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A股相關指數迎「開門紅」,大基建板塊強勢「霸屏」。
板塊方面,地下管網、水利、鋼鐵、建築裝飾、水泥、裝配式建築等基建板塊均翻紅大漲,個股看,華藍集團、建科院、設研院等股大漲20CM;重慶建工、韓建河山、上峰水泥、金洲管道等近二十只個股漲停;中國鐵建、錢江水利等個股漲超8%,深水規院、塔牌集團等個股紛紛跟漲。
受益「穩增長」政策春風
據財新傳媒和Markit聯合公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49.1%,環比回落1.8個百分點,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
行業景氣度的低迷,同樣表現在指數上,1月份制造業指數大幅下滑,一度衝下2850指數節點。
要知道,制造業指數的下滑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在此境況下,「穩增長」政策春風吹起,增加了刺激經濟舉措的確定性,這也是今天大基建板塊大漲的投資邏輯。
財華社日前策劃亦指明了行情走向,相關文章查閱【市場觀潮】虎虎生威,節後行情可期?
據了解,在國家發改委近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有關負責人曾明確表示,2022年宏觀調控方面重點要把握三點,一是突出穩字當頭,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二是強化政策統籌協調,形成穩增長合力;三是圍繞經濟平穩開局,政策發力要適當靠前。
針對第三點,該負責人表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紮實推動「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優化升級的支持力度。加強重大項目用地用海用能等要素保障,用好用足中央預算内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事實上,財政投向基建領域的比例正在逐步回升。從財政部公佈最新的財政收支情況可見,12月基建支出佔當月一般公共財政支出的比例上升3.2個百分點至27.2%,為2021年全年最高。
國盛證券指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而去年年底至今係列重要會議持續彰顯我國穩增長決心,基建作為政府主導的投資領域有望在較短期見效,上半年發揮穩增長支柱作用,基建景氣有望迎改善。
機構一致看好低估值基建股
據筆者梳理行業板塊估值發現,大基建行業板塊估值普遍偏低。具體看,以市盈率中值為估值標準,31個行業中,鋼鐵行業市盈率僅有不到10倍、建築材料、建築裝飾等細分行業市盈率也維持在20倍以内。
個股看,目前較低的五只個股分别為陝西建工、中國建築、中國鐵建、山東路橋、中國中鐵,市盈率均在7倍以下。
多家券商機構認為,目前大基建板塊處於低估值區間,有望在政策驅動下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華創證券表示,年前穩增長預期不斷升溫,預計實物工作量在2022年一季度形成,帶動2022年初基建開工,一季度基建有望實現較好增長。
安信證券指出,目前建築行業基本面整體向好,尤其基建央企和地方基建龍頭訂單快速增長,助力業績改善,未來將率先受益穩增長目標下的基建需求釋放,同時積極佈局新業務,提升綜合實力,助力估值提升,2022年建築行業有望迎來政策驅動和「建築+」雙重發展機遇,目前建築行業仍處於低估值區間,投資價值凸顯。
民生證券認為,基建穩增長背景下,相關領域開工有望快於往年,鋼材消費或提前啓動,供應端「冬奧會」期間北方限產延續,鋼材產出釋放有限,疊加春節前鋼材社會庫存、鋼廠庫存水平都遠低於去年農歷同期,節後鋼材基本面邊際好轉概率較大,鋼價重心或將逐步向上。
中銀國際提出,目前水泥板塊估值處於較低位置,2022年水泥行業有望穩中有縮,建議把握底部佈局機會。
後語: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佈了《關於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稅收政策的公告》,拉開了公募REITs 稅收優惠的序幕。
公告主要針對原始權益人的稅收優惠政策,規定可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或遞延繳納。此舉有望有效緩解原始權益人的稅負成本和現金流負擔,從而進一步緩解REITs發展過程中的掣肘問題。
對此,光大證券認為,將建築及建材板塊產生直接影響,包括基建相關需求的確定性進一步提高,以及持有較多現階段低效運營資產的建築企業或整體價值重估。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