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湖北宜化公告,預計2021年淨利潤15億元-17億元,同比增長1195.39%-1368.11%。超過10倍的增長,即便在近期一眾的預增公告中,也顯得出類拔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湖北宜化2021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為14.87億元,三季度的淨利潤為7.62億元。這意味著公司四季度的淨利潤在0.13億元-2.13億元之間,環比大幅下滑。
1月28日,公司股價應聲大跌9.8%,逼近跌停板,報收16.38元/股,創近5個月的新低。
從個股漲幅角度來看,湖北宜化是2021年股王,累積漲幅接近565%,在2021年11月1號最高點時,公司漲幅一度超過900%,不過自那以後,公司股價從35元高點跌至目前的16.38元,下跌幅度超50%,直接被「腰斬」。
股王為何跳空大跌?
湖北宜化的四季度淨利潤較三季度出現了斷崖式下跌,主要係對原55萬噸氨醇項目進行了搬遷和改造。
公司表示,原55萬噸氨醇裝置改造項目位於長江岸線1km内,按政策規定,需要搬遷至新址,2021年期末公司對原項目全面清理,對其不可收回部分投資進行評估並計提減值準備。同時,公司對長期資產進行清理,並計提減值準備。
按照要求,長江一公里生態紅線内化工企業全部「關改搬轉」,根據湖北日報報道,2021年上半年,湖北省就已經已完成沿江(長江、漢江、清江)1公里範圍内全部化工企業(共118家)「關改搬轉」任務。
2020年12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這也是我國第一部流域專門法律。該法律第二十六條指出,禁止在長江幹支流岸線一公里範圍内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禁止在長江幹流岸線三公里範圍内和重要支流岸線一公里範圍内新建、改建、擴建尾礦庫;但是以提升安全、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為目的的改建除外。
湖北日報2021年7月的一則報道指出,2018年以來,湖北省經信廳嚴格落實工作要求,該省累計完成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任務清單企業417家,完成總任務清單的87.2%,超額完成第一階段目標任務。據透露,該省剩餘的61家清單任務企業將在2025年底前完成「關改搬轉」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湖北省2018年對外披露的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顯示,整個湖北宜化集團都被列為了宜昌市的重點整改對象,還成立了整改督查工作專班,駐廠督辦宜化集團環境違法問題整改,其中就提到了對湖北宜化的環境污染調查。
受益鋰電行業,業績走出巨虧
雖然四季度短期業績不大好看,不過總的來看,湖北宜化逐步走出巨虧的陰影,此次環保整改如果完畢,公司長期前景依舊看好。
復盤一下湖北宜化近些年的歷史,頗為跌宕起伏。
湖北宜化成立於1977年,是全國知名化肥企業,具備磷礦資源儲量1.3億噸。
但在過往的幾年間,公司業績並不理想,扣非淨利潤連續多年出現虧損,尤其2017年,因為新疆宜化發
生兩次安全事故,公司陷入財務危機,當年歸母淨利潤為-50.9 億元,導致了公司被證監會「*ST」處理。
直到2021年,公司的淨利潤才迎來真正的轉機。2021年前三季度,湖北宜化扣非淨利潤為13.2億元,同比大幅扭虧為盈。
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
1,苦練内功:湖北宜化2017年以來痛定思痛,進行了徹底的改革,實現了「絕地重生」。一是剝離新疆宜化,解決虧損源頭;二是聚焦主營業務,先後剝離了10家子公司;三是向高端化、一體化持續發展,先後拓展了6個重要項目。目前4家核心子公司利潤貢獻已超公司整體歸母淨利潤的90%,資產質量有了質的提升。
2,化工高景氣度:公司的核心化工產品紛紛進入漲價趨勢。
從公司2021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構成來看,公司三大產品磷酸二铵、尿素以及氯堿業務(包括 PVC 和燒堿)三者的佔比分别為21.3%、14.9%以及35.4%;從毛利的構成來看,上述三大主營的佔比分别為 29.3%、22.3%以及33.7%。
自2021年以來,由於下遊周期復蘇,疊加供給側改革等措施,磷酸二铵、尿素、PVC以及燒堿價格均大幅上漲,主營產品價格的上漲為公司帶來巨大的利潤。
目前來看,主營產品仍處於緊平衡狀態,高景氣有望持續。
3,最重要的一點是,湖北宜化「家里有礦」。在目前新能源爆發的背景下,公司順勢切入鋰電賽道,佈局磷酸鐵鋰,還「傍上」了鋰電巨頭寧德時代。
2021年11月24日,湖北宜化披露公告顯示,子公司與寧德時代孫公司共同增資邦普宜化,建設磷酸鐵前驅體等項目。
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產品出貨規模龐大,在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下,寧德時代對於上遊磷酸鐵等原材料的需求規模龐大。
在此背景下,湖北宜化與寧波邦普合資項目中的磷酸鐵等產品具備了充分的銷路保障,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以保持產能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結語——
總的來說,湖北宜化趕上了「好時候」,公司從之前的泥潭中成功突圍,目前處於戴維斯雙擊的階段,尤其是攜手寧德時代,給公司業績帶來較大的增長空間、以及估值的想象空間。
此次四季度的業績滑坡,客觀說算是短期因素,待環保改造完畢,公司有望重回正軌。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