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訊】施羅德投資首席經濟師及策略師 Keith Wade,發表最新報告,內容如下:
與央行印鈔購買金融資產的理念比較,現代貨幣理論 (Modern monetary theory,簡稱MMT) 的主張是政府應創造貨幣,從而直接為公共開支和減免稅收提供支持。這套理論有時候被稱之為「直升機空投」或「直升機撤錢」。該詞滙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 (Milton Friedman) 所創。另外亦有部份人會稱之為「人民量化寬鬆」。我們將就該理論的實踐方法,以及對投資者的潛在影響進行探討。
為何「直升機撒錢」和「現代貨幣理論」會成為熱話?
受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疫情蔓延的影響,各國政府的借貸無疑將顯著上升,為公共財政構成巨大的壓力。在經歷環球金融危機過後,不少經濟體系的政府債務相對收入水平已相當高,但現時有可能進一步上升至更高的水平。在這種環境下,通過發鈔支持經濟開支將顯得比發行債券更為吸引。
具體機制是甚麼?
現代貨幣理論與量化寬鬆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主張央行印發鈔票,並通過降低稅收或增加開支直接流入到經濟體系當中;而後者則是以印發的鈔票購買資產。
由於無需慢慢等待資產價格上漲在經濟體系中浮現,「直升機撒錢」對於刺激需求方面能夠更快達到即時效果。這種做法亦可避免因為量化寬鬆有機會向資本較宏厚的持份者傾斜所帶來的爭議。
當中有甚麼危機?
在弊端方面,「直升機撒錢」的做法有可能會帶來更高的通脹。當中有部份原因是它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更為密切,但更主要的因素是政府將不會像發行債券那樣需要在某個期限屆滿時償付債務,變相是無需承擔任何未來的責任,因而會破壞追溯財政責任的根基。
現代貨幣政策一般在陷入困境的國家間較為普遍。除非執行時有指定上限金額和只是作為臨時對策,否則,已發展經濟體系在推行此政策時有可能會招致國債評級下降和利率成本上漲的後果。
現代貨幣理論是否快將付諸實踐?
由於量化寬鬆政策回復至緊縮狀態的情況相對有限,而資產派發的利息亦已收歸國庫,從而為開支提供資金,有部份人會認為各國政府已作出與現代貨幣理論相關的舉動。這或許是灰色地帶,不過最終仍是規模的問題:雖然德國在1920年代推行現代貨幣政策時為該國帶來了惡性通脹,但它們在財政本已崩壞的情況下印發了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數倍的鈔票。
對投資的影響為何?
在財政秩序失衡的情況下,「直升機撒錢」或會使投資者為通脹加劇感到憂慮。因為未來價格上揚,投資者希望獲取額外補償,債券孳息會顯著向上。由於債券孳息上升,市盈率將下降,像股票這類風險資產將受到負面影響。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