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左右為難的百強房企:一邊虧損成潮,一邊仙股成群
原創

日期:2023年9月18日 下午6:21作者:李瑩 編輯:Annie

2023年上半年,很多房地產企業都遭受了虧損。一些虧損嚴重的企業甚至無法支付員工的工資,經營也陷入了困境。二級市場同樣遭受不小的影響,不少百強房企因年報難產,股價長時間停牌。

近期,為了避免長時間停牌而被摘牌,不少港股紛紛擠出難產的財報,同時發佈復牌公告,實現「保殼」。然而,多數「保殼」房企自身流動性危機尚未解除,疊加業績虧損嚴重,引發市場對其前景擔憂,投資者紛紛「用腳投票」,引發港股房地產板塊「復牌就暴跌」恐慌景象。

業績「難產」到「保殼」

近些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不少過去追求多元化融資擴張的房企,在新冠疫情、美元加息及樓市結構性調整等諸多挑戰中未能實現平穩過渡,倒在黎明之前。疊加不少房企核數師進行大面積變更,以及業績難產,導致港股房企板塊上演了「停牌潮」。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包括佳兆業、中國恒大、恒大物業、融創中國、世茂集團、中國奧園、花樣年控股、南海控股等十多家内房企業因業績「難產」而出現過停牌的情況。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若上市公司持續停牌18個月,港交所便有權將其除牌。近期,隨著除牌「大限」臨近,不少房企開啓了「保殼戰」。

目前,景瑞控股(01862.HK)、佳兆業(01638.HK)、融創(01918.HK)、世茂(600823.SH)、花樣年(01777.HK)、恒大(03333.HK)、當代置業(01107.HK)等上市房企已經順利實現復牌。同時,依然有不少房企處於停牌狀態,如中國奧園、旭輝控股集團、祥生控股集團等。

這些業績難產的房企,多數業績都是巨虧。例如,2023年上半年,中國恒大淨虧損就高達392億元;近日剛復牌的當代置業上半年虧損超11億元。

根據Wind數據,申銀萬國行業類一共有122家主營業務包括住宅開發的内地房企發佈2023年上半年財報,其中,53家房企上半年的歸母淨利為負,合計虧損1959.21億元。

雖然成功復牌,但出奇一致的是這些房企的股價在復牌首日出現大跌,紛紛踏入「仙股」行列,反映出資本市場對部分房企的債務問題依然心存疑慮。

股價低於1港元,被市場人士稱為「仙股」。依此來看,超過6成房企淪為「仙股」。根據富途行情顯示,目前港股地產開發板塊中,有101家企業股價低於1港元,佔比高達65.6%。其中,股價低於一毛錢的房企有30家,股價介乎1毛錢至5毛錢的企業有57家。

房企還有否極泰來的機會?

不少樂觀派投資者認為,能成功復牌,這些房企已經向市場透露出積極的信號,有助於提升市場對企業的信心,對企業未來的融資和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

從機構或券商角度來看,房地產行業經歷調整之後,利好政策不斷刺激給市場注入了信心,同時「金九銀十」行情催動,房地產月度銷售業績或逐步回暖,投資情緒不必過度悲觀。

上周,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晖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房地產市場目前還處在調整階段。近期,各地區各部門先後出台優化措施,支持居民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改善房企經營預期。隨著房地產市場調整優化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經濟恢復向好,下階段房地產投資、銷售、市場運行將逐步趨於改善。

9月18日,華福證券發佈了《底部漸明,反轉可期》研究報告認為,政策的寬松預期下,9月市場預計持續復蘇。該行強調,當前市場進入「金九銀十」的傳統地產銷售旺季,供給節奏前置與銷售預期扭轉將持續驅動行業復蘇

同日,中指院發佈房地產行業研究報告稱,8月底,多部委聯合發文將「認房不認貸」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同時將全國首套、二套商貸首付比例下限降至 20%、30%,此後各地緊抓「金九銀十」窗口期,不斷加快政策落地節奏。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後,對房地產市場情緒帶動明顯。預計核心城市「金九銀十」市場可期,一線城市市場持續時間將好於二線及三四線城市。

整體來講,隨著問題房企產生負面影響減弱,以及「認房不認貸」、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落地之後,勢必會刺激「金九銀十」行情,持續驅動銷售反轉回升。但是,受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以及當前居民收入感受和就業預期尚未恢復,加槓桿購房意願低於前幾輪市場周期,因此房地產市場復蘇不可能一步到位,投資者也切莫過度樂觀。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9月18日
港股三大指數集體下滑!醫藥板塊異軍突起
9月18日
緊跟國貨崛起大勢,特步上半年業績穩增,專業運動板塊狂奔
9月15日
納入醫保!口腔診療進一步規範,牙科賽道方興未艾
9月15日
中秋國慶雙節將至!旅遊「井噴式」復蘇,投資機會來了?
9月15日
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中國汽車品牌揚帆出海
9月15日
Arm首日大漲預示新股復蘇?未必!
9月15日
港股三大指數集體走高!影視股、醫藥股漲幅居前
9月15日
股價放量暴漲11%!力勁科技旗下公司憑啥得獲戰投青睐?
9月15日
科技提升訂單獲取能力,中國建築國際上半年利潤同比增長15%
9月15日
高端新品密集上市!存量市場厮殺,手機市場回暖在望?

視頻

快訊

17:39
香港貿發局:維持2025年出口增長3%預測
17:37
小商品城(600415.SH)擬設立香港全資子公司並申請香港TCSP牌照
17:29
【盈警】快餐帝國(01843.HK)料年度股东應佔淨虧損不少於62.6萬新加坡元
17:24
【盈喜】開明投資(00768.HK)料年度扭虧為盈 溢利約1000萬港元
17:08
烯石電車新材料(06128.HK)包覆碳化生產工廠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開始商業營運
16:47
卧龍電驅(600580.SH)擬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16:43
石四藥集團(02005.HK)咖啡因通過歐盟CEP認證
16:27
六部門印發《紡織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
16:15
中國證監會:健全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展的制度機製
16:09
中國證監會: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品類 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