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受隔夜歐美股市上漲影響,A股早盤高開,隨後震蕩回落,三大股指集體翻綠。臨近上午收盤,指數跌幅擴大;午後,三大指數一度拉升翻紅,農業種植、油氣採掘、軍工、航運、知識產權等活躍走強,食品、黃金、醫藥為代表的防禦型板塊走強;臨近盤尾,三大指數再度翻綠,RCS、數字貨幣、數據中心等科技股領跌,市場避險情緒明顯。
整體而言,今日滬深兩市高開後衝高回落,隨後震蕩走下行,三大股指集體翻綠,大盤表現較弱,兩市個股跌多漲少,成交量較昨日小幅放大,市場賺錢效應較差。
截止收盤,滬指跌0.19%,收報2838.50點,成交額2627億;深證成指跌0.50%,收報10564.05點,成交額4079億;創業板指跌0.67%,收報2029.52點,成交額1333億。
盤面上,新冠肺炎診斷全天強勢,石油石化、食品、黃金、軍工醫藥為代表的防禦型板塊走強漲幅居前;科技板塊則集體下跌,RCS、通信、數據中心、建材等板塊跌幅居首。
滬深兩市成交額6706億,2353股下跌,1312股上漲;北上資金臨近收盤加速流入,全天淨流入逾20億,其中,滬股通淨流入23.94億,深股通淨流出0.22億。
中央相關會議指要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受消息影響,檢測板塊昨日午後異動,今日再度大漲,昌紅科技(300151-CN)、明德生物(002932-CN)、海麗生物(603718-CN)、達安基因(002030-CN)等多股漲停,科創板碩世生物(688399-CN)更是大漲逾18%;另外,農業股延續昨日強勢,種植、農村電商等持續走高,種業概念金健米業(600127-CN)、神農科技(300189-CN)漲停,農村電商概念股芭田股份(002170-CN)、供銷大集(000564-CN)、農產品(000061-CN)一字板,黑芝麻(000716-CN)、大北農(002385-CN)、豐樂種業(000713-CN)等跟漲。國際油價反彈大漲刺激下,採掘服務油氣股走高,海油工程(600583-CN)、招商南油(601975-CN)先後漲停,中海油服(601808-CN)、中曼石油(603619-CN)等股跟漲超7%。
監管層暫緩科技型和能源型ETF基金發行,今日各大科技板塊集體下跌,電子元器件、軟件服務等跌幅居前,天源迪科(300047-CN)、麥達數字(002137-CN)等多股跌逾7%;2035年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製定中,知識產權概念午後活躍,華媒控股(000607-CN)漲停,中國科傳(601858-CN)、新華網(603888-CN)等跟漲;此外,國外波音、空客由於疫情停擺,國内C919即將量產帶來大量飛機訂單以及南海爭端影響,軍工板塊近日反復活躍,今天軍工再度走強,長城軍工(601606-CN)、航天長峰(600855-CN)、大連重工(002204-CN)等漲停,天海防務(300008-CN)漲逾8%,亞星錨鏈(601890-CN)等大幅跟漲。
國際油價暴跌的風波剛剛過去,隔夜歐美股市昨日反彈收漲,今日消息面上又傳來國内多家公募基金人士透露,監管層暫緩了半導體、5G、新能源車等前期火爆的行業ETF產品的申報,同時對流動性不佳的原油等大宗商品ETF,亦予以叫停,受此影響,今天各大科技板塊集體下跌,市場的賺錢效應回落,無疑對於當前A股的行情產生了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針對日前市場熱議的深圳樓市「亂象」,中國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深圳市住建局等多個部門展開排查行動。4月22日,多個部門介紹近期排查情況,並對下一步的樓市調控給出了最新監管意見;銀保監會同日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銀行須監控資金流向,要堅決糾正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行為;同時,銀保監會正全力推動深化中小銀行改革和化解風險工作。
另外,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完畢。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一季度公募基金整體股票倉位降低1.45個百分點至73.43%。其中,封閉式基金加倉4.03個百分點,6只戰略配售基金也大舉加倉。調倉方向上,醫藥、基建板塊龍頭被大舉增持,部分消費個股被減持。雖然全球疫情尚未結束,但基金經理對A股後市保持樂觀,二季度佈局上,醫藥、科技、農業等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板塊凝聚較多共識。
滬深兩市今日小幅高開後,並未繼續向上拓展反彈空間,反而出現回落。滬指維持橫盤整理走勢,險守6日均線,使得指數上行承壓。而以科技題材股為代表創業板整體衝高回落走弱,制約了反彈強度,並且兩市量能有所放大,說明有資金在高位出逃。但短期的A股的震蕩調整仍屬良性回踩,技術趨勢依然向好,所以不必過分擔憂,預計目前市場橫盤調整仍是主基調。
目前,A股處於上下兩難的境地,沒有主線熱點,行情也是好一天壞一天,因此縮量震蕩成為短期常態。受國際市場震蕩影響,情緒、政策、估值三大因素左右市場動向;近期原油市場風雲波浪,或將加大短期的波折,因此A股短期方向仍不明朗。展望後市,大盤指數現階段維持區間震蕩築底,但在A股估值歷史低位以及政策託底以及較低的風險偏好下,「消費」以及「新基建」兩大主線基本確立,建議以券商為風向標,看好消費、醫藥和建材;另外,在長邏輯依然存在前提下,可關注超跌的科技股龍頭如電子、新基建、新能源等;而近期國資改革被反復提及,亦可適當關注。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