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核電加速「出海」!產業投資機會凸顯?
原創

日期:2023年9月19日 上午10:22作者:瓶子 編輯:Annie

當前全球都處在能源轉型的重要時期,加上地緣政治衝突加劇,為確保自己國家的能源安全,核電作為清潔基荷能源愈發得到重視,全球核能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

在此背景之下,我國不少核電企業借著共建「一帶一路」的契機走向海外,並取得了不俗成績。

01全球重新擁抱核電!鈾價飙升

今年以來,美國、法國、俄羅斯等主要核電國家均重啓核電建設,韓國和比利時等此前限核棄核的國家也開始或者準備調整核能發展政策。

世界核能協會報告稱,全球現有391千兆瓦的核電裝機容量,可滿足全球十分之一的電力需求。該協會預測,隨著各國政府提高核電裝機容量以實現「零碳」目標,到2040年,核電裝機容量將增至686千兆瓦,甚至可能高達931千兆瓦。

在國内,截至2023年6月30日,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55台,裝機容量為5699萬千瓦。今年上半年,我國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2118.84億千瓦時,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5.08%。預計到2030年,核電在運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核電發電量約佔全國發電量的8%。

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佈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到2025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

在國家發展核電態度積極、核電核準加速、核電技術持續取得突破的背景下,核電投資建設有望加速,核能發展迎來新階段。

目前,我國核電產業鏈已形成每年8套核電主設備制造的產能,建設安裝產能可滿足30台核電機組同時施工的要求。

分析師指出,隨著全球核能發電產業不斷擴容,核燃料需求開始飙升。據世界核能協會預測,到2030年,核電站對鈾的需求將從今年的65650噸增加到83840噸,到2040年將增加到13萬噸。

然而,自福島核事故以後,鈾產能一直處於低迷狀態。據世界核能協會指出,自2016年至2020年以來,全球鈾產量下降了四分之一,至47731噸;2022年僅略為回升至49355噸。

開採鈾礦是一項復雜的重大工程,從發現到生產出鈾,礦商往往需耗時8-15年時間。這可能意味著鈾供應會出現短缺。

在這樣的趨勢下,鈾價最近也飙升至12年以來新高。截至9月16日,鈾的報價為每磅66.25美元,過去一個月中飙升了約12%。

此外,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鈾加工國,也是前五大供應國之一。市場擔心,伴隨著地緣政治衝突加劇,俄羅斯的鈾產業受到制約,這也將對核工業的供應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02一帶一路助力核電「走出去」

在全球核能發電產業復興大背景下,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曾明確提出,要把核電作為和高鐵一樣的重要出口項目。

據《2021-2025年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5年,中國核電出口將突破1000億美元,而在2020年,使用中國核電設備的國家和地區已增加到45個以上。

其實,目前全球共有30餘個國家使用核能發電,但大部分是發達國家,且核電發電量佔比也在15%以上。市場分析稱,未來發達國家核電新建市場空間有限,反而是「一帶一路」等沿線發展中國家,存在更大的想象空間。

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到2030年「一帶一路」周邊沿線國家將新建107台核電機組,共計新增核電裝機1.15億千瓦,新增裝機佔中國之外世界核電市場的81.4%。

我國的「一帶一路」清晰勾畫出我國核電走向海外的「路線圖」。早在2021年,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率先邁開了中國核電出海的步伐,落地巴基斯坦。

今年9月14日,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長巴伊拉克塔爾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預計將與中國就建設一座新的核電站達成協議。據透露,若協議達成,中國將建造土耳其的第三座核電站。

不難預測,核電出口將繼續有望受益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核電建設。

03哪些公司或率先受益?

目前,我國只有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中國華能集團4家企業擁有核電運營牌照。

據悉,核電的產業鏈從上遊核燃料供應(包括鈾礦開採、鈾轉化濃縮、燃料組件制造等前段環節),到中遊核設備生產制造,最後到下遊核電建造及運營等,相關企業均有望收獲相對更多核電行業高景氣的紅利。

從盈利水平角度來看,上遊核燃料供應環節的利潤率最高,在40%-50%左右;下遊核電站投資運營環節的利潤率次之,為35%-40%;中遊核設備生產的利潤率最低,其中,核島設備利潤率為30%-35%,常規島設備利潤率僅為5%-10%。

核電產業鏈上遊參與者類型廣泛,核燃料環節的代表企業有中廣核礦業(01164.HK)、中核國際(02302.HK)。

據悉,中核集團作為國家核工業的主體,是唯一擁有完整核燃料循環產業、能夠實現閉式循環的特大型中央企業,是中國核電站的主要投資方和業主,是核電設計、核燃料和核技術設備供應商。而中核國際(02302.HK是中核集團專門從事海外鈾資源開發業務的平台。

中廣核礦業01164.HK)則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三大的核電集團——中廣核集團下屬上市子公司,也是中廣核集團旗下海外鈾資源開發的投、融資的唯一平台。今年上半年收入29.34億元,同比增長22%;歸母淨利潤為1.8億元,同比減少49%。
中廣核電力(01816.HK)同樣是中國廣核集團旗下子公司,成為全球首家單一經營核能發電業務的上市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團運營管理的在運核電機組共27台,裝機容量為30568兆瓦。業績方面,2023年上半年,中廣核電力營收為392.76億元,同比增長7.25%,歸屬股東淨利潤為69.59億元,同比增長17.9%。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9月18日
獲南向資金湧入「抄底」,易點雲股價飙升逾56%
9月18日
【傳統汽車巨頭逆襲】春風得意馬斯克,體會不到福特的痛
9月18日
「真蛛奶茶」觸發消費者信任危機,蜜雪冰城成「顯眼包」?
9月18日
左右為難的百強房企:一邊虧損成潮,一邊仙股成群
9月18日
港股三大指數集體下滑!醫藥板塊異軍突起
9月18日
緊跟國貨崛起大勢,特步上半年業績穩增,專業運動板塊狂奔
9月15日
納入醫保!口腔診療進一步規範,牙科賽道方興未艾
9月15日
中秋國慶雙節將至!旅遊「井噴式」復蘇,投資機會來了?
9月15日
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中國汽車品牌揚帆出海
9月15日
Arm首日大漲預示新股復蘇?未必!

視頻

快訊

17:39
香港貿發局:維持2025年出口增長3%預測
17:37
小商品城(600415.SH)擬設立香港全資子公司並申請香港TCSP牌照
17:29
【盈警】快餐帝國(01843.HK)料年度股东應佔淨虧損不少於62.6萬新加坡元
17:24
【盈喜】開明投資(00768.HK)料年度扭虧為盈 溢利約1000萬港元
17:08
烯石電車新材料(06128.HK)包覆碳化生產工廠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開始商業營運
16:47
卧龍電驅(600580.SH)擬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16:43
石四藥集團(02005.HK)咖啡因通過歐盟CEP認證
16:27
六部門印發《紡織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
16:15
中國證監會:健全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發展的制度機製
16:09
中國證監會: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品類 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