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復常在即,為何保誠值得高看?

日期:2023年2月13日 上午8:29作者:吳言 編輯:effie

要在資本市場取勝,最關鍵的素質是把握機遇——將即將發生的事件,及時地轉化為投資洞察。

内地從今年1月8日起已撤銷入境檢疫及落地核酸檢測,亦即恢復免檢疫通關。香港和澳門作為内地旅客最想到訪的目的地,自然會迎來旅遊業的曙光,受好消息帶動,港股上市的旅遊和免稅購物股一月份大漲。

錯過了旅遊股不用愁,因為還有一個行業將大大得益於内地旅客在闊别三年之後的重臨——保險業。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專業優勢、服務優勢,成為一眾保險公司的關鍵市場。在疫情之前,内地遊客是香港保險業非常重要的客戶群體。隨著内地通關,可預期香港保險企業也將迎來春天。

這其中,保誠保險(02378.HK)更值得被看高一線,財華社認為理由有以下幾個:

1)分拆之後,保誠更專注於新興市場業務,尤其香港和東南亞地區,可得益於這些地區的強勁經濟復蘇;

2)保誠適時佈局,近日亦開設澳門分行,以把握通關之後的增長機遇;

3)保誠的香港業務將受惠於兩地通關,復常對其業務增長影響更大;

4)保誠的渠道更均衡,地區佈局更廣,韌性也更大;

5)入「指」入「通」之後,投資者種類的多元化更有利於保誠價值的被發現。

業務更專注

保誠分别於2019年和2021年分拆了歐洲業務和美國業務。在此之後,保誠在15個亞洲市場和8個非洲市場經營壽險和健康險以及資產管理業務,這些地區都是經濟活力更強,而保險業務滲透率偏低的地區。

經濟重啓之後,這些新興市場的經濟反彈力度也更大;而疫情之後,這些地區的富裕人群對於保險的需求將會大幅提高,保誠作為世界知名品牌,向來是富豪的品牌首選,將可從新興市場的復蘇進展中獲利。中高富裕層的保險的需求亦因疫情大大增加,保誠在這些地區的強大基礎對其進一步滲透該客戶層非常有利。

適時佈局,港澳齊發力

保誠於1月26日宣佈已獲得澳門特别行政區批準,在澳門設立分行。進入澳門市場後,保誠的業務將遍佈亞洲及非洲地區的24個市場。

在運營初期,保誠的理財顧問團隊將配以數字科技,為澳門市場提供具多元貨幣選項的人壽及健康保障產品,以滿足客戶儲蓄、健康及保障方面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澳門的壽險滲透率仍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2021年的數據僅為6.4%,約相當於香港滲透率17.3%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澳門的壽險業務增長強勁,2021年該區的毛承保保費按年增長26%,達到330億澳門幣(約合40億美元)。

因此,在澳門分行設立後,澳門本地居民的保險需求將得到滿足;同時得益於内地赴港澳遊的放開,兩地的内地遊客投保將大大推動保誠的整體業務增長。

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香港是保誠的主要收入市場。2019年保誠香港地區的新業務價值為20.42億美元,佔了其合計新業務價值的59.67%,而在2022年上半年,香港地區的新業務價值規模僅為2.11億美元,佔保誠合計新業務價值的19.22%。可以預見,隨著港澳内地恢復通關與取消隔離令等一系列利好措施,香港地區貢獻必然恢復,加上疫情三年内地業務的可持續增長,保誠未來的強勁復蘇可期,將大大提升其可預見將來的收入規模。

復常在即,為何保誠值得高看?

渠道更均衡,韌性更大

中央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改革及開發的措施,為香港保險市場創造更多機遇,香港作為貿易和金融中心的優勢將繼續閃耀光芒,加上中央對於香港金融服務開放的支持,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將更加顯著。

自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佈以來,大灣區經濟總量從2018年的10萬億餘元增至2021年約12.6萬億元,綜合實力顯著提升,互聯互通不斷取得新突破。

據悉,規劃已久的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腳步漸近。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表示,會爭取短期内在南沙、前海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為持有香港保單的大灣區居民提供支援,也為大灣區保險市場互聯互通踏出重要一步。

粵港澳大灣區保費收入在總量和平均水平上處於領跑狀態。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業保費收入為10121.9億元,佔到全國保費收入的22.5%。

粵港澳大灣區對於鼓勵保險業發展的有利政策,將更利於在内地與香港享有品牌優勢的國際化大型保險企業,例如保誠。

保誠的保險產品一直深受内地用戶的歡迎,復常之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更多便利金融服務措施的實施,内地用戶赴港投保將變得更加便利;加上保誠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知名度和品牌優勢,將最能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業的強勁發展。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疫情之前,保誠香港區的收入佔比十分顯著,但在疫情期間由於内地訪港旅客銳減,佔比有所下降,這反映出訪港旅客是保誠香港區收入強勁增長的一個重要推動因素。可以預見隨著入境的放寬,訪港旅客反彈對於保誠香港收入的推動作用將會十分顯著,此外内地業務的自然增長和東南亞新興市場的強勁需求,也將進一步推動保誠的整體發展,前景可期。

保誠擁有包括數字化在内的多渠道分銷平台,包括超過53萬名代理和170個銀行保險合作夥伴。

2022年上半年,中信保誠人壽(内地業務)的銀行保險渠道年度保費等值銷售額同比大增28%,銀行分行的數量增加50%至超過6,100間;香港地區的銀行保險銷售額亦增長5%;馬來西亞的銀保渠道銷售額佔比由2021年上半年同的24%提升至37%;新加坡的銀保渠道銷售額亦增長22%……可見保誠各個地區市場的銀保渠道依然保持非常強勁的增長勢頭,而且佔比也遠高於其他保險同行。

可以預見,隨著經濟復常,代理隊伍的活躍度回升,加上保誠在銀保渠道既有的拓展優勢,以及Pulse數字平台提供的協助、營銷和服務支持,保誠的反彈力度應更大。

觸及更多投資者,價值終將體現

2022年8月22日,分拆美國業務而更專注於新興市場業務的保誠,正式被納入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2022年9月5日,保誠宣佈,其於港交所交易的股份已被納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單,即時生效,這意味著内地的合資格投資者可通過深交所直接買賣保誠的股份。

在其世界知名品牌的強大基礎上,保誠在内地、香港的知名度將隨被納入深港通而迅速提高,港股投資者和内地投資者對其價值的認可也將持續提升。

多家投行也開始將保誠納入到估值名單。

 

評級

目標價

高盛

買入

185港元

匯豐

買入

175港元

摩根大通

買入

169.54港元

花旗

買入

151.44港元

大和資本

跑赢大市

145.31港元

*截止2023年2月10日

大和資本首次覆蓋保誠,給予「跑赢大市」評級。該機構認為保誠的吸引力在於:1)保誠比其他保險同行更聚焦於亞洲和香港這樣的前沿市場,更能得益於經濟重啓的正面影響;2)保誠的渠道比較均衡,而且保誠的銀保渠道要優於同業,相對來說,在經濟下行時,銀保渠道要比代理渠道更具韌性,而且在經濟重啓和消費需求疲弱之時,復蘇得也更快。

大和資本認為推動保誠增長的正面因素包括:通關,以及資本計劃的增長潛力提升。

招銀國際同樣看好保誠,認為邊境重開將有利於内地遊客赴港買保險,推動保誠的香港新業務價值顯著回升,另一方面,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東南亞市場經濟復蘇也將推動保誠在大中華以外地區的強勁增長。加入恒生綜合指數與深港通,將有利於更多資金流入保誠。招銀國際首次給予保誠「買入」評級,目標價定位143.00港元,或意味著現價106.30港元具有34.52%的上漲空間。

花旗亦看好開關對保誠有利,將目標價上調 36.5%至151.44 港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20日
富通保險全面照顧客戶健康一份保障達一世安逸
12月14日
業聚醫療參展亞洲最大生物科技展BIOHK2022
11月9日
單日漲超20%!11月以來累漲75%,碧桂園吹響房地產反轉的號角!
11月2日
阜博集團(03738.HK)單日大漲逾21%
10月7日
站上新能源汽車風口,鼎豐集團汽車獲南向資金追捧!
9月7日
「鼎豐集團汽車(006878.HK)旗下車厘籽汽車 與京東強強聯手 產業共赢」
9月5日
車厘籽汽車&京東|強強聯手 產業共赢
8月30日
復星醫藥2022年上半年:新產品上市驅動業績增長,歸母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18.57%
8月29日
龍湖集團:中期業績顯韌性,經營性收入半年突破110億
8月22日
光大環境(257)運營收入逆勢增長,看好集團低估值修復

視頻

快訊

17:35
【盈警】華南城(01668.HK)料年度稅後虧損80億至90億港元
17:28
中基協聲明:有不法分子通過僞造協會印章、公文等方式 假冒協會名義對外發佈證監會行政處罰公告
17:24
【盈警】開達集團(00180.HK)料年度虧損1.8億至2億港元
17:14
上金所:同意中國人民財產保險、中國人壽保險等四家公司入會
17:12
【盈警】佳華百貨控股(00602.HK)料年度虧損收窄至5400萬-5800萬元
17:02
先瑞達醫療-B(06669.HK)年度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260.9%至5228萬元
16:50
興證國際(06058.HK)年度純利同比增98.09%至1.08億港元 末期息0.01港元
16:36
康師傅(00322.HK)年度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19.8% 末期息連特別息派66.28分
16:29
天通股份:公司不生產非晶合金和納米晶材料
16:18
創新新材:公司尚未參與小米機器人材料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