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前三季虧損擴大至近2億,億華通的「黎明」未到
原創

日期:2023年10月31日 下午6:55作者:遙遠 編輯:Annie

燃料電池汽車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極具發展前景的一環,但鑒於燃料電池汽車尚處於發展初期,當前行業景氣度遠不如純電動汽車市場。

「氫能第一股」億華通(02402.HK)(688339.SH)糟糕的經營業績,正是反映出了行業發展面臨著「成長的煩惱」。

億華通近日披露了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報,於2023年前三季,億華通實現收入僅為2.93億元,同比下降24.9%,淨虧損則擴大104%至1.93億元。在第三季度,億華通在增收的同時,虧損卻大幅增長,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5.13%至1.4億元,淨虧損由上年同期的3900餘萬元擴大至1.17億元。

在過去三年,億華通深陷虧損旋渦,累計虧損額超過3億元。實際上,燃料電池企業產生虧損是行業普遍現象,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另一個龍頭國鴻氫能在過去三年亦連虧不止,累計虧損超過10億元。

燃料電池「飛」不起來

對於前三季度虧損擴大的原因,億華通在公告中直言,公司所處燃料電池行業處於商業化初期階段,經營業績具有一定的波動性,導致公司收入出現下滑;同時公司在人才儲備及市場拓展等方面加大投入,導致各項費用增加。

由於燃料電池行業剛剛起步,參與者仍然較少,市場集中度較高,億華通的客戶也較為集中,導致其面臨一定的信貸風險。在2022年,億華通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佔銷售總額比重高達88.81%,主要客戶為北汽福田、美錦能源(000723.SZ)和一汽解放(000800.SZ)等整車廠商。公司表示,在今年前三季度,基於預期信用風險損失方法就客戶的應收款項按期計提相關壞賬準備導致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加5640.80萬元。

近期,國内燃料電池終端需求陷入了疲弱,對億華通來說並非好消息。

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别完成87.9萬輛和90.4萬輛,其中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不增反降,產銷量僅分别為100輛和10輛,分别同比減少21.3%、93%。1-9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量3000輛、銷量3000輛,分别同比增長25.2%、37.3%,增速不及市場預期。

前三季虧損擴大至近2億,億華通的「黎明」未到

 

前三季虧損擴大至近2億,億華通的「黎明」未到

在前三季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雙雙增長的情況下,億華通今年前三季的收入反而下滑,或反映出公司在行業競爭下遭遇了訂單壓力,銷售單價有下調的可能。在產品銷量方面,億華通在今年半年報和三季報中均未披露相關數據。在2022年,億華通燃料電池系統銷售總功率為161,520kW,同比增長175.73%。

燙手山芋

燃料電池市場在我國不缺政策紅利,去年以來,廣州、上海和北京等多地政府相繼頒佈了燃料電池的發展規劃,國家層面也發佈了《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等文件,給行業描繪了宏偉藍圖。

在我國政策的驅動下,燃料電池產業有望開啓新篇章。從已公佈的規劃目標來看,到2025年,我國將累計至少建成加氫站762座,燃料電池車保有量8.8萬輛,氫能產業規模接近7000億元。

此外,燃料電池是可持續的理想能源,下遊應用潛力巨大,可廣泛應用於工業、交通、電力和建築等領域,未來市場需求有望持續增長。

但燃料電池要在中短期内與鋰電池相抗衡,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燃料電池技術較復雜,目前我國尚未打通整個產業鏈,在氫能制備、氫的存儲和運輸、氫燃料電池以及氫能的標準化方面仍需進一步取得突破。並且,燃料電池成本是制約行業大規模發展的痛點,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的使用成本仍遠高於燃油車和電動車。億華通董事長、總經理張國強此前透露,2022年,公司燃料電池系統成本每千瓦平均約2500元。

華寶證券曾明確表示,整體來看氫能產業發展尚處於早期階段,下遊應用中只有交通領域的商業模式較為明晰,對上遊產業帶動能力有限。

億華通的目光則放得比較長遠,目前正展開多方面佈局及合作。據張國強近期透露,億華通已進入電堆、雙極板、膜電極等核心零部件領域。

同時,億華通正在佈局氫能產業上遊領域,新成立的氫能公司(北京億華通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將聚焦可再生能源與電解水制氫高效耦合以及綠氫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逐步向上遊制氫領域佈局。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31日
三大指數震蕩調整,海南板塊異軍突起!
10月30日
壽險改善,拖累平安表現的主要因素是什麽?
10月30日
創業板繼續大反彈,半導體板塊多股漲超10%!
10月27日
Q3淨利大增近3倍,妖股浙江世寶業績也不遜色!
10月27日
牛回速歸!三大指數大舉反彈,醫療股成急先鋒!
10月26日
三大指數低開高走,華為概念仍是主線!
10月25日
醫美板塊崩盤,愛美客跌超12%,背後發生了什麽?
10月25日
滬指跳空高開,萬億國債刺激基建股反彈!
10月24日
一度觸及跌停!股價累跌38%!大模型給科大訊飛帶來了什麽?
10月24日
三大指數集體反彈,電商、證券板塊崛起!

視頻

快訊

21:03
【財華社推薦】現任和歷任董事及高管齊聚 慶祝港交所25週年
17:31
香港2025年第一季錄得854億元的國際收支赤字
17:21
香港5月份整體消費物價同比上升1.9%
17:18
商務部:1-5月全國吸收外資3581.9億元人民幣
17:12
【盈喜】知行集團控股(01539.HK)料年度淨溢利增至不少於3800萬港元
17:04
【盈喜】進昇集團控股(01581.HK)料年度淨溢利約3200萬至3500萬港元
16:59
財政部:1-5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同比下降6.9%
16:56
財政部:1-5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0.3%
16:47
康希諾生物(06185.HK)PCV13i的新藥上市申請獲批
16:44
莊臣控股(01955.HK):吳志勇及湯玉雲獲任非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