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地產業恥辱!許家印和恒大遭證監會重罰
原創

日期:2024年3月19日 下午3:40作者:遙遠 編輯:Anna

昔日中國首富——許家印,近來糟心事一波接著一波。而這一次,中國證監會直接對許家印及其以前的「同僚」們和恒大地產開出震驚四座的大罰單。

其中,許家印因指使恒大地產虛假記載、欺詐發行和信披違規三大違法行為而累計被罰款4700萬元,恒大地產則遭罰41.75億巨資。

尚在被逮捕中的許家印,剛經歷了豪宅遭接手、前妻控告兒子等諸多負面事件,此次又要面對監管層揮出的「大棒」,這不免成為大眾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正在風雨搖曳掙紮的恒大(03333.HK)被罰款後更是雪上加霜,其背後的審計機構也是令人大跌眼鏡。

許老板再添臭名,恒大遭嚴懲

3月18日,尚處於停牌階段的恒大地產突然收到中國證監會告知書,這則告知書也掀開了許老板不為人知的「黑幕」。

恒大地產於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告知書主要有三大重點,財華社整理如下:

1)虛假記載。恒大地產於2019年、2020年兩年累計虛增收入約5641億元,累計虛增成本約4721億元,累計虛增利潤約920億元。其中該兩年虛增利潤分别佔各自年度利潤總額的63.31%及86.88%。

地產業恥辱!許家印和恒大遭證監會重罰

2)欺詐發行。恒大在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間,涉及合計208億元規模的債券引用了虛假相關數據,涉嫌欺詐發行。

3)信披違規。恒大未按期披露相關業績報、重大訴訟仲裁情況以及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情況。其中,2020年初至2023年8月底,共有涉資4312.59億元的1533筆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未按規定披露;同期,共有涉資2785.31億元的2983筆逾期債務未按規定披露。

由上可見,恒大財務造假和隱瞞巨額債務的惡劣行徑令人觸目驚心。

中國證監會為此對恒大、許家印及其他涉事人員的懲罰絲毫不含糊。根據告知書,中國證監會針對上述三項違規事項各對相關責任人/企業作出處罰。

地產業恥辱!許家印和恒大遭證監會重罰

中國證監會責令恒大地產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41.75億元的罰款;對許家印給予警告,並處以4700萬元的罰款。同時,對恒大時任董事局副主席兼總裁夏海鈞給予警告,並處以1500萬元罰款,而潘大榮、潘翰翎和柯鵬等相關責任人也均被罰款,處罰金額在20萬元至900萬元之間不等。

根據國内《證券法》的相關規定,信息披露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對企業的罰款額度為100萬-1000萬,對相關負責人個人的處罰額度為50萬-500萬。而中國證監會對恒大及相關負責人的罰款,已達該項行政處罰的上限,屬於頂格處罰。

中國證監會在告知書中表示,許家印決策並組織實施財務造假,手段特别惡劣,情節特别嚴重,夏海鈞組織安排編制虛假財務報告,手段特别惡劣,情節特别嚴重,證監會擬決定對許家印、夏海鈞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隨後恒大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就本次處罰放棄陳述、申辯和聽證的權利。

審計機構失職?投資者虧大了

本次巨額罰款與恒大的債務是兩個層面的問題,行政處罰不會影響其他債權人清償。

根據《破產法》,破產財產依照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的順序清償後仍有剩餘的,可依次用於清償破產受理前產生的民事懲罰性賠償金、行政罰款、刑事罰金等懲罰性債權。

有律師表示,企業破產後,劣後的債權未獲清償的,在破產程序結束後即告結束。行政機關可對個人採取查封、扣押個人財產等方式追繳個人應繳的罰款,並計算遲延履行的滞納金。

但恒大惡劣的財務造假和舞弊行徑下,廣大投資者的損失並不比債權人小,他們成為了許老板的一紮紮「韭菜」。

由於在2019年及2020年財報中虛增收入和利潤,恒大嚴重破壞了市場秩序,也為自己業績變臉埋下了雷。

地產業恥辱!許家印和恒大遭證監會重罰

在財務造假後的2021年年報中,恒大的經營業績墜入谷底,收入遭腰斬,並產生高達6862.19億元的淨虧損,大幅刷新了全國上市企業虧損的新記錄。

沽空機構GMT Research在去年12月發佈的報告中,稱恒大推遲公佈的2021年年報,清楚反映公司明顯誇大收入及盈利,並很可能持續多年都是如此。這份報告還認為,恒大改變會計方式,原應追溯至以往各期財務數據,但恒大解釋因大量員工離職無法處理,只從2021年開始調整。

而早在2021年業績變臉前,恒大股價似乎就嗅到了危機,2020年7月衝上階段性新高後就開啓了一瀉千里模式,目前恒大股價僅為0.163港元,相較於歷史巅峰跌去了約99.43%,總市值只有可憐的21.52億港元。

地產業恥辱!許家印和恒大遭證監會重罰

恒大廣大投資者亦損失慘重,他們的血汗錢就這樣被這家財務造假的公司給欺騙得灰飛煙滅。

值得一提的是,許老板和恒大捅了如此大的「馬蜂窩」,恒大財報的審計機構竟沒有出現在中國證監會的告知書中,難道審計機構沒有出現工作失職,無需負法律責任?

在恒大的2019年及2020年年報中,羅兵鹹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稱「普華永道」)均是恒大的核數師。

在恒大2019年年報中,普華永道表示,「我們認為,該等綜合財務報表已根據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真實而中肯地反映了貴集團於2019年12月31日的綜合財務狀況及其截至該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表現及綜合現金流量,並已遵照香港《公司條例》的披露規定妥為擬備。」

普華永道在恒大2020年年報中也是作出同樣的表述。

地產業恥辱!許家印和恒大遭證監會重罰

對於普華永道所謂「無保留意見」的報告,有不少投資者在社交平台對此義憤填膺,有投資者犀利評論道,「審計師是二級市場的守門員,沒有好的審計師就不會有真實的財務報表,必然是欺詐橫行,畢竟用筆偷竊幾百億比拿著槍去銀行搶幾十萬安全多了」。

還有不少投資者要求普華永道負起責任,賠償投資損失。

在美國,曾有過審計機構因在上市企業財務造假中存在重大失職行為而付出慘痛代價的案例。

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涉嫌財務造假,虛增利潤6億美金。被曝出後,不僅是安然公司,整個財務造假的利益鏈條全部遭到重罰,其中包括:安然公司被美國證監會處罰5億美元,後來該公司宣告倒閉;安然公司CEO被判處24年監禁,並處罰4500萬美元;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受此影響倒閉;負責上市發行的三大投行花旗、摩根大通、美洲銀行向安然公司的破產受害者分别支付了43億美元的賠償罰款;投資者通過集體訴訟,獲得了71.4億美元的賠償金。

普華永道竟長時間沒有發現恒大造假的破綻,導致恒大債務危機被掩蓋,不免令人生疑。普華永道或是與恒大串謀掩蓋假象?我們不得而知,需靜待監管的下一次出擊。

對於此次地產業如此大的財務造假案,不排除接下來國内監管層的下一個處罰主體是普華永道。

在恒大和許家印被中國證監會重罰前的今年2月,市場上有消息指恒大清盤人或向前核數師普華永道提出訴訟。不過直至目前,市場上尚未有相關訴訟消息。

最後,引用一位網友評論:可惜恒大不是美股上市,而是港股,所以普華永道半鞠躬就可以了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3月19日
一圖解碼:泓盈服務再遞表 植根於長沙 持續發展城市服務
3月19日
新消費品牌:畫最大的餅,打最苦的仗
3月19日
投資再加碼!台積電擴產先進封裝產能
3月19日
【會議直擊】中國利郎:去年淨賺超5億,今年淨開門店最少翻一番
3月18日
2023業績靓麗,長久股份成長可持續性如何?
3月18日
2023年「營利」雙增!華潤啤酒迎來投資機會?
3月18日
真金白銀撐萬科,深鐵有何底氣?
3月18日
接力黃金,「銅的時刻」真的來了?
3月18日
【港股收評】三大指數收漲!遊戲股、汽車股等集體走強
3月18日
「大餅」高台跳水,上演連環爆倉

視頻

快訊

21:03
【財華社推薦】現任和歷任董事及高管齊聚 慶祝港交所25週年
17:31
香港2025年第一季錄得854億元的國際收支赤字
17:21
香港5月份整體消費物價同比上升1.9%
17:18
商務部:1-5月全國吸收外資3581.9億元人民幣
17:12
【盈喜】知行集團控股(01539.HK)料年度淨溢利增至不少於3800萬港元
17:04
【盈喜】進昇集團控股(01581.HK)料年度淨溢利約3200萬至3500萬港元
16:59
財政部:1-5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同比下降6.9%
16:56
財政部:1-5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0.3%
16:47
康希諾生物(06185.HK)PCV13i的新藥上市申請獲批
16:44
莊臣控股(01955.HK):吳志勇及湯玉雲獲任非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