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三大指數震蕩調整,截至收盤,滬指微跌0.04%,深成指跌0.15%,創業板跌0.47%,科創50指數漲0.14%。兩市超27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9930億元。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45.88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24.26億元,深股通淨賣出21.61億元。
CPO概念、算力板塊漲幅居前,其中,太辰光(300570.SZ)漲近11%,中貝通信(603220.SH)漲10%,中際旭創(300308.SZ)漲8.51%。
國盛證券認為隨著拿卡難度加大,算力運營方開始已經「搶單」,H800服務器的報價甚至上衝300萬/台。短期内,算力供需兩側將出現階段性失衡,部分先發優勢的公司已有一定規模的算力儲備,在手算力的價值有望因稀缺性提升。市場普遍認為,算力租賃有望迎來一波「漲價潮」。
光刻機板塊表現活躍,東方嘉盛(002889.SZ)漲10%,藍英裝備(300293.SZ)漲6.84%,張江高科(600895.SH)漲4.32%。消息面上,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沈波在進博會期間接受專訪時表示,今年阿斯麥中國的業務增長很快,預期全年中國佔阿斯麥全球的營收會超過20%,對明年在中國的業務也非常的樂觀。
短劇遊戲板塊亦持續活躍,中文在線(300364.SZ)漲19.19%,天威視訊(002238.SZ)漲10%,浙文影業(601599.SH)漲6.20%。消息面上,短劇平台成為流量新入口,河馬劇場登頂國内IOS娛樂榜首,Reelshort在歐美暢銷榜排名一路攀升。
中信建投研報認為,短劇行業今年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200億-300億,明年有望延續高增長。目標受眾通常為下沉市場用戶、小鎮男女青年;短劇平均80-90集,通常前5-10集免費,在關鍵劇情需解鎖付費,用戶常在不知不覺中看完全集,單部劇需幾十至100元,並不比一張電影票便宜。短劇制作成本平均幾十萬至100萬,顯著低於傳統影視劇成本。
消費電子板塊走強,博碩科技(300951.SZ)漲20%,得潤電子(002055.SZ)漲10%,朝陽科技(002981.SZ)漲10%。據報道,今年雙11購物節期間,手機消費異常火爆。數據顯示,10月31日晚,某電商平台雙11活動開場10分鍾,諸多品牌手機成交額同比增長100%。
國金證券指出,電子基本面在逐步改善,四季度手機有望持續。展望明年,服務器、電腦、工業及AIOT需求有望逐步回暖,中長期來看,AI有望給消費電子賦能,帶來新的換機需求,看好需求轉好、AI新技術需求驅動及自主可控受益產業鏈。
跌幅榜上,酒店餐飲、機場航運等板塊走弱,吉祥航空(603885.SH)跌3.66%,醫療器械、醫療服務、CRO概念亦走弱,其中,福瑞股份(300049.SZ)跌6.72%,惠泰醫療(688617.SH)跌4.22%。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