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10多天之後,萬里股份(600847.SH)收購重慶特瑞電池控制權的方案終於出爐。
1月19日晚,萬里股份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此次交易由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配套募資組成。通過一係列資本運作,萬里股份擬拿下特瑞電池不低於51%的股權比例。
此次交易前,公司主營鉛酸電池產品,交易後,主營業務轉型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產品,從昔日的冷門行業,搖身一變,成為最熱門的新能源公司。
1月20日,萬里股份果不其然一字板漲停,近2個月,該公司已上漲超130%。
兩家公司早有淵源
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具體包括:公司將萬里電源100%股權(預估值6.8億元)作為置出資產,與交易對方持有的特瑞電池48.95%股權(預估值11.5億元)即置入資產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置入資產和置出資產的差額部分(預估值為4.7億元),由公司發行股份向全體交易對方購買。
同時,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1.5億元,對特瑞電池進行增資,用於特瑞電池在建項目。增資後,公司對特瑞電池的持股比例不低於51%。
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價格為14.32元/股,相比於萬里股份1月5日19.58元/股的收盤價,折價大約27%。
事實上,萬里股份和特瑞電池之間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17年。
2017年,萬里股份曾以近11倍的溢價參股特瑞電池,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不過,由於特瑞電池當時業績虧損未達預期,並且隨著莫天全入主上市公司,2018年萬里股份半價「甩賣」了手中的特瑞電池股權。
然而幾年之後,萬里股份欲再度收購特瑞,不過,此一時彼一時,隨著現階段鋰電大熱,本次收購特瑞電池100%股權的預估值為23.5億元,相比2018年大漲超180%。
這一波典型的「低抛高吸」的操作,一方面或許是隨著碳中和政策的推進,新能源的賽道如火如荼,各方勢力爭相入局,欲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按照萬里股份的說法,這與公司股東此前的承諾事項有關。
2018年莫天全入主之時,各方曾經約定,即原控股股東南方同正或其指定的主體應當在三年内承接上市公司既有鉛酸電池業務資產。
不過,因為南方同正及劉悉承單獨承接置出資產的履約壓力較大等原因,2021年8月9日,家天下與南方同正及其實際控制人劉悉承簽署補充協議,約定將上述資產置出期限延長至2022年2月9日。
如今,距離新的期限不足一個月,萬里股份公告稱,基於上述協議約定和相關安排,同時考慮到鉛酸電池行業競爭加劇且盈利能力較弱,上市公司具有置出鉛酸電池業務資產,實現業務轉型的迫切需求。
特瑞電池實際控制人為劉悉承,也是萬里股份的前任實際控制人。目前劉悉承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特瑞電池 56.97%股權。
外界猜測的劉悉承即將「回歸」,不過萬里股份公告表示,本次交易前,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莫天全,本次交易預計不會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
業績成色幾何?
萬里股份主營業務為各類鉛酸蓄電池的設計、制造和銷售。
2018年及2021年1~9月,分别實現營業收入5.81億元,5.52億元、5.87億元及4.19億元,分别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6億元、890.71萬元、402.28萬元及-478.12萬元。
近年來,公司業務比較傳統,業績也以虧損為主,這也是公司轉型的内在動力。
那麽,被收購的特瑞電池業績成色如何?
據公開資料,自2007年成立以來,特瑞電池持續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具有成熟的磷酸鐵鋰生產工藝,主要產品型號包括XC116、XC666、TR100、TR200等,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領域。
目前公司已與寧德時代、鵬輝能源、南都電源等主流鋰電池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2021年,特瑞電池對寧德時代的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50%以上,預計未來銷售佔比還將有所提升。公司的「含寧量」還是挺高的。
過往財務數據上,特瑞電池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11個月,營業收入分别為2.25億元、2.31億元和4.66億元;淨利潤分别為2364.93萬元、107.80萬元和5022.43萬元。
可以看出,2020年特瑞電池的淨利潤同比曾經大幅下滑。不過,這種情況下,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全體交易對方仍然承諾,特瑞電池2022~2024年度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别不低於1.5億元、2億元和2.5億元,三年合計6億元。
各方還同意,若特瑞電池完成上述業績承諾,且已完成業績補償義務,萬里股份應在相關條件達成後一年内,啓動以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南方同正、重慶興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特瑞電池剩餘全部股權的交易。屆時收購市盈率將不低於11.75倍。
看起來,交易雙方對於特瑞電池的未來都信心十足。
根據萬里股份公告,本次交易完成後,特瑞電池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上市公司將充分認可並尊重特瑞電池現有的管理及業務團隊,未來特瑞電池仍將保持其經營實體存續並在其原管理團隊管理下運營。
後語——
隨著鋰電賽道的景氣度井噴,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這個賽道,比如2021年一眾的化工企業,紛紛切入磷酸鐵鋰市場,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
萬里股份通過控股特瑞電池,也加入競爭,鋰電池坡長雪厚,長期來看確實值得押注,不過短期賽道是否擁擠,競爭激烈之下能否持續獲利,還需長期跟蹤。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