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9日 下午10:05 (香港時間)
智庫
智庫
智囊
許照中
2018/01/17 15:31
莊家活動令散戶失信心
《政經脈搏》2018年股市開局,港股恆指連續14天都錄得上升,目前已經抵達31600左右,與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前錄得的31958點僅相差不到400點,看情況很快便會突破,雖然尤如我所說,相對其他主要市場尤其是美股,港股走到目前這個水平仍然只不過是在追落後,但是對於近年一直缺乏表現的港股巿場,這次的表現無疑令人有久旱逢甘的感覺,因此必須好好的把握。
大市走勢偏好,過去兩個多月以來市場日均交投都在1000億元以上,這個星期一周未假後復巿,只是一個上午大巿總成交額便已經超逾900億元,結果整天交易共達1680餘億元,同日恆指曾上升了逾300點,幾可靠近2008年的歷來高峰,雖則最後大市在內地股市回跌,加上騰訊(00700-HK),匯控(00005-HK)及港交所(00388-HK)等各自創出高位之後急速回吐,到收市恆指反而下跌了73點,未能創出15天連升,但大市是有實際資金入巿支持,因此這段上升周期,預計仍然可以維持上一段時間,況且以目前恆指市盈率平均只在14至16倍之間,相對其他市場仍然是較低,因此市場出現風險的機會不高。
然而儘管市場造好,交投暢旺,股份價格除個別科網企業以外,整體還不算高的情況之下,這次的所謂牛市相對過去歷次的牛市其表徵起碼是本地散戶投資者入市並不踴躍,日前我與數位證券業內人士閒談,他們告訴我,大市走到近期已臨近追上2008年的高峰,但是大家卻一點並不感覺到牛市的氣氛,起碼習慣在大巿上升到火熱的時候爭相入巿的散戶並未見有蜂擁重來,街頭巷尾談論買甚麼股票的聲音也是相對的沉靜,就算是一直沒有離開巿場的散戶炒家,面對這次升市也沒有像過去的牛市一樣人人賺錢,表現的十分雀躍,相反很多散戶手上的股份都還是在
虧損之中,不知何時才重見天日。
這個現象帶給市場的訊息從正面來看,由於散戶入巿的情況毫不熱烈,基金大戶派貨套現無從;因此,出現過去屢試不爽的散戶接了火棒之後便出現「股災」的可能性相對較低,但是從負面來看,大市持續上升,卻總是無法引來散戶入市的興趣,散戶之心竟然是出奇的冷淡,情況其實也是有異尋常。
市場持續造好,散戶毫不動容,這個兩極化的情況事實上在這次持續近一年的升市之中一直都已經存在,這過去一年,持有騰訊、中國平安(02318-HK)、港交所與及少數大型內房和汽車等股份的投資者,會感覺是身處牛市之中,可惜這些股份從來都不是一般散戶投資者的那「一杯茶」,因此一般散戶投資者大多無緣分享那一份「牛市」的喜悅,而他們一向鍾愛的中小型企業細價股份,持有者就算不是感覺身處「熊市」之中,也不會有身處「牛市」的感覺,事實上,不少業界的朋友都對我說,他們很多客戶所持股份都仍處虧蝕之中,並未跟隨大市回升,有些股份甚至還進一步下跌。
市場活動都只集中在大型且具實力的大價股方面的情況或可以視為是投資者表現比較理性的一面,但是從整體來看,市場傾向片面發展,上市中小型企業的股份在大市接連上升之下卻得不投資者的垂青,斯人獨自憔悴,這個情況一來反映市場未能均衡發展,二來也不利於市場達致協助各類大,中,小企業集資發展業務的功能,發展殊不健康,造成有這個現象,監管法則未臻完善,或存在漏洞,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一些莊家活動包括把股價不斷向下炒,上下其手,與及啤殼,造殼等行為,卻肯定是造成散戶拒再入市,對投資股巿失卻信心的元兇。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 許照中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施永青
2018/02/15 09:45
意外的必然性與偶然性
大埔公路發生嚴重車禍,肇事的是一架雙層巴士。懷疑因司機在轉彎時沒有適當減速,導致巴士翻側,造成19人死亡66人受傷的悲劇。
事後有人指控開車的車長,因被乘客埋怨延遲開車而發忟憎,以致影響了駕駛態度,需要為意外負起一定的責任。警方在事後已把巴士車長拘捕,打算告以不小心駕駛引致他人嚴重受傷,甚至有機會控以誤殺。
不過,亦有人認為巴士公司的責任更大。因為這個車長已有不小心駕駛的紀錄,不應再請他當巴士司機。亦有人指控巴士公司為司機提供的培訓不足,只讓新入職的司機坐在車上認行車路線,並沒有讓司機試駕行車路線,以及找個熟練的司機,從旁提點每一段路線要注意的地方。
更有人把責任歸咎政府,認為道路設計不當,入彎前應有醒目的標誌,提醒司機減速。此外,政府亦不應讓雙層巴士行走那麼急轉彎的路線。
其實,凡是意外,皆有偶然性,亦有必然性;有個人因素,亦有社會因素。若果把事件看成某個車長偶然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把這個車長解僱,讓法庭判以應得之罪,就可把事情了結,可是這對防止同類意外再次發生並沒有多大的改進。因此,有人企圖透過向巴士公司與政府問責,以提高乘客與路人的安全性,亦是應該的。
不過,純今次事件來看,巴士車長的個人責任最大。每日都有這麼多的車經過這個路段,其中亦有雙層巴士。如果其他的車都可以安全通過,已可證明,在這裏翻車並不是必然的。只要司機在入彎前慢車,就可以避免這場意外。
入彎前要慢車,是駕駛術的ABC,是考牌的筆試最常出現的試題之一。不能說要有路牌提醒,司機才懂得慢駛。事實上,該路段並非交通黑點,政府不可能在馬路上到處都放標誌提醒司機要小心,因為提得太多,就會失去醒的作用。我相信,今次意外之後,該路段已符合交通黑點的標準,政府必定會放上適當的標誌。
至於應否容許讓雙層巴士在這路段行駛?我認為沒有需要矯枉過正。去石澳的路又斜又窄,轉彎又急,而且還在懸崖邊行駛,一樣可以行雙層巴士。如果大埔公路不可以行雙層巴士的話,全港有很多地方都不可以行雙層巴士。雙層巴士無疑比單層的更容易翻車,問題是巴士公司需為此聘用更多的司機,甚至可能要接受一些條件不太好的司機。而乘客亦可能要接受相對疏落的行車班次。
其實,要想出一些防止偶然意外的辦法並不難,締造多些必然性高的環境就可以了。例如,馬路全部單線單向,汽車就必然不會迎頭相撞。把行人路設在天橋上,人就必然不會被汽車撞到。或者簡單一些,巴士公司在挑選司機時嚴格一些,給予司機的培訓齊備一些,平時的監管多一些,都可以減少偶然出現意外的機會。只不過,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在生產力未達到一定水平的社會裏,人沒有能力為了以防萬一,而去做一萬件避免意外出現的防禦工程。這樣的成本太大了。任何社會都得按實際情況接受妥協。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錢志新
2018/03/27 10:41
創新型增長
•從數量型增長到創新型增長,應從觀念上實現重大轉變:一是從重視企業産品轉向重視用戶價值;二是從重視資本積累轉向重視知識積累;三是從重視物的投入轉向重視人的投入;四是從重視硬實力轉向重視軟實力。
•戰略要聚焦,風險要分散。對于企業而言,就是生産要精,研發要寬。戰略聚焦必須突出核心,將主導産品做強做精,集中資源于戰略性産品。風險分散必須放寬研發,研發宜寬廣才能找到機會,儲備好的産品用于投入新的生産。
•強大的公司敢于批評自己,而脆弱的公司根本不敢揭醜。最好的批評來自用戶,用戶對公司的産品和服務最有發言權,所以要不斷聽取用戶的批評意見,進而請用戶提出改進措施,與用戶一起參與公司的價值創造,因為用戶服務是公司價值的唯一來源。
•成功人士的心智模式非常獨特,愛因斯坦重視“簡潔思維”,將世界歸納成最簡單的數學方程;喬布斯重視“不同思維”,習慣于與衆不同;馬克思重視“反直覺思維”,擅長于源頭思考;蒂爾重視“逆向思維”,注重于倒過來考慮,從而獲得意想不到的大成功。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