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MSFT.US)與谷歌(GOOGL.US)堪稱2024年至今表現最優秀的科技股。
若不考慮1月30日的盤後表現,今年以來微軟的股價累計上漲8.66%,市值達到3.04萬億美元,已超越蘋果(AAPL.US),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谷歌也毫不遜色,谷歌-A今年以來累計上漲8.43%,谷歌-C(GOOG.US)則累計上漲8.60%,均超越2021年末時的高位,刷新紀錄,市值進一步接近兩萬億美元。
然而,在公佈了截至2023年12月止的財季業績後,微軟和谷歌的股價卻在盤後交易時段轉弱。
谷歌於截至2023年12月末止的2023財年第4季錄得每股攤薄後盈利1.64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60美元;微軟的季度每股攤薄後盈利則為2.93美元,也高於市場預期的2.76美元,見下表。
既然每股盈利都高於預期,兩大巨頭的股價為何在績後下挫?
谷歌:廣告營收表現不如預期
2023年第4季,谷歌總營收按年增長13.49%,至863.1億美元,其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谷歌廣告收入按年增長10.97%,至655.17億美元,佔總營收的75.91%,低於市場預期的659億美元。相比之下,微軟的搜索和新聞廣告業務12月財季收入按年增幅為8%。
谷歌廣告營收中,搜索業務貢獻了大部分,第4季的搜索業務收入按年增長12.71%,至480.2億美元,主要受到零售垂類的強勁需求帶動,尤其是亞太區零售業,這一勢頭從2023年第2季開始,一直延續到年末。
不過從增長動力來看,YouTube廣告才是其廣告業務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期内YouTube廣告營收按年增長15.53%,至92億美元,主要受到直接應答和品牌廣告的推動,但也略低於市場預期的92.1億美元。
第4季的網絡廣告業務收入按年下降2.10%,至82.97億美元。
除了廣告業務外,谷歌的服務還包括訂閱、平台和設備,主要為YouTube的訂閱費、谷歌的服務套餐費、硬件裝備等。第4季,該業務貢獻收入107.94億美元,按年增長22.71%。
包括廣告和訂閱、平台及設備業務在内,谷歌服務收入合共為763.11億美元,按年增長12.49%, YouTube是其訂閱收入的主要貢獻,谷歌管理層指出這是一項年收入可達到150億美元的生意,尤其已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出的YouTube Music和Premium是真正的增長驅動力,YouTube TV的表現也不俗。
受谷歌服務收入增長帶動,該分部的第4季經營溢利按年增長32.18%,至267.3億美元,分部經營利潤率由上年同期的29.81%提高至35.03%。
谷歌另一項備受關注的業務是谷歌雲。第4季,谷歌雲收入按年增長25.66%,至91.92億美元,增幅低於微軟Azure的季度增幅30%,或固定匯率下的28%。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提到,AI對其雲業務的收入貢獻佔比在提高。
谷歌管理層表示,在2023年期間,谷歌雲進行了數千項產品升級,包括AI基礎架構的更多生成式AI功能、Vertex AI平台及其全新的Duvet AI代理。第4季,谷歌赢得及擴大與Hugging Face、麥當勞(MCD.US)、摩託羅拉移動和Verizon的合作。谷歌雲能提供AI超算、結合TPU和GPU的突破性超算基礎架構、AI軟件以及多片和多主機技術,在訓練和服務模型方面的性能和成本優勢得到增強。Anthropic、Character AI、Essential AI和Mistral AI等客戶正在谷歌雲上建造和服務模型。
值得留意的是,自從2023年第1季實現扭虧為盈後,谷歌雲的分部經營利潤率持續改善,其第4季的分部經營溢利達到8.64億美元,相當於前三季的總和,分部經營利潤率也達到了9.40%,高於前三季的2.56%、4.92%和3.16%。
至於谷歌的其他創投業務,管理層透露,Waymo已完成超100萬全自動駕駛里程。Isomorphic Labs則與禮來(LLY.US)和諾華(NVS.US)達成戰略合作,應用AI對抗疾病,潛力很大。第4季收入為6.57億美元,按年增長190.71%,分部虧損按年縮減30.23%,至8.63億美元。
展望未來,谷歌將繼續把AI深入到其當前的主要產品中,包括搜索營銷服務、YouTube、谷歌雲等,與此同時,谷歌雲將得益於全球企業擁抱AIGC的趨勢,是這些客戶佈局AI的重要平台。
管理層透露,當前Gemini與其搜索引擎的結合取得不錯的成績,讓用戶的搜索生成體驗(SGE)更快捷,尤其是美式英語的延時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縮短了四成),會全力推進七種語言的生成式搜索功能。除此以外,AI還賦能廣告主,使用Gemini加快廣告和營銷内容的創建等。谷歌還表示,快將推出Gemini Ultra,目前谷歌正全力推進新一代大模型,與搜索引擎結合。
此外,還有對話式AI Bard輔助搜索。由Gemini Pro賦能,在了解、總結、解釋、編程和規劃方面都更有效率,現在已可應用40多種語言,在超過230個國家推出。展望未來,谷歌將為用戶推出更先進的版本,由Gemini Ultra賦能。
谷歌為創建Gen AI應用的開發者提供綜合企業AI平台Vertex AI。幫助德國電信和穆迪等客戶發現、定制、擴充和部署超130種Gen AI模型。三星最近就發佈了採用Gemini和谷歌文本對圖像模型的Imagen 2的Galaxy S24系列智能電話。
在搜索引擎方面,零售垂類廣告依然是其主要的營收增長驅動力,谷歌表示看到今年以來開局良好。
進入2024年,谷歌表示仍將專注於保持健康增長。其預計資本開支的投入將明顯大於2023年,或主要用於AI的研發和推進。
至於其他投資,谷歌表示一直在努力聚焦投資重點,同時抓住整個投資組合中引人注目的技術突破優勢。例如上周,谷歌宣佈將通過外部資本將更多項目分拆為獨立公司,這讓其有機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它正在開發的突破性技術上。
微軟:展望不夠樂觀
微軟的財年截至日期是在6月30日,因此剛剛公佈的12月31日止業績是其2024財年的第2財季業績。
2024財年第2財季,微軟收入按年增長17.58%,至620.2億美元,創下新高,主要受到微軟雲持續強勁增長的帶動,微軟雲收入超越330億美元,增長24%,其中Azure於季内持續獲得市場份額,得益於AI優勢。Azure提供頂級的訓練和推理能力,而且擁有最多元的AI加速器,包括來自AMD(AMD.US)和英偉達(NVDA.US)的最新版本,以及其自研芯片Azure Maia。
目前,微軟有5.3萬Azure AI客戶,有三分之一是Azure在過去12個月的新客戶。其最新的「模型即服務」更方便開發者通過Azure使用其合作夥伴如Cohere、Meta(META.US)和Mistral的大模型,而無需管理底層架構。
微軟透露,財富500強中有超過一半的企業正在使用Azure OpenAI,包括聯合汽車金融、可口可樂(KO.US)和羅克韋爾自動化。
微軟CEO Satya Nadella認為未來AI將轉換工作的方式,他透露,調研和外部研究顯示,特定工作任務使用生成式AI可提升70%的生產效率。Copilot生態系統的出現,加速了企業工作方式的轉變,Microsoft 365、Office 365等的需求保持強勁。
他還預計,在2024年,AI將成為每台PC的首要配置。Windows版的Copilot已經在超過7500萬台Windows 10和Windows 11電腦上可用。全新的Copilot鍵是微軟30年來對Windows鍵盤的第一個重大改變,可提供一鍵訪問。
第二財季,微軟的生產效率和商業處理分部(包括Office、領英和Dynamics等業務)季度收入按年增長13.22%,至192.49億美元;分部經營溢利按年增長25.80%,至102.84億美元;分部經營利潤率提升了5.34個百分點,至53.43%。
管理層透露,該分部的強勁增長主要受到領英的超預期表現帶動,此外,Office 365商用版等的客戶基數與長合約抵消了上雲對辦公軟件授權業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智能雲的季度收入按年增長20.33%,至258.8億美元;分部經營溢利則按年增長39.95%,至124.61億美元;分部經營利潤率則按年提升6.75個百分點,至48.15%。其中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按年增長30%(固定匯率下增長28%),AI服務貢獻了6個百分點。
其他個人計算業務方面,微軟於2023年10月13日完成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業績合並到這一分部。包括動視暴雪在内,第2財季的分部收入按年增長18.64%,至168.91億美元;分部經營溢利按年增長29.13%,至42.87億美元;分部經營利潤率按年提升了2.06個百分點,至25.38%。
整體而言,微軟的第2財季業績高於預期,讓市場失望的是其提供的業績指引。
展望第3財季,管理層預計,Azure的長期合約應可推動商業預訂業務的強勁增長;微軟雲的毛利率或按年下降1個百分點,如果扣除會計估計規則的影響,第3季雲毛利率應相對持平,主要因為Office 365和Azure的改善將被Azure銷售額佔比提高以及AI基建投資規模擴大的影響所抵消。
預計生產力和商業處理分部的收入為193億-196億美元,增幅介於10%-12%;智能雲收入或介於260億-263億美元之間,增幅為18%-19%,收入將受到Azure的帶動,預計Azure的第3季收入增長要比第2季強勁,受Azure消費業務以及AI的貢獻帶動;預計個人計算分部收入為147-151億美元之間,增幅為11%-14%。
整體來看,微軟預計其第3財季收入將介於600億美元-610億美元之間,中位數為605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609億美元。
全年來看,上半年實現了強勁增長,而下半年微軟雲的強勁需求將繼續帶動其下半年的業績。會擴大在雲和AI方面的投資。全年來看,經營利潤率將有1-2個百分點的提升,其中AI資本投資將帶動營業成本的增長。
總結
整體來看,微軟和谷歌的12月財季表現算不上差,只是稍微與市場預期有點差别,財華社認為,兩大巨頭在今年以來股價累計大漲,而且屢創新高,讓市場對其表現變得吹毛求疵,是觸發其在績後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不是成績不好,而是市場對它們的要求更高了。
從兩大巨頭的最新財季業績可以看到,其展望與投入變得謹慎,裁員與節流成為提高效率的主旋律,多少釋放出些負面信號,讓市場對其展望變得保守起來。
另一方面,兩大巨頭都累積了大筆的可用現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谷歌的現金及可出售證券總額為1109.16億美元;微軟的現金及短期投資總額則為810.17億美元。這意味著它們具有很強的財務實力。
除了通過派息和回購回饋股東外,兩大巨頭都表示2024年將大力進行AI的投入,AI將成為未來科技巨頭們的競技場。谷歌和微軟都正在努力地將AI融入到其現有產品中,一來是豐富終端用戶的體驗,二來是提高自身的經營效率,三來是要開發出創新的AI產品,決勝未來,不過其實際表現如何,卻並非當前的市場能夠反映,將由時間來決定,它們未來的股價表現,將取決於AI實際能產生的效益是否匹配得起其投入。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