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以「綠色發展 低碳未來」為主題的2021「碳達峰 碳中和」煙台論壇在山東省煙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能源行業相關主管部門,能源領域的院士專家、行業協會、科研院校、産業鏈相關的國内外企業和國際機構等業界大咖,圍繞碳交易市場、氫能與儲能、低碳城市建設、綜合智慧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核能綜合利用、核技術應用、核應急、中英海上風電等話題展開深入研討。
協鑫集團副董事長、協鑫新能源(00451.HK)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朱钰峰受邀出席當日下午舉行的主論壇對話環節,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于俊崇,煙台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德雁,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政,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海良等專家、學者、企業家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難點分享各自的真知灼見。
朱钰峰認為,我國的「雙碳」目標時間緊,任務艱巨。「到2030年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要達到12億千瓦以上」。在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中,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具體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在供給側實現能源供給的清潔化。電力系統更多地以風電、光伏為主導增量,在兼顧經濟性的前提下,實現大規模、高比例的清潔電力接入,源網荷儲一體化、風光儲充氫多能互補,特別是以大規模儲能支撐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安全高效穩定運行,解決能源的可靠供應問題。這不僅要求電網具備「荷隨源動」或「源荷互動」的能力,也要求能源一次系統、二次系統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實現能源的互濟互補和安全高效利用,這還需要不斷地探索。
朱钰峰表示,第二方面是在消費側實現能源利用的高效化,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創新,提升全社會的能源利用能效。在能源消費側建立合理的約束機制,增加碳排放成本。實施重點行業領域減汙降碳行動,工業領域推進綠色制造,建築領域提升節能標准,交通領域進行綠色低碳運輸等。
此外,還要在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特別是在低碳前沿技術研究,經濟性的減汙降碳技術方面下功夫,讓科技推動碳減排,同時有效兼顧經濟性,這樣才能調動經濟社會系統節能減排、減汙降碳的積極性,避免「一刀切」式的限電限産或「運動式」減碳。
在綠色低碳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協鑫面臨千載難逢的機遇。朱钰峰表示,協鑫發展31年來,一直堅守主業,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在「雙碳」目標的牽引下,經過近年來的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協鑫已名副其實地成為一家以綠色低碳技術驅動發展的科技型、創新型集團公司。特別是在「雙碳」目標的結構性機遇下,協鑫堅持走以上遊新能源材料革命帶動中遊綠色制造革命、下遊零碳應用革命的「科技減碳」之路。協鑫的顆粒矽拿到了行業内第一張碳足迹證書,創下了國内國際最低的矽料碳足迹紀錄,鈣钛礦也將很快量産,同時還有其他的低碳硬核科技産品正在研發中。
在「雙碳」目標的牽引下,協鑫當前主要以風光儲氫一體化、源網荷儲一體化為主軸,繼續紮實做好原有光伏材料、風電、生物質發電等多種清潔發電的同時,以綠色低碳制造為依托,以氫能、移動能源為新的增長極,聚焦低碳、零碳科技,發展綠色産業,觸達C端多樣化的應用場景。
「‘碳中和’是人類面向自身經濟行為推出的全新價值主張,它會引領未來幾十年的創新。‘雙碳’目標為我們帶來了史無前例的窗口機遇期。在這方面,協鑫非常願意與各界進行産學研用及金融方面的跨界合作,將發展‘雙碳’經濟與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相結合,共同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守護藍天、碧水、淨土,建設美好家園。」朱钰峰如是說道。
據了解,在與本次論壇同期舉行的2021中國(煙台)「碳達峰」「碳中和」能源裝備博覽會上,協鑫集團重點圍繞「矽、光、氫、電零碳能源解決方案」,攜旗下黑科技産品、碳減排技術、零碳産業進行場景化演繹,突出展示顆粒矽、大尺寸鈣钛礦、半導體等行業領先的材料技術及光、儲、氫、電等一體化能源生産與服務的零碳能源解決方案。
來源:發布易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