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協會發表一項大學生及應屆畢業生對就業前景的調查結果,在全球15個地區訪問超過1.5萬人,發現58%大學生及應屆畢業生對疫情後的就業前景仍充滿信心,最有前景的專業包括教育、科學、醫療保健和金融業。受訪的人士當中,美國受訪者最有信心,達73%,而德國及英國緊接其後,分別有70%及66%,香港及日本均僅得43%,有46%香港受訪者相信,就業前景較上一代改善。
香港的受訪者最恐懼是什麼?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勝任他們想要的工作;其次是他們首選的行業薪酬較低。另有44%受訪者贊同具有研究生學歷或專業資格能為他們在當前的就業市場中帶來優勢,而實習、人脈,以及獲得的技能亦在畢業後於就業市場上佔優。
香港有86%受訪者認為當前就業市場中,提升技能和獲取專業資格或研究生學歷十分重要,在亞太區中僅次於印度的93%。受訪者則最希望僱主提供良好薪酬、彈性工作時間和明確晉昇機會,首五個對社會和環境產生積極影響的職業包括醫生、教師、科學家、社工及護士。
CFA協會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連伯樂(Nick Pollard)說,目前本港的失業率已經回落至約4.5%,開始見到市場部分復蘇,金融等行業招聘變得進取,就業信心較1年多前上升,而且政府努力吸引人才在香港工作,例如制訂金融科技專業資格標準等,有利選擇持續進修的人才。
對於有評論認為,香港應對疫情的封鎖措施或影響競爭力,連伯樂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開展職業生涯的大學畢業生需要改變思維,並為加入職場做好準備。雖然有畢業生坦言自己並未為開始工作而作好準備,但也有畢業生發現自己已熟習混合工作場所、網上會議和遙距工作至凌晨等新常態,未來就業市場或仍有點扭曲,但適應性強、靈活及能隨機應變的技能是有一定價值。
他又指,香港有大灣區的優勢,了解環球市場及投資的金融人才需求較多,相信可帶來就業機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