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检讨房屋策略时,接受了坊间的要求,把公私营房屋的比例,修订为7:3。表面上是从善如流,实际上是另有打算。原因是政府所谓的公屋,与一般人心目中的公屋并不一样。一般人心目中的公屋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廉租屋,但政府的所谓公屋却是连居屋也包含在內的。两者虽然都是由房委会提供,但性质上有极大的分別。七成公屋中究竟有多少是廉租屋,多少是平价出售的居屋,在社会上产生的效果有极大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
公屋的业权是全部属于房委会的,住户只是租客;但居屋却十分接近私屋,居屋的业权大部分是属于住户的。
这种业权上的差异不只是象征式的,而是有实质意义的。虽说两者都可以解决住屋问题,但公屋的住户由于不是业主,居住权没有绝对的保障。如果不符合房委会的入住公屋资格,房委会有权征收额外租金,少则收双倍,重则跟市值。如果房委会修改一下要求的标准,甚至可以把不符合资格的住户驱赶出去。但买居屋的人只需要购买的一刻符合资格,将来发了达,也不会被赶出去。即使不补地价,也可以一路住下去,直到批地的期限完结。
此外,公屋的租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整(多数是加租),而且是住多久就要交多久租金,不似居屋那样,可以有固定的月供金额,供满之后就不用再供,从此活得轻鬆快活。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租住公屋不会有资产升值的得益,没法因社会的整体经济增长而分到一杯羹。但买了居屋的人,却可以有资产增值的机会,当然亦有楼价下跌的风险。不过,过往的历史显示:人类的科技会不断发展,生产力会不断增长,楼价亦会跟随经济增长一起上升,所以买了居屋的人如果肯守,总有一天成为楼价上升的得益者。
因此,如果香港人有得选择的话,当然是喜欢买居屋多过喜欢租公屋。因此,置业主导的政策,并非政府主观订出来的,而是市民的主流选择。
然而,有部分政治团体,却无视市民倾向置业的选择,反指控政府推行以置业为主导的房屋政策是想推卸为基层提供公屋的责任。其实,公屋住户何尝不想买居屋?只是居屋的售价不便宜,他们买不起罢了。
但这种现况不是没法改变的,我们应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现实。政府应该做的有两个方面;首先应该是降低居屋的地价成本,把供应住宅用地看成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只晓得在订地价时与偏高的私人市场挂钩。居屋的售价应与市民的购买力挂钩。另一方面,政府亦有责任提升基层的技能,令他们的收入可以付得起建筑费与发展商的合理利润。届时,只要政府肯少收地价,居屋就有条件成为大多数香港人都买得起的楼宇。
因此,我支持以置业为主导的房屋政策,我相信大部分市场都乐于看到香港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入住居屋,而不是只能入住廉租的公屋。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