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發佈聯合公告,決定批準兩地交易所正式將符合條件的交易型開放式基金(以下統一簡稱ETF)納入内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且明確互聯互通下的ETF交易將於2022年7月4日(星期一)開始。
據財華社從港交所官網獲悉,香港交易所將於7月4日開始實施ETF獲納入互聯互通的機制,並推出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
據悉,在此之前,香港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及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已就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整體方案、交易安排及資格準則達成共識。
而此次ETF正式納入互聯互通標的後,所有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包括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均可買賣滬股通下的合資格上交所上市 ETF ,以及深股通下的合資格深交所上市 ETF。
為什麽推行ETF納入互聯互通?
截至2022年5月,中國内地ETF產品規模接近1.4萬億元。但由於海外市場ETF發展較早,較歐美等成熟市場而言,中國内地與中國香港ETF在全球ETF資產中的份額相對較低。因此,中國ETF市場未來發展仍有空間巨大。
在今年5月份,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曾表示:「ETF的納入是互聯互通機制升級的又一個標志性成果。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可以滿足市場各方對於互聯互通更高的要求,為内地與香港市場創造共赢,促進兩地市場的持續發展。我們期待與内地夥伴和市場各方繼續攜手合作,推動兩地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的不斷升級。」
港交所内地業務發展主管毛志榮於6月17日HKEX Voice採訪中就表示, ETF納入互聯互通是對於兩地投資者和市場發展方面有很多好處。
他強調,對於兩地投資者來說,ETF作為一種低成本的分散投資工具,可以方便兩地投資者提升跨境資產配置的效率,對一些不希望花時間去研究個股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通過投資ETF輕松地進行多元化跨境資產配置;
其次,對於兩地ETF市場的各類參與者來說,ETF作為一種交易產品,可以豐富各類交易策略的開發,探索更多交易機會;
第三,對於ETF發行人來說,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來自於不同區域的投資者,豐富投資者群體,提升產品的管理規模;
第四,對於兩地ETF市場來說,在閉環管理、風險可控的互聯互通機制下,ETF的納入不但可以為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還可以實現兩地投資者在同一市場里同時參與同一個ETF產品的交易,有效提升價格發現的效率,有利於兩地ETF市場的產品開發和生態的不斷完善,推動兩地金融市場的共同發展。
87只ETF將率先獲益
據了解,首批納入互聯互通的ETF標的共有87只,其中内地投資者通過南向滬港通和南向深港通,分别可買到4只港股ETF,分别是盈富基金、恒生中國企業、南方恒生科技和安碩恒生科技。
剩餘83只為A股ETF,香港投資者可通過北向滬深股通進行買賣。其中,滬港通ETF有53只,包括50ETF、180ETF、金融ETF、消費50、芯片ETF、央企改革等;深港通ETF有30只,包括電池ETF、家電ETF、芯片ETF、5GETF、碳中和ETF等。
哪些投資者可以參與,交易時間是否有所不同?
據了解,ETF納入滬股通及深股通後,所有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包括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均可買賣滬股通下的合資格上交所上市ETF交易及深股通下的合資格深交所上市ETF;南向個人投資者需要先滿足參與港股通交易的條件,即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資產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互聯互通ETF僅可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不允許申購贖回。從投資額度來看,ETF投資額度與股票投資額度一並統計及管理,即北向每日520億人民幣、南向每日420億人民幣額度。
交易時間方面,透過滬深港通買賣上交所上市ETF及深交所上市ETF的交易時段,上交所上市ETF北向交易將無收盤集合競價,而深交所上市ETF及深交所上市A 股則將有收盤集合競價時段。具體交易時間段,如下表: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