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热门搜寻: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原創

日期:2022年5月13日 上午9:18作者:花荣 編輯:May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前言:

当前,进入元宇宙世界的“钥匙”,或许只需一副眼镜!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1935年,斯坦利·温鲍姆在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中构想了一款能实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眼镜。

《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等科幻电影,男、女主角与虚拟世界连接的工具,便是从一副眼镜开始。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按照当前技术水平,通过一副AR/VR眼镜,你也能短暂地沉浸乌托邦式的虚构精神世界里。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当前,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崛起, 叠加VR/AR产品价格下行,VR/AR市场关注度及投资热度犹如回到2016年,销量及产量不断创新高。

在元宇宙概念加持之下,VR出货量有望在2022年实现翻倍;而AR市场随着各大科技公司的布局及资本关注度的提升,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随着VR、AR行业景气度的提升,上游零部件和整装市场供应商,有望成为第一波享受到“元宇宙红利”的企业,投资机遇也会在其中孕育而生。

1.行业概述

1.1 VR/AR是不同形态的产品

VR: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的意思就是虚拟现实(真实幻觉、灵境、幻真),产品定义为在密闭环境下输出视频等内容。

图1:VR产品示意图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图源:网络,财华社

AR:Augmented Reality的缩写,中文的意思就是增强显示,产品定义为在现实的开放场景下,输出相关视频等内容,同时需要与当前场景进行实时交互。

图2:AR产品示意图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图源:网络,财华社

1.2 当前VR、AR市场:“元宇宙”加持,2021年全线爆发

2020年是VR/AR重新回到舞台中央的一年,亦是行业步入复苏阶段关键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宅经济”崛起、手机厂商寻求新增点需要、VR/AR产品价格下行等诸多利好因素刺激,VR/AR的出货量突破600万台大关,增幅超70%。

图3:VR/AR产业发展历史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图源:亿欧,财华社

在“元宇宙”概念的加持之下,2021年VR/AR全线爆发。

投资方面,根据亿欧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范围VR行业融资超过140起。其中,中国VR行业2021年的融资事件为55起。其中,2021年8月,字节跳动以50亿元人民币收购国内最大的VR硬件厂商Pico,成为2021年底全球VR/AR行业年度重大事件之一。

出货量方面,2021年全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达1,123万台,同比增长92.1%。其中,中国内地市场增速最为迅猛,产品迭代速度非常之快。例如,Pico Neo3、奇遇VR系列、Nolo Sonic均在2021年全面推进新产品及促销活动,一体机销量不断提升。

据IDC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VR一体机市场C端占比达到46.1%。其中VR头显出货量达1095万台,同样突破了年出货量1000万台这一行业重要发展节点。

2.当前行业投资情况

2.1 VR/AR投资情绪依旧火热

2022年,“元宇宙”不仅成为全球各国兵家必争之地,亦成为科技巨头及投资机构,抢占布局元宇宙相关产业赛道重要时间窗口。

2022年一季度,全球获投融资的VR/AR企业就已经超43笔,其中超亿元的投融资就足足有18笔,最高单笔融资金额达22亿元人民币,融资总金额达到82亿元,相比2021年第一季度的融资总金额42亿元,同比增长51%。

由于智能手机的处理器、显示屏(VR)、RAM、ROM、IC电源管理等核心零配件与VR/AR产品核心零部件及供应链,存在较高的重合度。这也让不少手机厂商嗅到了新的市场机会,纷纷加大在VR/AR赛道的研发及布局,不断推高VR/AR行业景气度。

国内手机厂商方面,2022年以来,华为、小米、OPPO、vivo四家手机厂商就公布了10逾项与VR/AR有关的专利,涉及VR/AR基础技术、外观设计、光学显示等多个领域。此外,于3月3日,OPPO首款可量产智能眼镜产品OPPO Air Glass智能眼镜限量上市。

海外手机厂商方面,苹果(APPL.US)CEO库克在一季度业绩会上表示,从元宇宙中看到了巨大潜力,他还将此与他们目前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项目联系起来,并表示正在进行相应投资;三星与微软合作开发 Hololens 3,另一方面,三星还正独立开发自己的AR设备。

2.2 当前VR市场:出货量持续放量

图4:当前全球VR终端主要厂商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根据目前全球主流VR终端厂商出货量,以及第三方Wellsenn XR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球VR头显出货量为275万台,同比增长24%。其中Meta(Oculus的拥有者,全球市占率超80%)出货量为233万台,Pico(被字节跳动收购)出货量为17万台,索尼PS VR出货量为8万台,爱奇艺出货量为2.3万台。

IDC发布《2021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破千万 国内开启新一轮竞争》研究报告预测预计2022年,全球VR头显出货1,573万台,同比增长43.6%。

图5:全球VR历史出货量及机构预测出货量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IDC,财华社

2.3 当前AR市场:技术迭代升级,B端市场逐步放量

图6:当前AR终端市场主要厂商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相较于VR市场,当前AR市场规模比较小,整体仍处于B端市场。这个主要是目前AR市场仍处于摸索阶段,技术、应用场景及产业链发展仍不健全。

简单几点:1.技术层面,AR要比VR存在更高技术难度,例如在虚拟图像上,VR可以直接向用户显示虚拟图像,而AR则需要将虚拟信息夹层在真实场景上,例如图2所示。

2.产业上下游方面,目前,AR上游还处于核心零部件和技术的攻关阶段,下游内容和应用生态并不成熟,导致产品定位不清晰,资本也不敢轻易下手投资。

3.往细点说,市场整体开发能力层出不穷,C端迟迟未有爆款应用产品打头阵。具体而言,相较于微软等国际大厂,国内大部分AR厂商的操作系统都是基于安卓系统而进行的二次开发,自主研发能力偏弱。但是,后续国产手机头部大厂持续加入,可能会逐渐弥补些差距。

现阶段,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加持,资本和产业关注度不断提升,AR技术正不断迭代升级,叠加云服务、5G、算力系统等技术的提升,AR新产品问世不断增加,也拉动了AR整体出货量。

2022年一季度全球AR头显出货量为8.2万台,同比增长39%。这主要来自Rokid、Nreal、OPPO等中国企业发售的消费级AR眼镜带来影响。例如Rokid Air、Nreal Light/Air以及OPPO Air Glass均取得了数千台的出货量。

据第三方平台维深信息Wellsenn XR预测,2022年全球AR出货量预计为47万台,其中Hololens 2达成10万台出货量,Magic Leap 2成功上市达成2万出货量,Realwear实现5万台、爱普生实现3万台,Rokid实现3万台,Nreal 实现2万台的出货量。

3.VR/AR持续放量,上游企业占得先机

目前,VR/AR产业链较长,大致可划分为硬件(整机设备和零部件等)、软件(操作系统、工具软件等)、内容(内容制作及分发)、应用(消费级或企业级)和服务(云服务、通信服务等)四个环节。

3.1.1 硬件终端及软件领域:国际大厂占主导,国内企业奋力直追

AR硬件设备厂商竞争格局方面,国际科技巨头微软绝对领先(HoloLens的拥有者,全球市占率超50%),紧随其后的是国内市场本土品牌Shadow Creator、亮亮视野、亮风台、酷派、OPPO等。

由于目前,AR产品出货量较小缘故,市场增量空间有限,叠加国内AR市场参与者多数为未上市的企业,投资者可选择的优质标的较小。

VR硬件设备厂商竞争格局方面,寡头主要还是被国际互联网大厂Meta占据,国内市场字节跳动、爱奇艺和华为紧随其后。2022年,VR市场除了关注Meta的Oculus销量外,国内字节跳动的Pico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目前,Pico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VR供应商。

具体而言,字节跳动收购完Pico之后,直接给定了个2022年全年销售180万台销售目标。2022年一季度Pico已经完成17万台销量,销量仅次于Meta。

VR/AR软件竞争格局方面,由于行业仍处于发展期,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开发引擎基本都被微软、Unity国际互联网大厂或苹果、三星等手机厂商占主导,而国内操作系统想与国际大厂掰掰手腕或许只有华为的鸿蒙。

3.1.2 百亿硬件市场红利:国内手机产业链率先受益

由于目前VR软硬件生态已步入拐点,消费级逐步放量,而AR产业技术、价格等因素影响未达到消费级水平,仍主要应用于B端市场,VR市场规模有望提升放量,上游硬件设备零部件及组装企业有望成为率先受益。

据华鑫证券预测,中国VR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的107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563.3亿元,其中2022年中国VR硬件市场规模有望达379.7亿元。

财华社梳理主流的VR产品硬件参数可以发现,目前,处理器、屏幕、光学透镜、控制器等核心器件基本统一,同质化较为严重,而部分产品存在略微差别,无非就是电池容量、运行内存和闪存等简单参数变动。

图7:目前主流VR产品的参数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芯片:目前VR一体机的主力芯片基本都是高通骁龙XR2芯片。

显示器:或许是基于4K分辨率屏幕成本较低、产能稳定且刷新率能达70Hz-90Hz等性价比因素考虑,目前VR主流厂商大部分首选4K。

光学:目前性价比较高的菲涅尔透镜,依旧是主流。这主要是菲涅尔透镜可实现100°的视场角、工艺技术成熟稳定、成本较低。

交互: Inside-out和6Dof基本当前消费级VR一体机主流基础配置。

在不考虑软件、应用和服务等成本因素,VR产品硬件配置参数趋于同质化,是有利于供应链效率及规模的提升,有利于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链稳定,以降低生产成本,进而降低VR产品硬件成本比重,推动市场渗透率。

目前,VR产品核心零部件大多数与智能手机供应链相若。这也意味着当前很大一部分手机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光学、声学、显示、芯片等零部件供应商,将是当前VR硬件市场增量的最先受益的企业之一。

图8:VR硬件产品价值量占比及相关零部件公司标的

元宇宙生态圈|VR/AR市场爆发在即,哪些企业能占得先机?
图源:东吴证券

根据国内券商给出的VR硬件产品价值量占比分析:

芯片占比最大,约占五成,主要供应商高通、三星、联发科等国际大厂;

显示次之,占比约20~25%,主要供应商有JDI、京东方、TCL科技、索尼等;

光学零部件则约占6~10%,主要供应链企业有舜宇光学科技、歌尔股份、联创电子、水晶光电和闻泰科技等一众国产企业;

整机组装方面,约占价值量占比的3~5%,主要供应商还是歌尔股份、立讯精密、闻泰科技、欣旺达等在内国产企业;

其他零部件方面(包括声学、陀螺仪和眼动追踪等零部件),约占10~15%。其中,声学领域基本都是国产企业,例如歌尔股份、瑞声科技、立讯精密等。而陀螺仪和眼部追踪等核心传感器,大部分供应商还是国际大厂博世公司、意法半导体,国内厂商尚未渗透到这个领域;

虽然AR产业链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是从当前AR产品核心零部件结构来看,与VR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无异,大部分核心零部件都是国内手机产业链企业提供。

现有的AR产品中,组装涉及的企业有歌尔股份、立讯精密、欣旺达等;电池和结构件方面有长盈精密、欣旺达、德赛电子;光学方面,舜宇光学科技、歌尔股份、联创电子等。

诚然,国内成熟的代加工服务手机产业链,让其在VR/AR硬件上可进一步复用及迭代。可以预见,在VR/AR风口爆发之下,上游零部件和设备组装的企业将占得先机,有望成为元宇宙“红利”第一波受益者。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https://www.finet.hk/)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

相關文章

5月12日
财华聚焦|品鉴啤酒股:业绩分化,啤酒行业能否借产品高端化“蜕变”?
5月11日
财华洞察|逆风归来的贝壳,前景是喜是忧?
5月10日
【IPO前哨】净利率比肩茅台!巨子生物“乘坐”胶原蛋白起飞?
5月9日
赋能企业成长,CDP引领HCM SaaS+独特优势
5月7日
财华洞察|“三车道”任我行,蔚来能不能跑出未来?
5月6日
元宇宙视界|投资热度高涨,元宇宙概念股为何“熄火”?
5月6日
【IPO前哨】靠核酸检测业务扭亏,云康集团值得期待吗?
5月6日
科技新活力|美联储收水在即,大型科技股拐点已至?
5月5日
【一语道破】主动求变?B站(09626.HK)拟开启港、美双重主要上市模式
5月5日
新经济风云录|跑赢新势力,比亚迪的估值逻辑有变?

视频

快讯

17:29
香港金管局推出9项措施支持中小企业
17:26
外汇局:2023年末中国银行业对外金融资产14901亿美元 对外负债13205亿美元
17:22
TCL电子(01070.HK)年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66.4% 末期息16港仙
17:01
恒瑞医药:注射用SHR-A1921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
16:55
思考乐教育(01769.HK)年度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58%
16:40
农业银行:2023年实现净利润2698亿元 较上年增长4.2%
16:31
多氟多: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3.83% 拟10派3元
16:29
东方电热: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42%
16:21
上交所一季报预约披露时间出炉 永吉股份、梅花生物拔得头筹
16:14
赛生药业(06600.HK)年度纯利同比增31.2%至11.22亿元 不派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