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年連續兩個交易日(1月4日和1月5日),A股市場均出現調整下跌。從A股歷史經驗來看,1月份市場出現切換的概率是比較大的。所謂切換,既包括大盤整體的牛轉熊或者熊轉牛,也包括結構性行業的板塊切換。方正證券認為,後續市場行情持續下行的可能性並不大,1月到2月的春季躁動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2022年開年連續兩個交易日(1月4日和1月5日),A股市場均出現調整下跌。兩個交易日中,上證綜指累計下跌1.23%,Wind全A指數累計下跌1.68%,創業板指跌幅較大累計下跌4.85%。農業、傳媒、家電等板塊表現相對較好,光伏、鋰電池、CXO等板塊調整幅度相對較大。
2022年開年連續兩個交易日(1月4日和1月5日),A股市場均出現調整下跌。兩個交易日中,上證綜指累計下跌1.23%,Wind全A指數累計下跌1.68%,創業板指跌幅較大累計下跌4.85%。農業、傳媒、家電等板塊表現相對較好,光伏、鋰電池、CXO等板塊調整幅度相對較大。
從A股歷史經驗來看,1月份市場出現切換的概率是比較大的
所謂切換,既包括大盤整體的牛轉熊或者熊轉牛,也包括結構性行業的板塊切換。
2012年底銀行地產板塊大漲,市場期待經濟復蘇、大盤藍籌崛起,可是這波金融地產行情到2013年初就戛然而止,切換到了動漫手游的創業板行情。
2013年全年創業板大放異彩,市場開始認可新興產業代表未來,可是到了2014年年初市場風格再次大變,傳統行業低估值藍籌成為了2014年行情的主線。
2014年11月央行超預期降息,隨後兩個月時間裡以券商為代表的金融板塊大幅上漲,正當市場認為券商會成為牛市旗手板塊時,到2015年初金融板塊的行情也基本結束,低估值藍籌也不再是行情主線,整個2015年又切換到了中小創的行情風格。
2016年初的兩次熔斷也是超市場預期。2017年底銀行地產行情再度啟動,到2018年1月上證綜指最高沖到3587點,當時很多觀點認為中國經濟新週期和再通脹要來了,可2月份以後行情走勢完全跟人們想得不一樣。
2018年底上證綜指跌破2500點,當時市場情緒一片悲觀,甚至有觀點認為可以去對比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可隨後到2019年1月,央行降准後行情立馬啟動,又完成了一次切換。
2019年下半年漲幅領先的半導體板塊在2020年初休整,2020年漲幅持續領先的白酒和醫藥板塊到2021年初開始休整,這兩次結構性板塊的切換都是在年初1月份左右出現。
1月份市場容易出現切換波動加大,可能與投資者的行為因素有關
因為年初時候是新的一個考核週期開始,投資者風險偏好往往更高,更加容易出現調倉的行為。近期市場並沒有重大的利空消息出現,總體看這兩個交易日中調整幅度較大的,都是2021年漲幅相對較大的板塊。
當前市場流動性總體寬裕,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跌破2.8%,創階段性新低。且目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並不高,根據我們的統計,當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中位數大約在36.5倍左右,而同口徑下,2000年以來全部A股市盈率中位數的歷史平均值是43.2倍。
因此,我們(方正證券)認為後續市場行情持續下行的可能性並不大,1月到2月的春季躁動行情依然值得期待。結構上,2022年我們繼續看好硬科技的小盤成長風格。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不及預期、海外市場大幅波動、歷史經驗不代表未來。
來源:方正證券燕翔,原文標題:《如何看待開年市場調整(方正策略)》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