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益於註冊制改革,A股市場在資本市場改革等諸多利好加持下整體漲勢良好。在此背景下,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增幅明顯,投行作為券商業務引擎的作用也更加明顯。回顧去年,受益註冊制改革,去年IPO數量及募資規模激增,IPO驅動多家券商投行業績再上新台階。當前,多家大型券商陸續披露完2020年年報,券商投行座序逐漸清晰。整體來去年是券商的豐收年,經紀、投行、自營等多個業務板塊表現亮眼,而各家券商營收構成、人均創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券商發展策略和發展後勁。
中證協數據顯示,2020年證券行業實現營收4484.79億元。2020年證券業實現歸母淨利潤1575.34億元,同比增長27.98%。目前來看,排名前十券商合計貢獻了62.83%的行業利潤。按照目前已披露的年報數據,截至4月7日,已有25家上市券商發佈了2020年年度報告,加上此前已經披露業績快報(預告)的上市券商,共有31家券商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情況。這31家券商中,有16家營收過百億,海通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全年營收均超300億元;超200億元的則有11家,排名前十券商合計實現營收3128.47億元,貢獻行業近七成收入,頭部效應進一步凸顯。其中,中信證券是唯一一家超500億元的,該公司543.83億元的全年營收同比增幅達26.06%,超過行業平均增速;中信建投證券233.51億元的營收同比增幅達70.53%,是排名前十券商中營收增幅最大的券商;中金公司236.60億元的營收同比增幅為50.17%,亦十分亮眼。
就盈利情況來看,有5家券商歸母淨利潤超百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位居行業前三;光大證券、興業證券2020年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0%。其中光大證券實現23.34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高達310.97%,排名第一;中信建投證券2020年亦實現95.09億元的歸母淨利潤,實現同比增幅72.85%,行業排名從去年的第八名提升至第六名。
此外,2020年投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穩穩排在前三位置,在過去一年承攬多個大型IPO項目。而在今年一季度,海通證券在IPO市場勢頭強勁,已成功保薦11個項目上市,承銷保薦費合計6.41億元,排名業内第一。
近日,為落實新《證券法》的實施,進一步簡政放權,完善證券公司股權監管,提升監管效能,中國證監會發佈《關於修改的決定》(以下簡稱《股權規定》)以及配套規定,自2021年4月18日起施行。本次《股權規定》修訂内容主要涉及證券公司股東定義、股東資質等四大方面内容。證券公司股權管理新規落地,主要包括:降低主要股東持股比例門檻(降至 5%);降低 主要股東資質要求,淨資產要求由 2 億元降至 0.5 億元,取消持續盈利 能力和具備相匹配金融業務經驗要求;三是調整股權相關審批事項;四 是進一步明確有關監管要求,包括禁止股權相關的「對賭協議」等。
與此同時,在《股權規定》發佈的當天,證監會還宣佈重啓内資證券公司的設立審批。在監管層加速放開外資控股券商比例限制,並允許新設合資控股證券公司成立後,内資券商也應享受同等待遇,只要符合設立的要求,就可以獲批成立新的國内證券公司。市場分析,在即將來臨的金融開放大背景下,在碳中和的碳市場綠色金融推動下,在全面註冊制推進下,在藍籌板塊t+0政策預期下,券商的預期在調整之後機會愈發可期。
金融改革的步伐逐漸推開的同時,去年傳聞不斷的國聯-國金,中信-中信建投一度出現傳聞再起,雖一再澄清,但市場的預期依然存在。中信證券4月2日晚間公告,中信股份自3月22日至4月1日持續在二級市場增持中信證券H股股份,合計增持股份數量達到1.56億股,增持比例達到中信證券已發行股份的1.21%。以均價17.31港元來粗略計算,中信股份這筆增持耗資約27億港元。4月7日,中信建投基金發佈公告稱,公司股東江蘇廣傳廣播傳媒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本公司20%的股權轉讓給中信建投證券,後者持股中信建投基金的比例由此前的55%增至75%,仍然位居控股股東地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證監會放寬「一參一控」限制,允許部分大型公司「一參一控一牌」,各家龍頭券商也加大了對公募基金牌照的重視力度,比如國泰君安證券將持有華安基金股權比例上升至28%;天風證券受讓恒泰證券股權,成為恒泰證券第一大股東後,也間接控股了新華基金,目前券商系公募中,國金基金、富安達基金均提交了股權變更申請,券商系公募皆不同程度加大了對基金板塊的重視程度。
券商指數從去年最高點1962點,到最低的1450點,調整幅度達達26%。現在基本回到了2020年7月初啓動的位置,相當於大盤指數3000點以下的位置。而在2021年一月份指數新高的過程中,券商也是作為滞漲板塊而拖大盤後腿的。此外,券商etf調整幅度看,從最高點回調了26.4%,也高於券商板塊指數的調整幅度。
不過,截至4月7日,2021年以來券商ETF(512000)持續獲得資金湧入,年内份額增長逾51億份,高居300多只股票ETF第一。興業證券認為,券商估值進入高性價比區間,可逐步佈局。市場悲觀預期下,當前證券Ⅲ(申萬)PB估值降至1.7倍以下,進入持有高性價比的區間。3月證監會易會滿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再次釋放了監管層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決心和定力,目前包括全面註冊制、T+0機制、市場多空機制(融券&衍生品)、境外投資放開等政策均在研究推進中,券商行業利好正蓄力待放,屆時證券行業展業天花板將進一步上移。看好券商板塊中長期表現,認為當前可逐步佈局。
市場表現方面,4月8日,券商板塊再度巨量異動拉升。截至午間收盤,太平洋(601099-CN)觸及漲停,中銀證券(601696-CN)、中原證券(601375-CN)盤中漲超5%,國盛金控(002670-CN)、興業證券(601377-CN)、國聯證券(601456-CN)等跟漲。此外,券商ETF(512000)盤中放量拉升現漲超1%,成交超5億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