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套房屋,消費者從不同管道購入,差價在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貨比三家”本是人之常情,但房企用上人臉識別之後,就等於將消費者“一拍定終身”。 在記者的調查中,多家售樓處承認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更有房地產業內人士稱,“類似的系統每一個公司都有”。但專家提醒,未經消費者同意就抓拍其人臉照片涉嫌侵權,資料一旦洩露危害極大。 近期,一則“戴頭盔看房”的小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中還有字幕:“為保護個人資訊,戴著頭盔去看房”。導致看房者出此奇招的,正是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 過去,房企銷售與管道仲介搶客戶的“混戰”經常發生。而人臉識別,就是為了幫助房企判斷某個購房者是什麼類型、是誰的客戶,傭金應該發給誰。 佛山市大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介紹,疫情發生後,看房者往往戴著口罩,但其系統上線一個月以來,識別率仍然高達97.77%。 當記者以前述“戴頭盔看房”的視頻舉例,提出看房者可能有隱私顧慮時,負責表示,人臉識別攝像頭和監控攝像頭的外觀一樣,可以全程“無感”抓拍。 在一個小時的體驗中,記者看到了多個標著“曠視”字樣的攝像頭,一樓有三個,二樓樣板間區域至少有兩個。但無論是在售樓處門口還是樓內,攝像頭處均無人臉識別提示,銷售人員也並沒有提及人臉識別。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