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訊】滙豐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市場策略師范卓雲認為,環球央行政策逐步轉向寬鬆,美聯儲加息週期見頂預料明年開始進入減息,在消費需求穩定增長和科技創新兩大環球經濟支撐因素下,預料今年下半年風險資產仍具上升空間。在貿易局勢仍欠明朗的情況下,預計中國政府將加推扶持民營經濟政策,以刺激內需增長。
在全球央行維持寬鬆的政策之下 ,美聯儲加息週期結束,范卓雲預料美聯儲將於2020年9月及12月兩度減息,每次25個點子。范卓雲表示,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的期貨市場預期今年內或減息一次,但目前從美國經濟數據來看,勞工市場和私人消費均維持穩定,美國今年首季GDP增長高於市場預期,預計美國經濟增長動力會逐步放緩,去年減稅的刺激作用也將消退,未來將提供更有利聯儲局減息的因素,以刺激經濟增長動力。
在資產配置方面滙豐持有溫和偏好風險的投資策略,增持環球股票且尤其偏好美國及亞洲(日本除外)股票,而在亞洲股市中又對中國及新加坡股票繼續維持溫和偏高比重配置;債券方面則認為美國及亞洲短期債券可看高一線。對於看好美國和中國股票市場,范卓雲解釋稱MSCI中國指數中顯示,所有中國公司收益少於1%與美國有關,盈利大部分乃由內需驅動;而對於美國企業來說情況相似,內需驅動亦是盈利增長主要來源。
范卓雲認為,股市基本支持因素穩健,投資者目前風險偏好方面趨於保守,避險情緒上升,而預料未來貿易不明朗情況仍會維持一段時間。該行盤點了在四種風險情況下所做出的應對措施,在應對貿易關稅風險方面,將專注內需消費和中國刺激經濟政策,迴避出口股和科技硬件公司;在應對經濟衰退風險方面,將減持歐洲股票和債券、減持環球金融股以及買進股票波動率;在通脹和利率風險方面,對債券投資組合的存續期進行管理並增持消費股;在企業槓桿方面的風險,該行認為採取「買入後持有」策略,並以美國投資等級債券為重點。
在貿易緊張局勢下,該行認為可能觸發更強力的應對政策。范卓雲預計今年5月10日生效之25%加徵關稅對中國GDP影響約在0.3-0.5個百分點;若美國將其餘總值3250億美元中國進口貨品均加徵25%關稅,不計中國再加推經濟刺激措施,初步預計中國GDP增長約會縮減1.2個百分點。
該行預計2019年及2020年全球GDP增長料會稍放緩至2.4%。隨著中國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包括減稅降費等出台,預料今年中國GDP增長可維持在6.6%,今年美國GDP增長預計為2.4%,而明年將放緩至1.8%。2019年香港GDP增長料放緩至2.7%,明年更回軟至2.5%。
該行還預計,MSCI中國指數、恆生指數、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及滬深300指數於2019年底將分別收報94點、31000點、12500點以及4500點。范卓雲稱,對於這一預測基於企業盈利增長來做預測,中國企業盈利增長優於亞洲平均水平,而恆指31000點相對於去年高位來說仍較低。
匯率方面,該行下調人民幣第二季和第三季的預測,范卓雲預計該兩個季度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在6.95水平徘徊,而在今年稍後若中美貿易談判有所進展,料年底人民幣匯率可回穩至6.75水平。范卓雲認為,人民幣匯率會是貿易摩擦影響的一個直接反應,目前地緣政治等不明朗因素難以用模型預測,投資者應更多關避免與貿易摩擦相關的因素。
另外該行認為,在全球經濟同步放緩和貿易摩擦背景下,投資者可關注亞洲消費動力、乘中國政策東風、亞洲債券投資機遇以及工業革命4.0四個大的投資主題。
文:鄒舒惠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