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車企「硬核」跨界造「口罩」,比亞迪不圖賺錢
原創

日期:2020年2月14日 上午11:29作者:李瑩 編輯:彭尚京

中國上市公司的能力、魄力不可想象:沒有口罩自己生產口罩。還說幹就幹,可謂硬核跨界。

除了中石化、工業富聯、爹地寶貝等上市公司跨界做口罩外,還有三家車企較為引人矚目,分别是比亞迪、廣汽、五菱汽車(00305-HK)。

車企造「口罩」風馬牛不相及?

一個是新能源汽車頭部公司,一個是傳統的勞保用品,當比亞迪要生產口罩,會造成什麽樣的轟動效應?

人們錯愕並表示理解,資本市場舉雙手贊同。2月8日,公司股價從53.85元,漲至收盤時的59.04元。

不過據e公司2月11日報道,比亞迪口罩生產線尚在建設中,規劃是3天出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在2月底口罩產能可達500萬只/天。

同比亞迪一樣,通用五菱、廣汽也投身跨界大軍。不過五菱行動更早,2月9日已有第一批20萬只口罩順利下線。

車企生產口罩,看上去似乎格格不入。但其實是有一定優勢的。以「人、場地、設備材料」來看,車企本身擁有車間技術人員,對付起口罩生產設備不在話下。

其次,汽車製造本身就是無塵車間,這點跟口罩極為相似。車企可以充分利用閑置產能,架置口罩設備。

最後一個,口罩生產設備可以引進,甚至都可以自己生產。正如比亞迪設計師們,連高端新能源汽車都能設計,口罩類生產設備更不在話下。

最重要的是,車企還有原材料優勢。生產口罩的原材料主要為聚丙烯,這個正好是車企生產隔音棉用的,所以車企還是有較強的供應鏈優勢。

補齊每日5億口罩缺口,凸顯大企業擔當

車企「不務正業」,也是無奈之舉。

各地陸續開春節後復工潮。人流向一二線城市聚集,口罩成為企業復工第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

復工需要多少口罩?

華創證券給出一組數據: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法人單位+個體經營戶合計就業人口5.33億人。其中二產2億,三產3.3億。

若全面復產,按每人每天一只口罩計算(疫情嚴重地區醫護人員每天可能在5只以上;執行4小時更換建議,則每日消耗更多),至少需要每天5.3億只口罩。

極端情況下,僅二產+醫療工作人員+交通運輸業復工,每天也需要2.38億只。

這麽大的口罩需用量從哪里來?勞動密集型生產企業又該如何解決?現階段下唯有自給自足是最好,也是最快的方法。

這也是非常時刻,大企業該有的擔當精神。工業富聯、比亞迪等都表示,口罩除了供給自己員工和產業鏈夥伴,主要是發往疫情區和醫療機構,暫不外售。

既不圖賺錢,會否對車企造成成本壓力?

通用五菱、比亞迪等跨界做口罩,魄力、效率都值得肯定。不過也要看到,暫時不以盈利為目的,那先期的設備、場地改造等投入會否增加企業成本壓力?

甚至會衝擊到未來業績?這一點是不用擔心的。

山西證券認為,由於NCP與SRAS相比潛伏期更長,傳染率較高及致死率低,預計NCP的持續時間或將長於SRAS。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口罩等物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急缺品,有錢也買到口罩等物資。這個時候企業為疫區捐款,還不如借用自身優勢解決問題。

這樣既解決了社會難題,還能一併解決員工防護問題,以維持企業正常生產運營。

其次,口罩生產成本低。華創證券研報顯示,用於生產N95口罩的一整套全自動杯型口罩成型機市場價格大約在30-35萬。

用於生產普通醫用口罩的設備一套大約在15-20萬。每套設備每日可以生產口罩10萬只以上。對車企來說可以看做是為員工提供勞保用品福利。

既然投產了,也不能企業前期投入的錢白花。後期還有政策兜底。

2月5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與會領導表示,對於一些企業擔心將來產能過剩的問題,疫情過後富餘的產量,政府將進行收儲。

綜上所述,車企造口罩,聽上去很新鮮,卻是時下一個感人的舉動。雖然成本投入尚不足以對巨無霸們造成影響,但政府兜底舉措也很暖人。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2月14日
建溢集團加入生產口罩行列,恐難改業績下滑的命運
2月13日
半年不到2次折價配股,信達生物所謂何?
2月13日
「果汁大王」朱新禮攜女辭任匯源高管,匯源果汁路在何方?
2月13日
龍頭也難抗!五谷磨房約90%產能輸出受衝擊
2月13日
疫情之下,達力普控股延遲復產,業績增速恐進一步承壓
2月12日
疫情肆虐下,水泥股屹立不倒,背後的驅動因素及風險是什麽?
2月12日
通過暢捷通分享疫情下的遠程辦公行業價值
2月12日
醫藥仙股單日急升76.79%,社會醫療物資告急、資本熱炒
2月11日
是什麽成壓垮西貝的最後一根稻草?
2月11日
比亞迪:1月新能源車銷量下跌75.12%,特斯拉量產的影響是主因?

視頻

快訊

17:35
IFRS基金會確認香港為首批以全面採用ISSB準則為目標的司法管轄區
17:29
【盈警】萬保剛集團(01213.HK)料年度股東應佔虧損1100萬至1300萬港元
17:29
中國創新投資(01217.HK)5月底每股資產淨值約為0.045港元
17:23
香港證監會:進一步限制使用具誤導性的名稱以加強投資者保障
17:15
開明投資(00768.HK)5月底每股資產淨值約為0.074港元
17:02
誼礫控股(00076.HK)附屬與Goldpay商業合作 擬發行實用性加密代幣
16:53
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5月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降5.2%
16:48
兆科眼科-B(06622.HK)治療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TAB014生物製劑許可申請獲受理
16:30
維峰電子:目前已有產品應用於服務器電源控製領域
16:30
中國新經濟投資(00080.HK)5月底每股資產淨值約為0.04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