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至今年,「互聯網大廠」的股票價格如騰訊等已下跌很久,但近日或迎來曙光,源於近日高層重磅會議對數字經濟、平台經濟的政策利好。在A股眾多數字經濟概念股中,個股基本面質地如何,本文從公開財報中做下梳理。
據上海證券報等多家媒體報道,管理層5月17日在京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釋放出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在保障國家網絡和數據安全的基礎上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的新信號,並再次明確對於平台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以及數字企業在國内外資本市場上市的支持態度,極大地激勵了數字經濟從業者的信心。
當日晚的外盤相關概念股異動,美股中概股開盤直線拉升,京東一度漲超9%,拼多多、滴滴、百度一度漲超8%,阿里巴巴漲超7%。
隔日早盤(5月18日),數字經濟概念大幅高開,多股漲停,盤面給予了一定的正向反饋。
當下地方數字經濟立法快速開展,多地如北京等都出台地方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比如5月7日,有關部門發佈《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招商證券認為,數字經濟立法是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内在要求,有利於進一步激發產業增長後勁。
而對應的投資前景上,中信證券表示,當前市場環境下,考慮宏觀壓力及流動性方面折價,頭部公司如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已達近5年估值分位數的4%、2%,即便考慮到互聯網的投資邏輯已經發生變化,在下一代雲計算、AI驅動的數字經濟的國際競爭中,中國互聯網公司依然具備比較優勢。
該機構認為,市場對於互聯網公司業績預期在2022Q3開始出現明顯的增速拐點。
目前數實融合、加強核心技術的投入等已成為不少企業的重要風向,以騰訊、阿里巴巴、美團、京東、拼多多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紛紛加碼B端。比如騰訊2021Q4財報中,數實經濟業務收入首次超越遊戲,去年四季度,金融和企業服務板塊的營收同比增長25%。
值得關注的是,這已不是高層對「數字經濟」的發展問題第一次釋放重要信號了。
今年年初,作為我國數字經濟領域的首部國家級專項規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正式發佈,目標是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2020年這一數字為7.8%。)
畢馬威中國科技賦能咨詢服務主管合夥人張龍華4月21日在博鳌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期間表示,數字經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
數字經濟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本質是數據,相關概念有「東數西算」關聯的數據中心、服務器等。延伸層面還有通信、半導體等科技領域,而應用上,像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工業4.0都屬於數字經濟的延伸。
查詢Choice數據發現,A股中的數字經濟概念板塊里有60多只個股,把這60多只個股按申萬1級行業進行分類,計算機行業佔了絕大部分(見下圖),其餘還有傳媒、通信、電子、非銀金融等。
開源證券認為,數字經濟政策有望加速雲計算、工業互聯網、行業信創等細分領域發展,計算機板塊將直接受益。
筆者選取上述61家公司2019-2021年的ROE數據,選取最近3年的ROE都為正的,有39家公司。
筆者再次嚴格篩查,選出2019-2021年ROE連續增長,且ROE都為正的公司,符合相關條件的有5家,他們是:風語築、浪潮信息、衛士通、數字政通、博思軟件。他們的所屬申萬1級行業和近三年的ROE情況如下圖。
從上圖中可看到,所屬申萬1級行業:4家計算機,1家傳媒。
從ROE的數值大小看,風雨築和博思軟件名列前茅;
從近三年的ROE增長趨勢看,風雨築、浪潮信息,博思軟件這3家公司的增長趨勢是最「漂亮」的;數字政通近三年的ROE比較「穩定」,而衛士通在去年ROE大幅增長。
而從申萬2級行業來看,風雨築屬於數字媒體,浪潮信息、衛士通屬於計算機設備,數字政通、博思軟件屬於軟件開發。(見下表)
我們再看上述5只個股的目前估值水平,從PE百分位和PB百分位綜合來看,衛士通與他的ROE一樣,較為「中庸」,其次還有數字政通。
而風雨築目前的PE估值百分位在行業中並不算低,但PB百分位較低。
我們再從二級市場表現分析:
1、先從流通盤來考慮,浪潮信息和衛士通屬於超百億元的大盤股,而其餘三只個股屬於中小盤。
2、從主力資金流入情況來考慮,年初至今,數字政通的主力流入資金最多,同時對應的流通盤市值比較小。
3、從機構給出的目標價(綜合值)與股票現價(以5月17日收盤價為準)來看,按照目標價與股票現價的絕對數值的價格差異,浪潮信息與風雨築的現價與機構目標價差距較大。
分析完基本面情況後,那我們看看這幾只個股今年的實際表現如何?
筆者以相對大盤漲跌幅作為衡量標準,看下個股的相對收益。從下表中來看,數字政通相對大盤來說漲的最好,其次是博思軟件也為正向收益,風雨築年初至今二級市場表現並不突出。
數據顯示,風雨築的PE估值百分位確實較高,但作為ROE同樣連續三年增長的個股,又是數字經濟血統純正的概念股(申萬2級行業屬於數字傳媒),二級市場的表現也不亮眼。
我們看風雨築的財務表現。扣非歸母淨利潤(單季度)已連續三個季度下降,且都為負值。
根據公司5月6日公告的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公司解釋了淨利潤為負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為疫情影響。
對於未來的業績判斷,公司直言:疫情形勢對公司外部業務開展、内部經營管理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對於原材料供應、物流運輸、市場營銷、人員流動、項目實施等方面,也構成諸多挑戰和不利影響,增加企業運營管理的成本和風險,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作為數字經濟最為貼合的概念股之一,風雨築在當下最火的元宇宙概念也已進行相關佈局。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2021年,公司率先與國内元宇宙平台達成生態共建合作夥伴關係,以「城市元宇宙」為戰略發展契機,拓展元宇宙3D虛擬建築設計、渲染開發及數字空間運營業務。
在NFT數字藏品板塊,公司推出面向M世代用戶開放運營的虛擬藝術世界——風語築元宇宙數字藝術館,依託公司在數字藝術、文博藏品、傳統文化IP等方面的資源,結合雷電所、要看文創自主孵化或引進的線下商業文創展覽,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沉浸式觀展體驗,打通從3D設計、内容開發及運營到數字藏品鑄造發售的商業路徑。
在虛擬場景及數字虛擬人板塊,全資子公司浙江風語宙攜手新華社推出全國「兩會」元宇宙報道活動,並為湖南衛視打造全息虛擬舞台,為安徽衛視打造數字虛擬主播。
2021年,公司的「文化及品牌數字化體驗空間」業務是亮點,該業務實現營收17.1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1.51%,主要受益於「文化新基建」及「十四五」規劃週期内各地政府加大對文化及旅遊產業的投入等因素。
據年報分析,文化及品牌數字化體驗空間的營收佔比接近60%,成為公司營收貢獻最高的業務。
國信證券將風雨築對標板塊内的内容+技術型的平台公司,預計公司2021-23年歸母淨利潤為4.54/5.82/7.38億,增速為32.6%/28.1%/26.9%。
本文總結:
數字經濟概念股里,計算機行業個股受益最大。而品評近三年財報來看,又篩選出5只個股的基本面情況較好。從年初至今的實際盤面表現來看,數字政通的表現最優。從潛力來看,隨著各地疫情逐漸好轉,風雨築或在未來有所表現:有概念題材(元宇宙),有基本面託底,有政策支持,有行業相關佈局,這些因素一般來說都是股價上漲的有力支撐。
不過市場行情或和基本面情況不相匹配,未來股價怎麽走,市場說了算。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