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醫院成功研發兩套「洗肚」接駁輔助裝置,協助病人安全地自行接駁導管,減低細菌感染風險,去年成功獲得專利,截至今年10月,累計近百人受惠。
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部門主管黃思豪表示,不少末期腎病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容易有視力模糊和手震,令連接腹腔和洗肚水袋的導管在接駁過程中被污染,引發腹膜炎,甚至致命。而新裝置加設路軌,患者可將連接腹腔的導管與透析液袋的接駁導管固定在軌道兩端,再經路軌直接對準完成接駁。
聯合醫院去年有83名腎病患者需要進行「可攜帶腹膜透析」洗肚,當中25人使用接駁輔助裝置,有4人可維持原來工作,另有19人可自行洗肚,毋須照顧者協助,其中8人更超過70歲。院方臨床研究亦顯示,裝置可成功將患者的腹膜炎發病率維持低水平。
裝置由醫院職業治療部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每套成本97元,製作僅需要10多小時,去年獲得政府專利,目前只供聯合醫院病人使用。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