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觀察】美團最近有點煩!外賣小哥是資產還是負擔?
原創

日期:2021年5月11日 下午7:24作者:李瑩 編輯:lala

本應該屬於企業的最大資產,美團的打廣告「神器」,頗受好評的外賣騎手並不是美團的資產,外界炸開了鍋!

美團捅了馬蜂窩。

公司代表正面回應:近1000萬外賣騎手屬於外包勞務派遣機構,沒辦法直接負責,引發社會輿論的海嘯。網友評論呈現一邊倒的形勢,甚至有福建網友評論稱,福建怎麽能有王興這樣的人。

美團的麻煩還不止這些。前不久剛被反壟斷立案調查,近次又被上海市政府約談,麻煩事接踵而至。

美團創始人王興近來愈發低調,甚少出現在大型會議和活動上。不過有明眼群眾看到,王興在社交平台即興發詩一首,似乎在暗喻美團在當前風波下的窘境。

在國内本地生活服務互聯網平台中,美團當仁不讓,活躍用戶數穩居行業第一,並且在香港上市。相形之下,其最大競爭對手口碑餓了麽還只是一只嗷嗷待哺的獨角獸。

【觀察】美團最近有點煩!外賣小哥是資產還是負擔?

做到第一很容易,難得是長久做第一。眼下美團的各種風波就對其業務和未來發展造成極大風險和挑戰。

面對來勢洶洶的輿論壓力,王興準備好了嗎?

受約談和反壟斷調查,王興吟詩「坑灰未冷山東亂」

5月6日,王興在社交平台即興吟詩一首。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當一名商人抒發情懷的時候,往往並不是一件好事。不是公司業務受到挫折,就是自覺哪里遭受到了不公的待遇。

那麽王興為何要抒發胸臆?

聯想到美團當下的困境,便可感知王興的焦慮。

4月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本著「字少事大」的原則,市場認為此次反壟斷之劍伸向美團,公司或要面臨巨額罰款。

就在4月10日,阿里巴巴剛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處以182.28億元的反壟斷罰款,理由也是阿里在網絡零售平台服務市場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在這個關口,互聯網巨頭們各個不寒而栗。被立案調查的美團股價更是一瀉千里。

自反壟斷事件發酵以來,美團股價跌跌不休,距2021年最高點的460港元一股,已經降至當地時間5月10日的242港元一股,股價和市值近乎「腰斬」。

【觀察】美團最近有點煩!外賣小哥是資產還是負擔?

市值蒸發超萬億元,將2021年的漲幅全部抹去,股價回到2020年底的水平,美團究竟犯了什麽眾怒?

反壟斷不是問題,根由是勞資矛盾?

反壟斷不是美團當下最大的危險。

國家反壟斷並不是反互聯網平台。互聯網平台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國民經濟一支重要貢獻力量。

早在2014年,麥肯錫旗下研究機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就指出,2010年中國的互聯網經濟只佔GDP的3.3%,落後於大多數發達國家,但到2013年,該指數已經升至4.4%,達到全球領先國家的水平,高於美國、法國、德國等發達國家。

彼時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還預測,隨著中國邁向數字化新時代,2013年至2025年,互聯網將佔到中國經濟年增長率的0.3-1.0%。

這意味著,在這十幾年中,互聯網將有可能在中國GDP增長總量中貢獻7%到22%。

這麽多年來,國家支持互聯網平台發展、以及產業數字化改造的態度和信心並沒有改變。

相反,在呵護創新的野蠻生長期,互聯網平台表現出了資本逐利的貪婪本性,以及扼殺新的創新的傾向。

此時政策出手,是警醒,也是匡扶。只有祛除互聯網巨頭們數年來發展過快積澱的弊病,為其刮骨療傷,同時也是肅清行業不良之風,讓後來者能擺脫壟斷陰影。

基於這層面講,反壟斷是為互聯網平台好,也是為其後續健康有序經營鋪陳道路。故而,並非為打壓互聯網企業。

相反,互聯網平台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也是源自政策一開始的對新業態、產業科技創新的呵護和培育。

最好的例子就是阿里和螞蟻集團。在接受反壟斷的巨額罰款之後,阿里、螞蟻集團、支付寶又和數字人民幣進入蜜月期。

5月8日,數字人民幣App更新,新增加「網商銀行(支付寶)」為錢包運營機構。

此外,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數字人民幣錢包下均增加餓了麽、盒馬鮮生、天貓超市三個子錢包,數字人民幣正式打通支付寶渠道。

如果不是反壟斷,那又會是什麽?

一個小插曲:五一勞動節前夕,北京市人社局勞動關係處副處長王林體驗一天送外賣,送單12小時只賺了41塊。據說送晚了還要扣60%的收入。

當天各大新聞幾乎都報道了這則新聞,又將美團送上熱搜。未曾想這則事件還有待續,後面這位處長又辦了件大事。

王處長攜巡視組出面與美團代表進行對話,涉及外賣員工的勞動關係、保險等問題。

未料,美團代表的披露的内幕讓所有人尷尬不已,出於某種心理,其回答問題時聲音都在抖。

美團平台上注冊的將近1000萬名外賣員都不是美團的員工,而是受僱於第三方勞務派遣機構。

這意味著每天風里來雨里去的數千萬外賣員都在「裸奔」。雖然他們穿著美團的衣服,戴著美團的帽子,但卻都不是「正規軍」。

他們的職業安全係在每天3塊錢的商業保險上,這還是從外賣員的佣金中扣掉。

談到這種外包時,京東劉強東就曾經明確表態,這個成本永遠是不可以省的,京東不允許這樣做。京東每一名聘用的人員,包括保安、保潔、快遞員都必須跟京東直接簽勞動合同,不允許有一個員工交給外包公司。

劉強東說,如果一家公司靠克扣員工的五險一金掙錢,犧牲他們60歲以後保命的錢,那是恥辱的,賺了多少都會讓我良心不安,我沒有成就感,這家公司的存在也沒有價值和意義。

兩廂對比力見高下。

什麽快遞小哥月入一萬之類的話也都是犧牲了社保、公積金等基本勞動保障後,被算法設計釋放最大潛能後的一種並不成正比的安慰。

之前媒體就有報道外賣員被困得係統里。通過算法,美團PUSH外賣小哥發揮最大的潛能,把人像機器用,壞掉再換一個,資本冷血性曝露無疑。

一位名叫陳龍的北大博士的論文課題也佐證了上述說法:平台的數據算法係統,既建構了複雜的勞動秩序,同時形成對勞動者永不枯竭的壓迫式索取。

外派平台在壓縮配送時間上總在不斷試探人的極限,大數據的壟斷把騎手壓榨到人類極限,成為了剝削騎手的幫兇。

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美團最大的壓力不是反壟斷,而是日益對立的勞資矛盾。

美團已經成長為本地生活龍頭,外賣從業人員群體也越來越壯大,此時美團不應該只是討好股東,也應該承擔社會責任和擔當,是時候開始考慮給這群勞動者正名。

輿論壓迫下,互聯網平台不能泯於「羊群效應」

連續2019年、2020年兩年盈利,美團本該一路直上,迎來生活服務平台龍頭應有的榮耀。

【觀察】美團最近有點煩!外賣小哥是資產還是負擔?

這個榮耀一度已經開始,2020年,公司的股價一改往日一字行走勢,開始昂頭向上,並於去年一年股價漲幅近2倍。

但不幸的是,美團似乎並未經受住考驗。進入2021年以來,公司負面新聞不斷,導致一有風吹草動,美團股價就傾斜直下,甚至回到2020年末的水平,表明投資者對其公司信心仍有不足。

美團自2019年已經實現盈利。京東也是同一時間開始盈利。不同的是京東2020年扣非後的淨利潤同比增速翻了超兩倍,美團卻陷入負增長。

長期以來,備受質疑的商業模式再次成為美團的短板,被擺到桌面上來論長短。

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台,美團的營收結構主要來源於佣金、在線營銷服務和其他服務及銷售。2020年,餐飲外賣佣金收入佔其總收益的約51%。

但一直有人質疑美團在玩0的遊戲:商家和外賣小哥都不是美團的,美團憑什麽支撐起1.5萬億港元的市值?

尤其是面對美團對平台商家抽成提點從最早的5%增長至25%,近來頻頻爆出遭到商家抵觸的新聞。

如果美團將增長寄希望提高佣金、減少外賣小哥成本上,那基本這個外賣商業模式難以走通,並最終將導致整個外賣行業萎縮。

王興並不是沒有察覺,4月20日,美團通過配股和發債籌資近100億美元,用於投入科技創新,尤其是無人配送等科技研發。

聯想到今次爆發出來的騎手矛盾,市場很容易理解美團為何這樣做。美團的業績都維係在外賣騎手身上,而這些最寶貴的財富還不是自己的,確實是最大的風險點。

市場對此還是買賬的,募資很快便於4月底完成。研發才是美團這類以大數據立身的互聯網平台的立身之本,而做送餐相關的科技和算法,也是對核心業務的深度聚焦,以及對現有配送模式的一個救贖和完善。

王興曾講過羊群效應,當一個人不自信的時候,會追求與主流統一,在確保我是主流里找到安全感。追求統一感就是羊群效應。

同樣的道理,當一家企業開始追求羊群效應的時候,我們也離創新越來越遠了。

還是老祖宗那句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指責美團過失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其作為互聯網數據平台帶給社會的進步。這同樣也是國家反壟斷調查的初衷。

可以說,處在「風口浪尖」的美團並沒有垮塌,而是正在接受考驗。此時的壓力正是美團未來發展的動力。

撰稿:李瑩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5月11日
【預見】市值縮水逾2000億的海底撈(06862.HK),還會跌嗎?
5月10日
【行業一線】碳中和乘風起航!火電企業「新能源轉型」進行時
5月10日
【解讀】新氧的含「水」量有多高?做空勝算幾何?
5月7日
【解讀】杉杉股份的「棄子」,杉杉品牌淪為「扶不起的阿鬥」?
5月7日
易居:房地產行業數字化浪潮之下,戴維斯雙擊時刻可期
5月7日
中手遊:2021年毛利率有望提升,海外市場將成重要收益來源
5月6日
【一語道破】白花花牛奶被倒掉!為了流量,愛奇藝連底線都不要了?
4月30日
「獨角獸」的焦慮:熾熱的IPO市場會不會熄火?
4月30日
【一語道破】分拆上市潮熱度不減 ,「樂普係」上市資產有望再添「新丁」
4月29日
【趣點】藥明生物一年六次配股!大股東笑了,股民也笑了

視頻

快訊

21:03
【財華社推薦】現任和歷任董事及高管齊聚 慶祝港交所25週年
17:31
香港2025年第一季錄得854億元的國際收支赤字
17:21
香港5月份整體消費物價同比上升1.9%
17:18
商務部:1-5月全國吸收外資3581.9億元人民幣
17:12
【盈喜】知行集團控股(01539.HK)料年度淨溢利增至不少於3800萬港元
17:04
【盈喜】進昇集團控股(01581.HK)料年度淨溢利約3200萬至3500萬港元
16:59
財政部:1-5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同比下降6.9%
16:56
財政部:1-5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0.3%
16:47
康希諾生物(06185.HK)PCV13i的新藥上市申請獲批
16:44
莊臣控股(01955.HK):吳志勇及湯玉雲獲任非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