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價格飙升至多年高位,同時,亞洲和歐洲普遍存在能源短缺問題,導致電力價格創歷史新高。此外,多家氣象機構預測今年北半球出現拉尼娜現象可能性較高,今年或將迎來寒冬。展望四季度,在天然氣價格上漲背景下,煤炭將充當供暖主力軍作用,冬季的煤炭需求仍有較強支撐。
我國將釋放超過2億噸煤炭先進產能
國際能源署(IEA)14日在最新報告中表示,由於煤炭和天然氣價格飙升至歷史新高,加上輪流停電,正促使電力行業和能源密集型行業轉向使用石油,以保持電力供應和運營順暢,預計能源危機將使石油需求每天增加50萬桶。國際能源署稱,上一季度需求激增導致石油產品庫存出現八年來最大跌幅,而經合組織國家的石油儲存量處於2015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而能源價格上漲也加劇了通脹壓力,再加上停電,可能導致工業活動減少,減緩新冠肺炎疫情後全球經濟復蘇的進程。IEA表示,預計明年的全球石油等資源需求將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内電力、煤炭供需持續偏緊。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1-8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3.8%。9月下旬,中國多地出現拉閘限電、停工停產現象,多個能源大省相繼發佈通知,推動煤炭保供和增產。日前,山西、内蒙古、陝西分别與十多個省份簽訂四季度煤炭中長期保供合同,累計總量約1.45億噸。
保供行動的推進直接帶動煤炭的增產。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將釋放超過2億噸煤炭先進產能,以應對當前能源緊缺形勢。另外,國家礦山安監局近日表示,當前153處符合保供條件的煤礦,可增加產能約2.2億噸/年。最新數據顯示,内蒙古已先後三批核增煤礦產能1.38億噸/年。國家能源局日前也表示,當前煤炭日產量已經穩定在1120萬噸以上,比國慶節前增加80萬噸,創造了今年2月份以來的新高。市場分析稱,當前能源增產保供有助於推動加快釋放煤炭優質產能,也是保障能源電力安全穩定運行,守住民生用能底線的重要舉措。
供暖開啓需求大增 煤炭板塊漲幅居前
十月是冬季供暖前煤炭銷售的高峰期,今年煤炭的價格是易漲難跌。昨日開始一股較強冷空氣已經「發貨」。受強冷空氣影響,10月15日14時至18日08時,我國中東部地區將先後出現大風降溫天氣。華北、東北地區中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以及貴州等地將先後降溫6~10℃,其中,華北東部、東北地區南部以及山東西部、江淮東部、江南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降溫12~14℃,局地降溫可達14℃以上。此次過程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不少地方甚至能提前感受到立冬節氣的寒冷和涼意。為了應對降溫天氣,北方等多地已開啓供暖模式,實現集中供暖,煤炭需求大漲。受煤炭供需偏緊支撐,昨日焦炭期貨主力合約短線走高漲超5%,續刷歷史新高。雖然近期期貨價格屢創新高,但節前煤炭板塊調整幅度不小,反映出市場仍然擔心保供政策的影響。
不過,煤炭的剛性需求推動煤價出現了超預期上漲,煤炭市場三季度以來持續高位運行,企業效益同比增長較高。山西焦煤昨日發佈業績預告顯示,前三季度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65%-115%,其中第三季度預計淨利11.2億元-13.4億元,同比增長150%-200%。冀中能源預計第三季度淨利潤6.5億元至7.2億元,同比增長151.91%至179.04%。此前,煤炭板塊在供暖季之前就早已爆發了,市場預期煤炭銷售旺季到來,煤炭價格持續走高,煤炭採掘公司利潤繼續看漲。另從供需來看,國慶少數煤礦放假檢修、以及山西地區暴雨影響27座煤礦停產等事件,導致產地供應依舊緊張。近日官方領導人也表態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下能源需求不可避免繼續增長,針對以煤為主的資源禀賦要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糾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電限產或「運動式」減碳,為煤炭需求提供支撐。
二級市場方面,隨著降溫而來,冬季供暖開啓煤炭需求量大增。10月15日,日前回調的煤炭板塊再度拉升,漲幅居前,平煤股份(601666.CN)盤中衝擊漲停,昊華能源(601101.CN)漲6%,潞安環能(601699.CN)、兗州煤業(600188.CN)、華陽股份(600348.CN)漲超5%,ST平能(000780.CN)、山西焦煤(000983.CN)、山煤國際(600546.CN)、蘭花科創(600123.CN)等多股漲近5%。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