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IPO前哨】宏信超市的挑戰:商超業務萎縮,信貸風險增加
原創

日期:2025年1月24日 下午7:03作者:遙遠 編輯:Annie

正當國内傳統商超不斷掙紮自救之際,一家區域連鎖商超企業兩度衝刺港股市場,試圖借助港股IPO融資來擴展業務和提升競爭力。

去年6月的招股書失效後,於1月24日,江蘇宏信超市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信超市」)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書。

表面上看,宏信超市的經營業績在過去幾年整體較為穩定。但在零售市場變化及競爭壓力之下,宏信超市面臨巨大的增長挑戰,門店快速收縮。

此次尋求港股IPO,宏信超市試圖借此「卷土重來」,擬將募資額用於建立新的配送中心、擴大零售店鋪數量、建立中央廚房等。

零售業務開起「倒車」

宏信超市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總部設於揚州的超市及便利店連鎖運營商,主要集中在江蘇省蘇中地區以「宏信龍」品牌經營零售業務及批發業務。

在競爭高度分散的市場中,宏信超市在揚州市佔據了一席之地。

按銷售額計,公司於2023年在揚州超市運營商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約為9.1%;於2023年在江蘇中部地區的超市運營商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約為2.3%。

近年來,國内傳統商超面臨的壓力有目共睹,消費者習慣的改變以及電商、新零售業態的崛起下,多數傳統商超陷入經營泥潭。頭部企業永輝超市(601933.SH)、大潤發、聯華超市(00980.HK)等遭受重創,其中永輝超市2021年以來虧損不斷,累計虧損超80億元。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日披露的數據顯示,在2024年,僅有38.2%的超市企業銷售總額同比實現增長,這一數據相較於2023年41.8%的比重出現下降,反映出行業面臨的增長壓力之大。

【IPO前哨】宏信超市的挑戰:商超業務萎縮,信貸風險增加

在此背景下,宏信超市不能獨善其身,其門店數目在短短幾年時間砍掉了大半。

在2022年6月底,宏信超市微信公眾號「宏信龍」披露的公司直營店數目為400家。但根據公司招股書,於2025年1月15日,公司在江蘇省擁有52家超市、107家便利店及兩家商城,合計不到200家。

【IPO前哨】宏信超市的挑戰:商超業務萎縮,信貸風險增加

在經營層面,宏信超市的商超、便利店和商城業務成為公司收入增長的「拖油瓶」。

宏信超市將超市、便利店和商城劃分到一般銷售業務中,下圖所示,公司的一般銷售業務2021年以來的收入整體開起了倒車,2021年尚有7.42億元的收入,2023年降至6.17億元。2024年前三季,收入同比下降了超1億元至3.62億元。

【IPO前哨】宏信超市的挑戰:商超業務萎縮,信貸風險增加

如果說2022年一般銷售業務是受疫情衝擊,那為何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依然增長乏力?宏信超市解釋稱,2024年前三季一般銷售業務收入下滑是由於終止煙草業務以及揚州惡劣天氣影響所致。

不過,結合市場環境變化及公司門店規模收縮的情況看,造成宏信超市一般銷售業務收入下滑的原因不止是終止煙草業務及天氣影響。

大宗銷售增長亦乏力

除了通過超市、便利店及商場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外,宏信超市還向企業及政府實體銷售產品,按收入劃分列為「大宗銷售」。

隨著2022年底疫情放開,企業和政府對宏信超市的產品採購需求大幅放緩,致使公司大宗銷售業務也面臨較大的增長挑戰。招股書顯示,2023年,公司的大宗銷售客戶數量由2022年的810名降驟至156名,導致公司大宗銷售業務收入由2022年的1.44億元降至2023年的0.39億元。

【IPO前哨】宏信超市的挑戰:商超業務萎縮,信貸風險增加

宏信超市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的總收入均錄得小幅上升,其中2024年前三季總收入略超10億元。而帶動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來自於批發業務。

於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公司的批發業務收入增長亮眼,使之成為公司2024年前三季收入的主要來源。

宏信超市向經銷商及其他零售商(包括其他超市及便利店經營者以及餐飲經營者)銷售糧油、食品及其他產品。於2025年1月15日,公司就29個品牌或品牌系列的產品(包括著名乳制品、食用油及酒類品牌)向15名供應商取得公司的地區分銷權。

國内糧油批發市場具有集中化特點,大型國企和大型民企佔主導地位。截止2024年6月,江蘇省糧油批發企業共有1.61萬家,顯示出行業競爭較為激烈。

面臨信貸風險,手頭現金緊張

與永輝超市等行業龍頭相比,宏信超市還算幸運,除營收整體較為穩定外,淨利潤則是穩中有進。

2021年至2023年,公司淨利潤分别為3508萬元、5106.5萬元、5160.2萬元及2407.8萬元。

【IPO前哨】宏信超市的挑戰:商超業務萎縮,信貸風險增加

然而,與行業龍頭相比,宏信超市面臨更大的信貸風險問題,主要是面臨客戶進行大宗銷售及批發結算有關的信貸風險。

於2024年11月底,公司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達2.77億元,2021年以來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公司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的平均周轉日數亦逐年提升,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分别為約21.3天、44.1天、53.9天及64.2天(年化)。

對此,宏信超市表示,倘公司的大宗銷售及批發客戶延遲向公司付款或拖欠付款,公司的業務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此外,宏信超市的手頭現金較為緊張。

【IPO前哨】宏信超市的挑戰:商超業務萎縮,信貸風險增加

宏信超市一年内需要償還的銀行貸款和其他借款從2021年的3.85億元增長至2024年9月底的4.25億元。而2024年9月底,公司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有1.48億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23日
【IPO前哨】賣折疊自行車致富,台灣博士把企業做到全球第一
1月22日
【IPO前哨】又一家18A闖港,估值近50億,核心產品商業化可期
1月21日
速凍食品巨頭赴港!安井食品二次上市用意何在?
1月21日
一圖解碼:港股IPO一周回顧 11家公司遞表 「A+H」股趨勢明顯
1月16日
【IPO前哨】福建新三板公司闖關港交所,印象股份上市前景如何?
1月16日
【IPO前哨】峰岹科技謀雙重上市,電機芯片是好賽道嗎?
1月16日
【IPO前哨】空調行業老五登場!奧克斯逆襲跑赢美的等大佬
1月15日
【IPO前哨】創新國際闖關港交所:盈利表現向好,存在單一客戶依賴
1月15日
【IPO追蹤】賽目科技站上智駕風口,掛牌首日表現平平
1月14日
股東背景豪華!勁方醫藥闖關港股,這些點值得關注

視頻

快訊

17:33
四部門聯合發佈《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標識辦法》
17:30
映宇宙(03700.HK)料年度稅後淨利潤不多於2.4億元
17:21
【盈喜】港譽智慧城市服務(00265.HK)料年度股東應佔溢利4700萬至5200萬港元
17:10
央行:前兩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14萬億元 住戶貸款增加547億元
17:09
央行:2月末M2餘額320.52萬億元 同比增長7%
17:06
央行:前兩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29萬億元
17:06
央行: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417.29萬億元
16:44
理想汽車-W(02015.HK)年度歸屬普通股股東淨利潤約80.32億元 同比減少31.37%
16:37
香港金管局:2月香港外匯基金境外資產34,399億港元
16:29
中國證監會發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1號——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相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