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很多企業的業績均受疫情反復以及外部環境因素影響,因此在評估業績時,不應單看利潤的升跌,更應挑選能夠率先進入復蘇的公司。復星國際(00656)剛公佈的業績顯示其業務已出現明顯復蘇,市場預期2023年復星國際業績將回復增長。
「一次性」影響出清,消費、文旅等業務強勁回彈
2022年,面對各種挑戰,復星聚焦家庭消費主業,集團旗下四大業務板塊收入均實現增長,集團總收入較2021年同期上升8.7%至1,753.9億元。雖然集團淨利潤受外部環境影響僅錄得5.4億元,但相信隨著債務優化和消費復蘇,復星可把握疫情後的旅遊、零售和醫療需求,料今年將錄得強勁的盈利改善。
2023年開年以來,復星旗下消費、文旅等業務均展現強勁復蘇。1月和2月,復星旅文旗下Club Med創了十年來的同期業績新高,三亞亞特蘭蒂斯實現人民幣近4億元收入,同樣刷新歷史記錄,平均入住率更達96%。復星旗下豫園股份,其豫園免年燈會更吸引了創歷史新高的超400萬人次客流。去年,豫園股份成功遴選了豫園福佑路地塊,將把豫園商城和外灘金融中心連接起來,打造「大豫園片區」,為上海打造「東方生活美學」的世界一流設計之都,預期長遠將可為城市發展及復星旗下消費、文旅等業務提供更強勁的動能。
「瘦身健體」目標旨在聚焦優勢產業,加快高速成長
2022年,復星退出了一系列非核心資產,對鋼鐵賽道的資產進行系統性處置,公司管理層明確指出,「瘦身健體」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加快發展,把精力、資金和優勢聚焦到復星更有優勢的產業上,比如全球運營、創新研發、東方美學的產品力上持續加大投入。
2022年6月以來,復星加大了非核心企業及資產退出的力度,當年實現退出遠大於投入,集團層面簽約口徑超400億元,回籠現金流近300億元,為未來的業績反彈及高速發展積累了充足彈藥。
全球運營能力持續提升,引領業務迸發十足韌勁
2022年,復星全球運營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業務覆蓋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實現海外收入773.6億元,佔總收入比例為44.1%。去年11月,復星醫藥科特迪瓦園區項目啓動,將實現口服固體制劑的本地化生產及分裝。12月,復星成功推動復朗集團對接資本市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釋放企業潛力,其旗艦品牌Lanvin去年收入同比增長67%,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增長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復星葡萄牙保險在2022年積極拓展以西葡語區為主的域外市場,國際化業務收入同比增加49.6%。
科創賦能業務進階,積蓄增長後勁
2022年,集團科創投入同比增加17%至104億元。復星健康板塊的亮麗科創成果有望成為復星增長動力。當中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漢斯狀成為全球首個獲批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抗PD-1單抗,上市9個月實現銷售收入超3億元。復星凱特的中國首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奕凱達,已納入超過70個省市的城市惠民保。集團持續推進復必泰疫苗其在港澳台地區的接種。截至2023年2月末,港澳台地區已累計接種超3,100萬劑。復星醫藥與河南真實生物聯合開發的中國首款抗新冠病毒小分子口服藥阿茲夫定片,2022年已納入國家新冠診療方案,並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120億銀團貸款落地夯實資金流,財務穩健為戰略聚焦提供堅實支撐
2023年1月,復星成功獲得國内銀團人民幣120億元貸款,這是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以來,由五大國有銀行牽頭,聯合政策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完成的最大一筆民營企業銀團貸款。外界評論,此舉反映出金融機構、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對復星資金面和業務戰略的信心,也進一步降低了復星對公開市場融資的依賴度,提升抵禦國際資本市場波動風險。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3.2%,較2022年中期下降3.6個百分點,現金及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達到1,005.6億元,財務狀況穩健。近期中央不斷吹暖風力撐民營經濟,作為中國最大民營企業之一的復星國際,在基本面因素向好下,配合國策支持,前景非常明朗,建議趁低吸納公司股票。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