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保時捷的IPO打開其繼承者們的恩怨往事
原創

日期:2022年9月23日 上午10:42作者:慧澤李 編輯:lele

號稱歐洲第三大IPO的保時捷,在歐洲的資本市場掀起波瀾。

母公司大眾集團將保時捷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估值目標設為700億歐元至750億歐元,認購期於9月20日開始,9月29日在法蘭克福證交所正式上市。

9月20日,一位參與保時捷上市的簿記管理人表示,投資者對保時捷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認購需求非常強勁,甚至超過了保時捷的發行總額。

相比較IPO後投資者能帶來多大的收益,有不少人更關心保時捷IPO後的權力之爭,畢竟保時捷這家近百年的車企,承載著太多的故事。

01 家族内鬥史,並購與反並購

有的車企出自一人之手,而有的卻是靠整個家族來支撐,比如保時捷的發展就離不開保時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

保時捷品牌的創始人叫費迪南德·保時捷,此人在德國乃至世界汽車史上赫赫有名,曾職於戴姆勒-奔馳,之後另起爐竈,成立保時捷工作室。

在1951年的彌留之際,費迪南德把兒子費利·保時捷和女兒路易絲·保時捷叫到了床頭,決定將保時捷公司的股份對半分給這一兒一女,由於當時路易絲已經嫁入皮耶希家族,因此保時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也就各佔了50%的股份。

之後兩大家族共同經營保時捷公司,齊心協力,各自為政,相安無事,但到了第三代繼承人,也就是保時捷創始人的孫子那一輩(家族譜如下所示,來源:《家族企業》雜志),兩大家族產生裂痕,你爭我奪。

保時捷的IPO打開其繼承者們的恩怨往事

當時保時捷家族的第三代子嗣們的「汽車基因」依然在延續,「暗鬥」的痕迹已經顯現。

保時捷家族方面,創始人的大孫子——費迪南德·亞歷山大·保時捷(見家族譜第三排,左一)設計出了保時捷一代經典車型保時捷911,風靡一時。

皮耶希家族方面也不甘示弱,創始人的二外孫——費迪南德·卡爾·皮耶希(見家族譜第三排,右二)也帶來了保時捷917,但後來因為種種故障讓保時捷蒙羞且損失慘重。

儘管卡爾·皮耶希的激進設計理念闖下大禍而遭到舅舅費利·保時捷的指責,但是經過改進後,保時捷917依然成為了保時捷旗下的當紅賽車,因此當時兩個家族的關系並沒有破裂。

讓兩家人徹底撕破臉的,則是卡爾·皮耶希偷情自己二表哥——格爾哈德·皮特·保時捷(見家族譜第三排,左二)的妻子瑪雷娜。

這表明上是一起桃色事件,實則不然。

因為要命的是,當時瑪雷娜還擁有一部分保時捷的股份,而她卻選擇丢下前夫,帶著保時捷家族的股份跑到了皮耶希家族。

這一舉動打破了兩家人此前保持平衡的股份比例,也徹底惹惱了保時捷家族。

當時,時捷家族的掌門人費利不惜以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全部退出保時捷控股,交由職業經理人管理為由,將卡爾·皮耶希逐出了保時捷體系。

卡爾·皮耶希被逐出家門後,帶著滿身的才華,投奔了大眾集團旗下的奧迪,帶領奧迪一路狂飙,後進入了大眾集團,一步步的做到董事長的位置而掌舵整個大眾集團。

2005年,創始人的大孫子——亞歷山大·保時捷(見家族譜第三排,左一)從保時捷董事會主席退位,權力交接棒並沒有交給自己的孩子,而是交由四弟——沃爾夫岡·保時捷(見家族譜第三排,左四)。

與大哥不同的是,沃爾夫岡野心更大,想把大眾集團收入囊中。

當時,大眾集團的規模大約是保時捷的15倍,且是德國政府持有的國營企業,難度可想而知。

保時捷的如意算盤是利用外部借款,以小吃大,最終「蛇吞象」。

保時捷向15家銀行聯貸、預定籌資超過100億歐元,一邊備足銀彈,一邊隱秘買下大眾在外流通的股票。

2007年,保時捷持股佔比已達到31%,正式成為大眾的最大股東,2009 年初,保時捷如願,最終購得50.7%的控股權。

眼看到手的大象到嘴邊時,2008年突發的全球金融風暴,讓保時捷的收購計劃轉為泡沫。

2008年開始,保時捷的銷售業績每況愈下,出現虧損,且負債高達100億歐元。當初借款的聯貸銀行也因為市場不景氣,緊縮銀根,督促保時捷償還貸款。

保時捷陷入騎虎難下的局面,最終雙方經過斡旋,達成協議:大眾公司反向現金收購保時捷旗下的跑車部門(保時捷AG),保時捷家族控股大眾公司50.7%,大眾董事會仍由卡爾·皮耶希掌舵。

有了保時捷的加持,大眾集團在收入層面與品牌層面均有提升,但終究保時捷只是大眾集團的一枚棋子,同時也是保時捷集團的棄子,此次IPO正是大眾集團運作該棋子的巅峰之作。

02 保時捷IPO,華麗的輸血

汽車品牌分拆上市已經成為主流。

2015 年,法拉利從母公司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脫離,並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短短 3 年時間已經漲了超 5 倍。

比如,國内的北汽藍谷是從北汽集團下分拆出去的,吉利旗下的極氪、廣汽旗下的埃安也均有單獨上市的打算。

保時捷的此次IPO對大眾與保時捷的意義不同。

先看大眾方面,大眾集團期望通過保時捷上市撈一筆錢,給自己輸血。

大眾集團轉型新能源如大象轉身,在各方面均需大額資金投入,比如在電動化方面與各大動力電池廠商合資建廠需要資金;在智能化方面,需要重新組建團隊,尤其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發投入需要巨額資金。

關於保時捷的IPO,大眾方面表示,將出售保時捷總股本12.5%的股份,股份出售價格區間為76.5-82.5歐元,於9月20日開始發售。按照預計,上市股份將為大眾汽車集團帶來87.1億-93.3億歐元的收益。

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副主席麥思格也承認了這一點,「通過 IPO,保時捷可以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並且增加企業的自由度。大眾汽車集團也將從保時捷公司上市當中收益,IPO 將為集團帶來更多的靈活性,也有助於企業快速發展起來。」

大眾集團財務長兼營運長 Arno Antlitz 之前也表示,IPO能讓大眾進一步加速電動化轉型。

再看保時捷方面,保時捷擁有超強的賺錢能力,它是眾多車企中唯一一家能將利潤率保持在 15% 以上的品牌,幾乎達到大眾品牌的 10 倍。

保時捷 2021 年在全球範圍内總共交付了 30 萬輛新車(約佔大眾集團的 3.3%);營收達到 331 億歐元,利潤達 53 億歐元(約佔大眾集團的 27%),全球最賺錢的車企這一稱號當仁不讓。

雖然賺錢能力強,但保時捷同樣面臨轉型的壓力,原本計劃向電氣化和數字化轉型投資150億歐元,而2022 年上半年,公司的汽車業務的淨現金流為 23.9 億歐元(去年為 26.0 億歐元),依然吃緊。

另外,保時捷今年上半年的銷量出現下滑迹象。

保時捷的成功離不開中國,中國已經連續 7 年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2021 年保時捷全球交付量為 30 萬台左右,其中中國市場銷量接近 9.6 萬台,佔比高達 31.69%,相當於每賣出三輛就有一輛銷往中國。

今年上半年,保時捷中國市場交付 4.10 萬台新車,同比下降 16%,全球交付 14.59 萬台新車,同比下滑 5%。

危機感,讓保時捷倒吸一口冷空氣。

車企上市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宣稱,上市一旦成功,全球上億人都知道這品牌了,無聲勝有聲。

上市公司的標簽可以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無形中為打開市場添加籌碼。

03 保時捷的地位動搖了嗎

保時捷的豪華車地位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是堅固的,但如今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的步伐日益加快,保時捷能否在即將到來的新能源車時代已然保持當初的大佬地位呢?

還真不好說。

首先,補能的方式變革是汽車天翻地覆的變革,這等於是保時捷的二次創業,電動化與智能化這兩條核心部件最領先的陣地已經轉移到了中韓日,歐洲已經落後了,保時捷轉型的壓力不小。

其次,新能源超級豪華車的新入局者越來越多,保時捷的競爭對手愈來愈多,原本的市場份額逐漸被蠶食。

保時捷的IPO打開其繼承者們的恩怨往事

比如,比亞迪在今年即將推出售價百萬起步的豪華車 ;

賈躍亭旗下的FF 91也是主打純電豪華車市場,將於今年第四季度交付,在中國和美國的售價分别高達200 萬人民幣和20萬美元;

特斯拉旗下的Model S售價也在百萬上下,性能優異,風阻系數僅為0.208 Cd,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2.1秒;

寶馬旗下的寶馬iX售價在70~90萬之間,搭載第五代eDrive電驅系統,表現也亮眼;

廣汽埃安近期推出的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鉑,預售價分别為128.6萬元和168.6萬元,擁有1225匹馬力、峰值扭矩達12000N·m,百里加速低至1.9秒。

反觀保時捷旗下的豪華車Taycan,其續航里程465km表現一般;智能網聯配置夠用,但不算出彩,OTA升級功能也未配備,百里加速根據不同版本在2.8秒~5.4秒之間,表現也一般。

第三個因素,則是在消費者層面,前文提到過,保時捷最大的市場是在華,中國人的汽車消費群體正在由60後、70後轉移到80後、90後甚至是00後。

這些新一代的人貌似更加看好國貨,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這類老外資品牌能否獲得這群人青睐,仍屬未知。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9月22日
【觀察】攜程二季度業績凸顯韌性,旅遊、戶外露營概念股逆市上漲!
9月22日
財華洞察|符合預期的加息緣何引發股市震蕩?
9月22日
糧食危機蔓延,中國心連心化肥擴產能迎「盛宴」
9月22日
耗資近千萬港元回購!中遠海運國際(00517.HK)3個交易日放量上漲8.6%
9月22日
百果園新零售六周年,是引領行業變革的進階之路
9月21日
百年老店遇危機?福特汽車Q3指引下滑,股價創11年單日最大跌幅
9月21日
【一語道破】騰訊音樂港股開門紅,卻難掩會員增長疲態
9月21日
港股再添造車新勢力,全域自研彰顯零跑汽車科技實力
9月21日
從神壇跌落,中國動向為何在本土運動品牌前止步?
9月20日
【一語道破】特步與七匹狼聯姻,打造創二代IP為自家「帶貨」

視頻

快訊

10:15
【異動股】船舶制造板塊拉升,江龍船艇(300589.CN)漲12.94%
10:15
【異動股】多元金融板塊下挫,南華期貨(603093.CN)跌9.97%
10:13
【盈警】國富量子(00290.HK)料年度綜合虧損收窄至不超500萬港元
10:00
【異動股】航運港口板塊拉升,寧波海運(600798.CN)漲10.1%
10:00
【異動股】貴金屬板塊下挫,西部黃金(601069.CN)跌6.53%
10:00
【異動股】盲盒經濟板塊下挫,元隆雅圖(002878.CN)跌10.0%
09:55
【盈警】錦勝集團(控股)(00794.HK)料年度除稅前淨虧損同比減少不少於40%
09:45
【異動股】數字貨幣板塊下挫,東信和平(002017.CN)跌9.88%
09:45
【異動股】光伏設備板塊拉升,首航新能(301658.CN)漲11.4%
09:45
【異動股】復合集流體板塊拉升,中一科技(301150.CN)漲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