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常說,金眼科、銀外科、開著寶馬口腔科……在民營醫療幾大熱門賽道中,近幾年口腔醫療領域展現了超高的吸金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中國口腔醫療市場投融資事件60餘起,有金額披露部分總額約113.4億人民幣;單筆超億元的投融資案例20餘起,其中最高成交單價為38.21億。
近期,國内知名的口腔醫療服務集團——瑞爾集團(06639.HK)備注資金追捧,自去年11月末起,該股開始一路攀升,迄今累計漲幅已超140%,年内累計漲幅近6成。
3月21日,瑞爾集團股價再度衝高,收漲12.57%至15.76港元/股,盤中一度觸及16.02港元,創去年3月上市以來新高。
消息面上,在上市一周年之際,鑒於對公司長遠發展前景的信心,瑞爾集團創始人、若幹董事及其他高管自願作出為期半年的禁售承諾。在資金面上,南向資金持續搶籌,3月20日南向資金再增持瑞爾集團115.65萬股,已連續5日增持。
投資人對瑞爾集團寄予厚望,但從目前的財務數據來看,其作為一家口腔醫療服務公司並不像大眾想象的那樣「躺著賺錢」,多年來深陷虧損泥潭,且虧損正持續擴大。
這不禁讓人懷疑,賽道是好賽道,但公司可能不是好公司?
01口腔賽道「錢景」向好
從近年的發展趨勢來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消費升級,人們對口腔健康的意識日益增強,疊加兒童患齲率提升及老齡化趨勢加劇,我國口腔醫療需求不斷增長。
在需求推動的背景下,我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中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在2022年達1739億元,保持年均20%的增長。另根據衛生統計年鑒等資料,2019年全國口腔患者就診量為3.17億人次,2021年牙科患病人數已達7.07億人,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9%,患病人數呈現不斷增長趨勢。機構預計,到2025年中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元。
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口腔健康逐漸開始具備消費品的屬性,當前這一賽道正已經迎來了加速成長期。
政策層面上,近年來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的增長,及住院報銷水平的穩步提高也為口腔醫療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2115元,同比增長14.7%,醫保政策範圍内住院費用基金支付70%。
同時,隨著近年國家支持社會辦醫政策持續釋放,民營口腔機構在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的背景下迎來發展機遇。當前,民營口腔醫療市場規模增速快於公立醫療。
根據瑞爾集團招股書數據,民營口腔醫療機構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33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045億元,CAGR達15.8%,預計民營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02瑞爾集團打破牙科暴利神話?
然而,在這樣一個備受市場看好的明星賽道,瑞爾集團卻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公開資料顯示,瑞爾集團是中國知名的口腔醫療服務集團,主營業務分為普通牙科、正畸和種植。其中,涵蓋了口腔檢查、預防及美容、拔牙、牙周治療、修復等服務的普通牙科業務為核心,近年業務收入佔比一直維持在53%左右,正畸和種植的增值業務的佔比43%左右。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全國15個城市擁有114家診所(51家瑞爾齒科診所、63家瑞泰口腔診所)及8家醫院。
瑞爾集團制定了「高端+中端」的雙線發展,分為瑞爾齒科(高端口腔醫療服務品牌)和瑞泰口腔(中端口腔醫療服務品牌),從收入比重看,兩大品牌各佔領半壁江山。
其中,瑞爾集團在高端民營口腔醫療服務市場地位領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瑞爾集團是中國第三大民營口腔醫院,以及最大的高端民營口腔醫院,面向一二線城市的中上階層消費主體,服務價格一般高於行業平均水平25%。
業績層面看,截止3月31日止的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瑞爾集團營業收入分别為10.80億元、11.00億元、15.15億元、16.24億元。
儘管公司營業收入穩步增長,但從盈利角度看,同期,瑞爾集團淨虧損分别為3.04億元、3.26億元、5.98億元、6.96億元,淨虧損金額不斷擴大。
這完全不符合人們對牙科「暴利」的認知,瑞爾集團日常高額的收費都花哪去了呢?
眾所周知,口腔醫療服務自帶高壁壘護城河門檻,牙科的高值項目(種植牙和正畸)高度依賴於醫生的專業技術和經驗。然而,目前我國牙醫數量仍存在較大缺口,成熟牙醫更是稀缺資源,且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這一缺口則更為明顯。
為此,各大民營口腔企業不得不以高薪、高福利搶佔優質醫生資源來維持日常運營。截至2022年9月30日,瑞爾集團擁有910名資深牙醫,平均擁有10.4年的行業經驗,這也必然導致更高的人力成本。
瑞爾集團的招股書顯示,其銷售成本佔總收入的比例常年維持在85%以上,其中僱員福利開支佔比超50%。
正因為高昂的成本,瑞爾集團的毛利率較低。截止3月31日止的2019-2021財年毛利率分别為15.2%、10.13%、24.05%、20.73%;而在A股上市的牙科上市公司通策醫療(600763.SH)醫療服務板塊的毛利率常年維持在45%左右。
瑞爾在招股書中坦言,由於目前牙醫的短缺,公司已經並預計將繼續為牙醫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報酬,且並不一定能保證在爭奪牙醫的競爭中獲勝,倘若失敗,或許會對日常經驗造成一定的影響。
毫無疑問,口腔醫療行業是黃金賽道,但目前來看,像瑞爾集團這類口腔醫療機構雖然收入豐厚,但仍需要大量讓利給口腔醫生。換言之,一名優秀的牙科醫生,才是站在口腔醫療行業食物鏈頂端的人。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