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生態、互利共生,即是互幫互助,進一步則是不要想著從魚頭吃到魚尾,換個意思則是不要想著精準地抄底。很多時候,要麽這個底抄不到,淪為套牢盤,要麽這個底抄到了,但是很有可能沒有階段上升的彈性。
所以看市場,看個股,回望很容易,因為從現在看過往,那就是是一個點,一個瞬間,而不是像今日、明日的24小時,9:15至15:00。再者,市場充滿著隨機與偶然,相似的片段最終引向的是不相似的結果,不相似的片段也許最終殊途同歸。
塔勒佈講過未然歷史這個概念,即成為結果的歷史並非是一定的,那只是一切事情最終都需要一種結果而已,但在這個結果發生之前,也就是它成為既定歷史之前,在發生前的那一刻充滿著多種可能。
事物的發展在此刻有多種可能,而在下一刻他只有一種結果。而與此,同時如上所言,耐心的容忍度在幹擾著投資決策,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回望容易,回顧分析容易,而站在當下卻顯得非常艱難的原因。
再者,考慮到每個人的風險偏好是不同的,那麽也意味著每個人的操作策略是不同的。對於穩健的價值投資者而言,它的風險收益要求越低,那麽他就越可能在近期的2685點附近上倉位,即便在那一刻市場短期的波動是不確定的,但是長期的回報是大概率可見的。
但是如果某一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較高,期望短中期獲得超額市場收益,那麽就需要市場給出的信號確認再確認,對此2685點位附近就不是一個買點。
要找到即能短期獲得超額收益,又能夠回過頭來迅速捕捉到市場低位的情況也許是很難共存的。從未然歷史的角度來說,2685點是一種可能而已,對於長期價值投資者,市場可能低於2685點達到2600點,但這對於長期價投者而言並不重要,因為短期的波動並不會影響長期獲利的概率。
但是對於短期内就獲得超額收益的選手而言,同樣的思路,2686點只是一種可能而已,市場的隨機性會讓2685點變成2600點甚至2590點,那麽這對於短期要獲得超額收益的選手而言是不是意味著套牢的可能呢?
這樣的方式赢過一次不重要,但是他能赢過市場的概率嗎?
從心理來說,沒有人不願意買點個股階段的最低點,區别在於有人承受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它是未然歷史中致命的片段,有人承受了較少的不確定性,它是未然歷史中也可以承受的結果。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