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教育板塊逆勢大漲,表現突出。截至收盤,板塊整體漲超2%,中公教育(002607.SZ)、國脈科技(002093.SZ)漲停,ST開元(300089.SZ)漲近7%,學大教育(000526.SZ)、勤上股份(002638.SZ)、創業黑馬(300688.SZ)等紛紛跟漲。
盤後數據顯示,板塊全日主力淨流入6561萬元。其中,中公教育、國脈科技均獲淨流入超千萬元。
5月16日,深圳市教育局官網公佈了《深圳市公辦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明確至2025年,深圳市將培育80個優質公辦中小學教育集團,集團化辦學覆蓋全市所有新建義務教育學校。
在業内看來,這份《實施方案》較之前的集團化辦學力度有了明顯的提升,有望切實推動深圳義務教育走向均衡化。
教育行業「迎春風」
在這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時代,我國正大力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教育公平成為基礎教育階段追求的價值。
當前,我國有9年義務教育,為的就是更多的學生可以受到教育,更好更全面的成長。同時,為保證教育的公平性,國家也一度作出整頓,讓「優質資源共享」最大化。
而以「優質資源共享」為出發點,集團辦學模式的趨勢近幾年愈發明朗,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武漢、南京等多地早已實施。
本次,深圳再度發佈《深圳市公辦中小學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這也是繼2021年8月出台的大學區徵求意見稿文件通知的進一步落地,意味著深圳在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方面又邁出重要一步。
其中,《實施方案》明確,規範集團化辦學行為,要求規範集團選址命名。各市直屬學校集團化辦學選址,應經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後,優先考慮保障房和街道大學區,不能與任何小區捆綁,不能與任何房地產掛鈎。
可以見得,在脫離了開發商、業主等利益炒作後,教育將真正回歸教育本身,借名校炒作學位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與此同時,為加快教育集團化建設步伐,《實施方案》還提出了2022-2025年期間評選出「80個優質辦公中小學教育集團」的目標,要求實現教育集團從「全區覆蓋」到「所有街道覆蓋」再到「所有薄弱學校覆蓋」,最後到覆蓋全市所有新建義務教育學校,實現家門口上「名校」。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財政部為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格外下達義務教育相關轉移支付資金2125億元(不含教師工資),引導和支持地方落實「雙減」政策,提高教育質量。
在教育行業春風勁吹下,二級市場開始顯露回溫。
同花順數據顯示,超跌的教育板塊近期異動頻頻,概念指數自4月28日創下低點回踩反彈開始,至今累積上漲4.24%。個股中,超八成個股漲勢喜人,昂立教育累漲19%、科德教育、國脈科技、中公教育均漲超10%。
個股業績逐步回暖
回望2021年,在「雙減」政策壓力下,整個教育行業歷經大洗牌,教培企業更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裁員、暴雷、關門、轉型、跨界」等現象逐步蔓延,適者生存成為了唯一的生存法則。
據同花順數據披露,A股市場上共計21只概念股從事教育行業。業績成色方面,2021年度教育股遭遇了一場「大雪崩」,有12家教育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佔比高達近6成。
其中,「公考第一股」中公教育因退費率不斷攀升影響,業績陷入虧損旋渦。財報顯示,中公教育2021年營收為69.12億元,同比下降38.3%,淨虧損卻高達23.7億元。
不僅如此,該公司股價也萎靡不振,從2021年開年到2月2日,中公教育的股價曾觸及每股43元的高點,此後便一路下跌,2021年全年累跌超7成。
勤上股份的教育培訓業務同樣對公司整體經營造成了重大影響,對因並購龍文教育所形成的商譽資產大幅減值4.43億元。報告期内,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由盈轉虧,淨虧損8.62億元。
不過,伴隨「雙減政策」落地,K12教培及民辦K12教育内在增生邏輯被徹底打破,經歷了關停學科培訓業務等至暗時刻之後,渡儘劫波的教育行業似乎迎來了希望的曙光。
2022年一季度業績表現看,21家教育企業中淨利虧損企業已縮減至9家,佔比下降至4成,部分企業包括昂立教育、學大教育、科德教育、國新文化均出現了業績向好迹象。
具體看,專攻教育培訓的昂立教育,在「雙減政策」出台後,摒棄了原有的K12學科教育、K12素質教育,業務戰略調整為職業教育、大學生教育、青少兒教育、國際與基礎教育等。
此番整頓下,2022年一季度該公司盈利回歸正值,達0.73億元,同比增長41.52%。
此外,科德教育亦剝離K12相關業務,全面轉向職業教育。2022年3月,改公司與航天雲網科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共同開發運營「人才賦能中心、 現代產業學院、職業資質認證、數字孿生線上實訓平台」等業務模塊,面向政府、高校、企業持續輸出教育教學和培訓服務。
尤為關注的是,作為普通教育的重要補充力量,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學大教育及國新文化在此方向全力佈局,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