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港股打新又有大肉簽!「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02251.HK)即將上市
原創

日期:2021年10月28日 下午3:28編輯:Sukie

創新研發,一直以來都是醫藥行業的不二法寶。而擁有創新動能的稀缺標的,也一直是港股市場一票難求的打新熱門。

10月26日消息,鷹瞳科技(02251.HK)正式公開招股,並預計將於11月5日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瑞銀集團及中信證券為其聯席保薦人,這意味著 「醫療AI第一股」塵埃落定。

人工智能在商業端的應用主要分佈在醫療、金融、能源、消費、工業等各行業多場景中,人工智能領域嘗試登錄資本市場的公司包括此前在A股獲得科創版批準的曠視科技,雲從科技,鷹瞳科技作為港股市場中第一家通過聆訊的醫療AI公司,實際上也是港股市場上第一家真正以AI軟件收入為主營收入的人工智能公司,是一個極具稀缺性的高潛力標的。

不久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在第四屆生物科技峰會上表示,希望可以吸收更多來自快速增長市場的企業,將來成為全球第一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地。此次「醫療AI第一股」花落鷹瞳科技,勢必將發揮領頭羊效應,進一步提振港股信心,給市場注入更多活力。

公開資料顯示,鷹瞳科技成立於2015年,隨後不斷在醫學影像AI行業精耕細作,主要提供基於AI視網膜影像識别的早期檢測、輔助診斷及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2020年8月,鷹瞳科技拿到了國家藥監局頒發的首張人工智能視網膜輔助診斷第三類醫療器械證書,開啓產品在醫療機構的商業化進程。與此同時,公司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其產品可同時覆蓋保險、視光、藥房等大健康場景。

話不多說,我們來看看鷹瞳科技憑什麽成為醫療AI第一股?又有哪些特殊優勢支撐它成為港股大肉簽?

產品管線豐富,多元場景商業化

與同類型的醫療AI公司相比,鷹瞳科技在產品管線上的獨特優勢在於,除了拿三類證的人工智能醫療器械軟件(SaMD),它還自主研發硬設備;除了面向醫療場景的輔助診斷軟件產品,還有面向大健康場景的個性化健康風險評估產品。因而鷹瞳科技是業内為數不多的能將硬件、軟件、算法及服務集為一體的解決方案提供商。

具體來看,鷹瞳科技產品線主要分為三大板塊:檢測及輔助診斷的SaMD、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和獨有硬件設備。

港股打新又有大肉簽!「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02251.HK'02251.HK/a)即將上市

其中,Airdoc-AIFUNDUS是鷹瞳科技的核心產品,這款使用復雜深度學習算法的人工智能SaMD,可利用視網膜影像準確檢測及診斷慢性病。

Airdoc-AIFUNDUS的 1.0版本,主要用於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下簡稱「糖網」)。該產品於2020年8月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三類證,目前已推銷至醫院、社區診所、體檢中心等醫療機構,並自2021年第一季度起開始產生收入。

糖網是糖尿病的主要並發症之一。隨著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2020年中國糖網患者人數達3730萬,預計2030年將達到5060萬,但由於該病變早期通常無症狀,2020年我國仍有90%的糖網病例未確診,篩查率低於10%。

另有數據顯示,中國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患者人數預計將由2020年的4220萬人增至2030年的6210萬人;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人數預計將由2020年的670萬人增至2030年的950萬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人數預計將由2020年的2640萬人增至2030年的5230萬人……

港股打新又有大肉簽!「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02251.HK'02251.HK/a)即將上市

這就決定了Airdoc-AIFUNDUS這款人工智能SaMD,無論是在等級醫院的内分泌科、體檢科、眼科等科室,還是在基層醫療機構,都有廣闊的應用價值和市場潛力。

為此,鷹瞳科技正在擴大產品的適用症範圍,將相繼推出Airdoc-AIFUNDUS的2.0版本和3.0版本,以覆蓋以上所述的這些疾病。三個版本基於相同技術方法開發,在主要結構及構成方面相同,都是通過視網膜照片來輔助診斷和檢測慢性病,目前已確認將作為同一張三類證下的適應症拓展而注冊。

事實上,前不久鷹瞳科技聯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在《柳葉刀·數字健康》發表的全球首個視網膜多病種輔助診斷係統真實世界研究結果已表明,其覆蓋14種視網膜異常的算法模型已具備堪比人類醫學專家的診斷準確率。

因此相信對於鷹瞳科技來說,多種適應症的獲批僅僅是時間問題。

此外,鷹瞳科技的產品線還包括針對青光眼、白内障、ICVD及ASCVD、妊娠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妊娠期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顱内高壓相關視乳頭水腫視網膜病變及貧血症的其他七款自主研發的SaMD。

值得關注的是,鷹瞳科技不僅在「院内開花」,也早早實現了「院外結果」。產品管線中的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旨在為用戶提供基本的健康評估,實現多達55種風險指標的檢測,可覆蓋醫療場景之外的廣闊大健康場景。

受益於多維度的商業化策略,鷹瞳科技迅速滲透入市場,除了覆蓋醫療場景外,還覆蓋到包括保險公司、視光中心及藥房等大健康場景,建立起穩固而多樣化的客戶群。其中不乏平安保險、中國太平洋保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保險和新華保險等領先的商業保險公司,協助他們準確、有效地評估保險申請人和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以及星創視界和高濟醫療等視光中心和藥房,為客戶提供全面的視網膜環境分析,並識别可能導致視力受損的風險因素。

硬設備方面,鷹瞳科技擁有三款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智能眼底相機,其中一款目前已獲得第二類醫療器械證書,並於2021年4月開始大規模商業化生產。

營收規模迅速攀升,商業化進程可觀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鷹瞳科技的營收分别為3041.5萬元、4767.2萬元、4947.7萬元,2021年上半年便已完成了2020年全年營收,可謂增速迅猛。

由於在產品研發、注冊、商業化等方面具有先發優勢,規模經濟致使鷹瞳科技的毛利率平穩增長。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鷹瞳科技的毛利率分别為53%、61%和64.1%。

分業務來看,提供包括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及Airdoc-AIFUNDUS(1.0)在内的人工智能軟件解決方案是鷹瞳科技的營收主力,2021年上半年收入達3908.7萬元,同比增長556%,增幅強勁,佔總營收比例的86.1%。

硬設備的銷售收入也大幅增長,2021年上半年就已達成2020年全年的近兩倍營收,達600.1萬元。

港股打新又有大肉簽!「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02251.HK'02251.HK/a)即將上市

核心產品營收規模迅速攀升,驗證了公司多維度商業化策略的成功。分場景來看,2021年上半年,醫療機構實現營收1034.9萬元,同比增長200.8%,佔總營收比重為20.9%。

另外,大健康場景實現營收3884.4萬元,同比增長1409.1%,佔總營收比重78.5%。

港股打新又有大肉簽!「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02251.HK'02251.HK/a)即將上市

兩項收入來源同時大幅提升,說明公司產品在使用場景中不斷滲透,也意味著產品被市場認可。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未來中國人工智能醫學影像市場預計從2020年的3億元增至2030年的92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6.7%。其中大健康場景的市場規模更將以102.7%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至2030年達到500億元。

千億市場的形成得益於商業渠道的巨大增長空間。一些顯著的數據包括:截至2021年4月底,醫院有3.6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有97.5萬個;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有超過3.48萬家視光中心、超過55萬家藥房……當然,可以想象的場景絕非僅限於此,未來在便利店、機場等等場景,都有可能花一分鍾做一次全身的健康風險評估。

正如鷹瞳科技創始人張大磊所說,「我們去年才服務了200多萬的中國人,只佔全中國人口的千分之二,這還是非常小的比例,接下來我們要把這個比例努力提升到百分之二,十分之二。」從3億規模,到形成近千億的市場,可以想象未來十年,醫學影像AI行業將面臨巨大的市場機遇。

作為醫療影像AI領域全球市場領導者和先行者,一向低調穩健的鷹瞳科技即將以「醫療AI第一股」形象展示領頭羊效應,希望各位熱衷港股打新的股友們有福氣搶到這只肉簽。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18日
十年磨一劍!下一個千億巨頭之微泰醫療(02235.HK)
9月30日
鄉村振興+灣區發展,昨日上市的東莞農商銀行還有哪些看點?
9月17日
捍宇醫療:深耕心臟瓣膜病器械領域,商業化前景可期
9月16日
營收翻倍,毛利率提升,王朝酒業(00828.HK)未來增長潛力值得憧憬
9月15日
押寶治療胃癌和骨質疏松的單抗賽道,創勝集團蓄勢待發
9月3日
資產回報領先行業,交銀國際(03329.HK)優勢突顯
9月1日
萬咖壹聯2021年中期「成績單」:業績穩健增長,多元化場景變現可期 加大AIOT生態建設
9月1日
理性拿地,穩降槓桿,旭輝控股(00884.HK)積極守住及開拓基本盤
8月31日
中期業績成功扭虧為盈!全面佈局的康健國際醫療(03886.HK)值得期待
8月31日
龍湖集團2021年中期業績:財務管控能力持續增強,多維航道業務獲看好

視頻

快訊

17:41
恒瑞醫藥(01276.HK)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馬唑侖獲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
17:35
大唐新能源(01798.HK)5月完成發電量同比增加8.38%
17:27
富力地產(02777.HK)5月銷售收入約13.7億元
17:18
【盈喜】皇冠環球集團(00727.HK)料年度扭虧為盈溢利1500萬至2500萬港元
17:18
梁鳳儀:香港資本市場韌性強大 「一盾三箭」策略應對全球變局
17:01
新華保險(01336.HK)前五個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26%
16:57
香港金管局:5月外匯基金境外資產增至35866億港元
16:47
央行:5月份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為1.31萬億元
16:46
央行:5月份銀行間人民幣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1.55%
16:46
中國金融國際(00721.HK)5月底每股資產淨值約為0.02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