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訊】中國奧園(03883-HK)公布,本周二某社交媒體平台刊登一份由匿名人士發表的沽空報告。董事會謹此澄清該報告中的指控屬失實。關於非控股權益方面,該公司管理層相信去年及未來兩年隨着交付的高峰,非控股股東的收益體現將更明顯。
該沽空報告所引用的合同銷售數據為合同簽約含稅金額,而該集團的綜合財務報表上物業開發結轉收入數據為不含稅淨銷售額,兩者存在差異,不能直接比較。目前該公司國內相關的物業銷售增值稅率為9%。
至於回款金額,根據該公司的資料,該集團的項目從合同銷售到交付結轉一般需一年半至兩年,過去幾年的物業開發結轉收入亦一直反映此趨勢。該公司的現金回款率一直保持約80% ,由2017年末至2019年中期結轉收入後的物業開發應收款餘額分別僅為人民幣2.77億元、人民幣4.42億元、人民幣5.14億元,佔該集團當期物業開發結轉收入比例僅1.5%、1.5%、2.3%,上述已清楚反映該集團的所有合同銷售均有實質的回款。
沽空報告稱,奧園以“明股實債”的方式,將數百億借款通過信託和奧園股權投資基金等關聯方,注入到子公司少數股東權益中;隱瞞和低報歸屬少數股東利潤,虛報合約銷售和回款金額;違規引入信託貸款,並利用旗下金融平台為母公司項目融資。
奧園回應指,廣州奧園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為本集團旗下市場化運營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據該公司所深知、盡悉及所信,並已作出一切合理查詢:(a)所有人員均具有基金從業資格,其運營均按照相關監管要求及行業規範操作;(b)奧園基金發行的所有股權類基金產品均按照要求在托管機構托管╱監管、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其中有部分產品涉及奧園旗下項目,該等交易事項均已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和投資人充分披露,項目根據相關基金文件條款進行清算及退出,所有產品均為無固定回報股權類產品;及(c)該報告所述的奧園基金發行的其他固定收益類產品,實際發行方為項目公司,奧園基金為服務方,且產品均在各地方政府交易所備案登記,屬合法合規產品;而所有發行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均已列入項目公司債務,包含在該公司有息債務餘額內,並非非控股權益。
匿名人士的做空報告可能旨在蓄意打擊對該公司及其管理層的信心並損害該公司的聲譽。因此,該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於閱讀及使用該報告中的信息時須份外審慎,且留意該公司公告及該公司官網投資者關係欄的相關訊息。該公司正向其法律顧問作出諮詢並保留對該報告作者機構及╱或對相關指控負責的人士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