年建設完成。
此外,捷佳偉創(300724.SZ)也對外披露,公司在TOPCon技術路線的市佔率保持行業領先,推出的PE-poly、MAD、激光SE等核心設備及TOPCon整線交鑰匙方案,其中一季度公司TOPCon核心設備PE-poly已獲得批量訂單。
另外,公司在HJT技術路線上進行了全面的佈局,能夠提供整線工藝及配套自動化設備,其中在第二道非晶矽鍍膜環節推出了板式PECVD、管式PECVD、CAT-CVD,在第三道TCO鍍膜環節推出了RPD、PVD以及PAR設備。
最後,帝爾激光也公開表示,公司TOPCon硼摻雜設備在2022年四季度取得批量訂單,公司設備在合同簽訂3-4個月之後發貨,預計2023年二季度是密集交付期。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