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凜冬已至,美國科技股難逃成本之殇
原創

日期:2023年1月27日 下午6:05作者:毛婷 編輯:effie
凜冬已至,美國科技股難逃成本之殇

美國科技股的寒意,在全球大裁員中得到了全面反映。

微軟(MSFT.US)近日宣佈將在今年三月底前全球裁員1萬人,約佔員工總數5%;亞馬遜(AMZN.US)也預計將裁員1.8萬人;剛剛公佈遠低於預期的業績而引致(盤後)股價大跌的英特爾(INTC.US)也宣佈會在加州總部裁員201人,並計劃再裁減343個職位,在此之前,於去年秋天,英特爾已宣佈裁員數千人,以削減成本和應對因個人電腦銷售增長放緩導致對其半導體和微芯片需求造成的衝擊。

除了裁員之外,近日公佈2022年12月財季業績的微軟和英特爾,儘管業績表現各異,但都透露出一個信息:經濟前景不佳,下一個財季(2023年3月)的業績或更加黯淡

12月財季業績顯疲態

在公佈2022年12月財季之後,華爾街對於微軟和英特爾季績的評價各有不同。

微軟的12月財季業績高於預期,因此在公佈業績之後股價上漲。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2023財年第2財季,微軟錄得收入527.47億美元,同比增長1.97%;毛利率按年下降0.37個百分點,至66.85%;研發支出按年上升18.86%,至68.44億美元;非會計準則淨利潤按年下降7%,至173.71億美元。

然而,英特爾的2022年12月財季表現卻遠低於市場預期,因此在公佈業績之後,其股價在盤後交易時段下挫近10%。

英特爾12月財季收入同比下滑31.60%,至140.42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44.5億美元;毛利率下降14.46個百分點,至39.17%;並產生經營虧損11.32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經營溢利49.89億美元;非會計準則淨利潤同比下滑91.66%,至3.94億美元,每股非會計準則淨利潤為0.10美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0.20美元。

凜冬已至,美國科技股難逃成本之殇

兩大科技巨頭的業績如何體現需求寒冬?

一直以來,英特爾主要收入及利潤來源的客戶計算分部,於12月財季的收入同比下滑35.69%,至66.25億美元;分部經營溢利更按年下滑81.58%,至6.99億美元。該分部包括個人電腦芯片,期内全球個人電腦需求進一步下滑應是影響到該業務下挫的主要原因

第二大收入及利潤來源則是數據中心及AI分部,季度收入同比下滑33.02%,至43.04億美元,分部經營溢利更按年下滑84.21%,至3.71億美元。對於這個包含中央處理器、服務器芯片、記憶和FPGA等為多種計算需求提供數據中心和超規模解決方案的業務分部,英特爾解釋業績下降的原因是競爭壓力以及市場規模的縮減

儘管其2017年以153億美元收購的自動駕駛技術運營商Mobileye(MBLY.US)在納斯達克上市,並繼續錄得創紀錄的業績,但並不足以彌補英特爾其他業務的下挫和虧損。

見下圖,Mobileye貢獻的收入和利潤杯水車薪,與客戶計算等業務的規模仍相差甚遠。

凜冬已至,美國科技股難逃成本之殇

微軟的業績儘管比英特爾理想,但也突顯出特定行業發展形勢。

以個人電腦為例,英特爾因為個人電腦需求下滑,而遭遇收入下降,且因產能使用率偏低,導致單位成本大增,經濟效益下降,而招致盈利能力顯著轉差。微軟也感受到個人電腦需求轉差的衝擊,其Office消費者產品、Windows商業產品和預裝收入,以及移動設備產品收入均出現下滑,反映出消費情緒的低落。

另一個方面是上雲趨勢,以微軟雲為例,12月財季收入22%,主要因為企業通過上雲來降低運營成本,因此前期需求急增,也因此微軟的雲業務貢獻佔比在不斷提升,目前已佔到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但是由於Azure的利潤率較低,Azure的收入強勁增長也意味著其整體利潤率下降。

上雲之後,企業進一步投入的意願或下降,微軟預期其Azure增長將放緩,在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預期Azure的2023年3月財季增長或由上季的38%,下降至35%左右。

此外,科技巨頭削減成本的做法也顯示出它們應對收入萎縮,而維持利潤的努力。除了前文提到的大裁員之外,大型科技企業均推出節省成本措施,以緩衝收入增長放緩的衝擊。例如英特爾就計劃推進其2023年削減成本30億美元的目標,到2025年之前,削減成本的目標將擴大至80-100億美元。

另外,英特爾和微軟均進行了會計處理規則的變更,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這具有經濟含義,在會計處理上會顯示折舊開支或攤銷相對往年低,因為攤銷年限延長,也因此會計利潤看起來會更高。

另一方面,這也暗示科技巨頭或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時間來節省成本,及減慢對固定資產的置換和資本投資,以便為自己的未來發展騰出更大的資金空間。

下一財季前景或更黯淡

英特爾和微軟所提供的2023年3月財季業績指引均不樂觀。

英特爾預期,2023年第1季收入或介於105億-115億美元之間,按年下降40%,降幅比2022年12月財季的收入降幅還要大;毛利率或按年下降14.1個百分點,至39%,每股虧損或達到0.15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展望已經包含折舊年限從五年延長至八年的影響,年限的延長意味著英特爾每年的折舊攤銷將下降,從而有利於擡升利潤率,例如其2023年3月財季因為折舊年限的延長,預計可為經營利潤帶來3.5億美元到5億美元的收益,並對每股盈利帶來0.07-0.10美元的賬面增值。從其提供的預測數據來看,其每股虧損甚至還要高於2022年12月財季的虧損,可見如果沒有年限延長帶來的會計提振作用,其實際表現將會有多糟糕。

微軟的展望也不是太樂觀。這家軟件開發公司預計其2023年3月財季智能雲業務收入增長將由2022年12月財季的24%放緩至19%,而且預計其截至2023年6月末止財政年度的全年經營利潤率將按年下降2個百分點。

考慮到目前已知的情況,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尚未完全反映到國内的經濟和需求中。隨著這些影響的釋放,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將體現出來,由於需求疲弱,開源不得,只能節流,這是各大科技企業紛紛通過裁員、重組、結構優化、運營提升來節省成本的原因。

中資股和中概股方面,同樣採用這一策略,騰訊(00700.HK)、字節跳動等均通過各種節流措施來提升經營效率。但不同的是,中國的刺激經濟措施、疫情防控優化,將推動中國國内的經濟穩健發展,這是美國科技企業所不能比擬的優勢。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27日
美國經濟超預期,美股後市怎麽看?
1月27日
獲小米百度等巨頭入股,激光雷達獨角獸禾賽科技擬美股上市
1月27日
港股繼續強勢!三大指數齊創新高,回港中概股大漲
1月26日
【百強透視】股價飙升,珠光顔料龍頭環球新材喜訊不斷
1月26日
風電產業提速!齒輪箱龍頭機會來了?
1月26日
中國同行令人敬畏,特斯拉感受到寒意了?
1月26日
「春節效應」港股齊飄紅!旅遊、影視股等集體走高
1月20日
【百強透視】業績隨煤價起飛,「小而美」的力量發展前景如何?
1月20日
利刃已出鞘,奈飛能否迎來第二春?
1月20日
預制菜市場繼續受寵!各路玩家比拼,誰「更勝一籌」?

視頻

即時快訊

15:59
【港股異動】思摩爾國際(06969.HK)漲4.96%
15:59
【港股異動】海吉亞醫療(06078.HK)漲6.55%
15:59
【港股異動】華住集團-S(01179.HK)漲5.73%
15:57
【港股異動】泡泡瑪特(09992.HK)漲3.19%
15:55
【港股異動】眾安在綫(06060.HK)漲3.76%
15:51
【港股異動】百勝中國(09987.HK)漲3.34%
15:38
【港股異動】恒基地產(00012.HK)漲5.32%
15:35
【港股異動】頤海國際(01579.HK)漲7.34%
15:27
【港股異動】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漲5.7%
15:24
【港股異動】新世界發展(00017.HK)漲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