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訊】2月13日,富達國際發佈年度分析師調查報告,匯集來自富達全球分析師團隊中112位分析師的觀點,旨在掌握接下來一年以及更長期的投資趨勢。金融市場已進入一個分岐的時代,各經濟體、行業以及企業之間均展現不同格局,富達的年度分析師調查透過由下而上的角度為投資者提供對AI、中國內地及美國新政府等主題的洞察。
1. AI在2025年不會出現重大突破
富達分析師預計AI在2025年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有限,意味AI潛力仍需數年時間才可充分發揮。儘管有分析師表示他們負責研究的企業在後勤和客戶服務工作方面已受惠,但對提升生產力方面仍處於起步階段。更多分析師預計企業今年將增加AI相關開支,多於明顯擴大使用AI技術。部分基於於軟件供應商將不受歡迎的AI功能捆綁到現有產品中,或因研發支出增加。分析師預計科技、金融和通信服務等行業更有可能增加對AI的開支。
然而,富達分析師預期AI將在五年內對企業盈利能力帶來積極影響,尤其在醫療保健和金融行業的發展潛力最大,例如在醫學影像、簡化藥物開發和銷售流程、發放貸款、信用評級以及軟件升級等實際應用。分析師並強調慎選投資企業的重要性,近三成(28%)分析師表示其研究企業估值存在較大差異。
2. 特朗普回歸:啟動併購交易
距離特朗普首次就任美國總統已過八年,富達分析師表示其研究的全球企業認為特朗普重返白宮帶來比上次更大影響。同時,美國放寬當地監管及更有利交易的環境,尤其是在醫療保健、通信服務、資訊科技、房地產和能源行業等,市場因而期待併購活動大幅增長,繼而推動很多企業估價上升。
整體而言,調查顯示由於政策和關稅對各地影響各異,全球分析師的展望積極與謹慎並存。然而,有47%的北美分析師強調,其所研究企業的管理層對未來12個月的投資更有信心,比例是一年前的三倍。
3. 中國內地:政策轉向後投資者應關注哪些領域
儘管中國內地仍面臨房地產以及消費需求疲軟挑戰,但隨著政府在2025年繼續推進支持經濟增長的政策,富達在中國內地的分析師在多個領域看到機遇,預計財政和貨幣政策將對中國經濟帶來積極影響,其中超過70%的分析師認為貨幣政策將有助改善企業基本面,超過80%的分析師對財政政策持相同看法,比例均為全球分析師中最高。
分析師指出,去年公佈的大規模刺激措施表明中國內地將擴大內需擺在首位,有助推動非必需消費逐步復甦,因政策刺激中產階級利用更多儲蓄用於購買家電、傢俱和消費電子產品等。
此外,分析師普遍認為派息和股票回購將成為中國內地企業關注的重要議題。約60%的中國分析師預計,其研究的企業今年將增加派息,比例高於亞洲地區(中國和日本除外)的38%,僅次於日本。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