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三大指數繼續下探,截至收盤,滬指跌1.74%,深成指跌1.65%,創業板跌1.28%,科創50指數漲0.04%。兩市超11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8127億元。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117.0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69.73億元,深股通淨賣出47.31億元。
半導體板塊漲幅居前,其中,寒武紀(688256.SH)、藍箭電子(301348.SZ)漲20%,新潔能(605111.SH)、瑞芯微(603893.SH)漲10%,浙商證券認為,對芯片設計、代工、生產設備、芯片供應、人員等多個環節進行限制,該背景下預計國内更多客戶將選擇國產芯片,國產訓練及推理芯片的叠代有望加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華泰證券也在近期研報指出,選取國内外31家半導體生產企業,及22家國内外半導體設備公司為樣本,對全球半導體制造企業的資本開支,和半導體設備企業的收入進行觀測,得出以下結論:全球主要半導體設備上市企業收入在經歷了2023年的調整之後,2024年全年有望實現9%增長,其中先進封裝等AI相關需求和中國的半導體國產化相關需求是主要增量。
存儲芯片亦走強,其中,大港股份(002077.SZ)漲10%,同有科技(300302.SZ)漲7.27%,氣派科技(688216.SH)漲近6%。近期,消費電子存儲賽道近期釋放出了多個樂觀信號,庫存減少、訂單見長、原廠芯片漲價,以及存儲芯片板塊多股異動拉升等一系列反轉迹象都在表明,整個存儲行業拐點將至。
此外,PC消費端各種芯片出庫出清之後,隨著經濟的復蘇,芯片市場的需求又將進入增長軌道。因此,存儲芯片從利空出儘到市場開始反轉,其拐點的出現或許也暗示著半導體行業將加快復蘇。
衛星導航板塊表現不俗,其中,天銀機電(300342.SZ)漲12.16%,铖昌科技(001270.SZ)、上海滬工(603131.SH)漲10%。消息面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其中提到佈局「天地一體」的衛星互聯網。穩步推動實施商業星座組網,加快落實頻軌資源授權,分階段發射規模化低軌通信衛星構建低軌星座,建設測控站、信關站和運控中心等地面設施,促進天基網絡與地面網絡融合應用。
跌幅榜上,減肥藥、CRO板塊大幅走低,板塊龍頭常山藥業(300255.SZ)暴跌20%,翰宇藥業(300199.SZ)跌11.88%,百花醫藥(600721.SH)跌9.98%。
通信設備、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等熱門板塊亦走低,賽力斯(601127.SH)跌7.37%,恒為科技(603496.SH)、萬潤科技(002654.SZ)跌10%,高位股集體調整,市場人氣降溫明顯。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