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生藥業(06600-HK)是一家從事藥品研發、生産和商業化的公司,聚焦腫瘤學及重症感染新增長廣大領域,推動創新産品具備差異化和多元化,帶動收入長期可持續性增長。截至去年底,賽生藥業自有産品日達仙的收入增長16.22%至15.68億元(人民幣‧下同)。集團去年股東應佔溢利約7.537億元,較2019年增長22.6%。期內,集團收入約爲19.186億元,較2019年增長約12.3%;毛利增長至14.905億元,較2019年增長13.4%。
去年營收雙創新高
日達仙是中國首個品牌化胸腺法新藥物,擁有先發優勢,具備强大的品牌認知度及産品忠誠度。賽生藥業正繼續推進肝癌、肺癌RWS研究、啓動結直腸癌RWS項目,驅動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爲公司創造新的收入點。集團已深入開展PD-1聯合日達仙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試驗;啓動美國、意大利COVID-19治療與預防的臨床研究及完成Sepsis及急性胰腺炎研究入組,海外市場具龐大空間,提升公司長期價值。
賽生藥業在2021年將會有擇泰和安其思産品進行商業化,將會爲公司帶來充足的現金流。同時,公司爲合作夥伴製藥公司(例如輝瑞及百特)分銷和推廣的抗腫瘤産品,上市産品的持續强勁增長,爲公司帶來充足的現金流。
推行創新「Go- To-Patient」模式凑效
過去約十年,國藥集團是賽生藥業在中國的日達仙獨家進口商及分銷商,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國藥集團的日達仙分銷網絡已涵蓋中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報告期內,公司進一步擴大銷售及營銷工作團隊。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銷售及營銷團隊已發展壯大,擁有超過650名雇員,系統地部署以覆蓋中國2,000多家醫院及掌握最新市場動態。近年,集團推行創新「Go- To-Patient」模式亦見凑效。
擴大在研候選藥物組合
賽生藥業一直積極參與自有及授權引入藥品的開發,專注於在高價值和高增長領域建立具有强大定位的藥品組合。近年來,公司開始開發多種在研候選藥物,主要側重於腫瘤學及重症感染治療領域。對於授權引入産品,公司一般在各個階段(從部分早期在研産品的IND申報到部分後期在研産品的關鍵性臨床試驗)獲得許可幷參與産品開發過程。截至2021年2月,公司的産品管綫由八種在研候選藥物組成,包括一種已獲批即將上市藥品(即諾彌可),四種後期階段候選藥物(即Vibativ、RRx-001、Naxitamab及Omburtamab)及三種早期階段候選藥物(即PEN-866、PT-112及ABTL-0812)。
賽生藥業進一步擴大了在研候選藥物的産品組合。於2020年3月,公司自Tarveda Therapeutics獲得PEN-866(一種治療實體瘤的選擇性精確腫瘤候選藥物)的引入授權。PEN-866預計將於2022年完成其實體瘤美國II期試驗。於2020年6月,公司自EpicentRx, Inc.獲得RRx-001(一種治療實體瘤的耐受性較佳的下一代小分子免疫療法)的引入授權。於2020年12月31日前,RRx-001 已完成其結直腸癌美國II期試驗,預計將於2021年啓動其結直腸癌美國III期試驗,幷有望於2021年底前完成其小細胞肺癌美國II期試驗。
小分子偶聯藥物(SMDC)佈局
內地新發癌症病持續上升,由2015年的400萬例增至2019年的440萬例,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期到2024年和2030年將達到500萬和570萬例,腫瘤藥的需求會大增,而賽生藥業正是專注中國一些最大且發展迅速但存在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的腫瘤和重症感染領域。
伴隨著國內對於小分子偶聯藥物 (SMDC)藥物關注越來越多,SMDC技術壁壘高,未來産品生命周期更好,而藥物適用人群更廣,潛在市場空間廣闊。公司在研產品PEN866預計於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美國II期試驗,有望爲公司帶來業績新增長點。
估值修復空間大
賽生藥業去年營收雙創新高,料發展空間能於新增在研候選藥物組合中被徹底引爆,未來,其有望展現出更爲强勁的增長爆發力。投行瑞信及大摩也分別首予賽生藥業跑贏大市及增持評級,其中瑞信給予目標價24港元,較周三(4月7日)收盤價16.3元,其潛力在升幅近50%!
任盈盈(Avy)
AJA Capital 艾明資本聯合創辦人
金融財務碩士,專業投資者,曾任職多間上市公司投管,擅長板塊選股,發掘潛力成長股。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