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銀行紛紛向市場提交2018年成績單。從已出爐的業績報看,四大行表現喜人,純利增長4%,且不良貸款率等指標繼續優化。
而第一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城商行——重慶銀行(01963-HK)交出的成績則不儘如人意。
淨利增速逐年下滑,去年僅微增1.5%
業績數據顯示,重慶銀行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06.3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增加6.15億元,增幅6.1%;實現淨利潤38.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0.58億元,增長1.5%。值得留意的是,2011年-2018年,重慶銀行營收及淨利增速均出現連年下滑的趨勢,表明業績增長明顯受阻。
數據來源:港交所
2018年,我國企業存款增量創歷史新低,但居民存款增量創歷史新高,這也直接影響到重慶銀行的客戶存款表現。作為最主要的資金來源,重慶銀行2018年末客戶存款為2563.94億元,同比增加176.9億元,增幅為7.4%。其中企業存款餘額微增0.1%至1527.89億元;個人存款餘額增幅達到18.8%,升至804.86億元。
存款有所增長的同時,重慶銀行的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也增長19.9%至2124.31億元,同比增加352.24億元。重慶銀行表示,這主要是由於有針對性地加大綠色信貸、鄉村振興、扶貧、棚戶區改造和「一帶一路」倡議等政策引導項目的信貸投放力度。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等指標承壓
資產質量方面,重慶銀行截至2018年底的不良貸款餘額為28.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81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36%,較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減值準備對不良貸款比率為225.87%,較上年末提升15.71個百分點。
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重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由2014年末的11%提升至2018年末的13.21%,雖在2018年末的資本充足率較2017年末略有下滑,但仍高於監管要求。截至報告期末,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94%,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47%,分别較上年末下降0.30個百分點、0.15個百分點。實際上,自2015年起,重慶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10.49%,目前下滑了超過2個百分點,承壓明顯。
數據來源:港交所
重慶銀行稱,資本充足率下滑主要原因是按照IFRS 9要求,增提減值準備,未分配利潤減少;此外,各項業務正常發展,表内外加權風險資產總額均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本充足率。
面對不斷承壓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重慶銀行早在去年6月就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IPO申報稿,已籌資充實核心一級資本,提高資本充足率。
以下是精彩的現場問答實錄:
Q:2017年底至2018年,整個銀行業的資產增速都有所放緩,管理層對未來資產增速有何展望?
A:今年面臨經濟下行等大環境影響,銀行業面臨資產增速放緩的壓力。我們在2018年遵循監管,服務實體經濟。我們的資產規模在2018年末超過了4500億元,負債規模超過4150億,兩者增速都達到6.5%,整個規模都穩中有升。
我們去年的淨息差有所改善,主要由於去年實體經濟的服務力度加大,資產端收益增加。而吸收存款方面則有壓力,預計今年貨幣政策及流動性加強,淨息差有空間改善,預計今年淨息差將會逐步企穩,並有望持續改善。
問:各類銀行都有向零售戰略轉型的部署,公司在這一方面下一步會有什麽舉措?
答:我們是堅定的向零售轉型,我們的產品不斷創新,客戶數量和滿意度不斷在上升。截至去年末,我們零售業的存款、貸款和利潤的佔比都接近或者超過30%。2017年末個人金融資產超過1000億,所以我們的轉型取得初步的成效,零售業存款的近5年來複合年增長率以30%的速度在增長。我們存款增速如此快主要得益於我們利用了作為地方城商行的優勢有較快的決策鏈條。
貸款方面,早在2016年設立貸款消費金融中心,專門研發產品,積極和國内金融科技巨頭和流量平台合作,消費金融這一板塊在近5年也是有33%複合年增長率,去年末消費金融達到560億。並且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不良率控制在0.6%左右,淨利率差也接近4個點。得益於大數據風險管理的平台,我們可以進行身份識别、權限上秒批秒貸,目前開發出了覆蓋線上預售性線下申請的大型產品,這些都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作為輕資產的零售業務,我們取得初成轉型效果。我們的目標:城商行定位是回歸本地區域,零售業的佔比要提升,這是方向性的。零售業轉型是係統工程,需要中長期才能建起來,沒有5年時間,零售業務不會有飛躍。下一個5年,我們目標希望零售業務能夠佔據我們銀行的半壁江山。
下一步,我們要用科技引領業務發展,要優化手機銀行,以手機銀行作為主戰場。對於線下,我們主要是做網點轉型,目前有140個網點。我們正在對網點進行智能化改造,希望網點更能做好銷售和服務領域。另外,我們要不斷進行產品的創新,我們將推出結構性存款和特色現金管理工具。
問:公司2018年的資產減值準備有15%左右的增長,但是不良率略有上升,公司的風險是不是暴露了?公司有什麽措施來防範風險?
答:資產減值準備和規模有一定的關係,其實不良率不是資產質量唯一指標,需要全方位看。經過努力,公司風險水平已大幅下降。其中不良率是1.36%,與同行業相比有一定的空間和優勢。
我們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佔比和餘額是雙降的,是比較難得的;全部逾期貸款的餘額和比例也是雙降的。所以這兩個雙降反映出背後風險得到了緩釋。另外,撥備覆蓋率於2017年相比也有比較大的提升。
綜合這些指標看,公司整體的風險水平是大幅下降的。從長遠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對銀行有利,但短期内不排除也有壓力。内地經濟轉型,由高速增長變成中高速增長,短期内對資產質素有壓。我們未來將會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改善内部管理,併加強金融科技及風險管控等應用,以應對相關壓力。
問:公司淨息差有所改善,今年有怎樣的預期?有些同行有削減派息的情況,下一步派息政策有怎樣的考量?
答:我們去年的淨息差是有所改善的,得益於在資產端加大對實體經濟服務和個人消費的力度,使負債端的收益增加。而吸收存款方面有壓力,預計今年貨幣政策及流動性加強,淨息差有空間改善,預計我們今年淨息差將會逐步企穩,併有望持續改善。
去年我們的派息率是13%,2017年是10%。我們響應監管要求,加大對實體經濟中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從業務發展角度看,服務實體的資本消耗相對較高,我們去年的分紅是考慮了業務的發展,也考慮了投資者的合理需求,所以平衡業務發展和股東利益。
我們去年開始推動A股上市的工作,目前進展順利,並會持續推動相關工作,相信將會有利於提升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併推動高質量發展。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