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在線教育」、「高職擴招200萬」等,成為了2020年教育行業的熱詞,這些熱詞的出現,與新冠疫情脫離不了關係。
在疫情的衝擊下,我國教育行業在2020年既遭遇了寒冬,也提前迎來歷史契機。新格局、新業態、新趨勢,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教育行業度過了不尋常的一年。回望歷史,展望未來,接受了一年洗禮的教育行業也正處在大變局的關鍵節點上。
2020年,赴港股、A股及美股上市的教育企業數量與去年持平,累計有12間企業上市。
一直以來,港股是民辦高等教育和K12教育企業聚集地,美股則是集中在線教育企業,A股則為教培企業為主。從今年上市的12間教育企業來看,這種聚集地上市的趨勢沒有變,整體的上市數量受疫情影響較小。
在港股市場,教育股今年上市熱度較去年有所下降,僅有5間教育企業上市,以高等教育為主,其中只有新東方-S(09901-HK)一家在線教育企業。而2019年是教育股上市的大年,有多達10間教育企業在港股上市。在疫情衝擊線下教育背景下,今年赴港上市的高等教育和K12教育企業顯得頗為冷清。
美股市場方面,一起教育科技(YQ)和洪恩教育(IH)等6間企業在美國市場對中概股不友好的背景下逆市上市,佔了全年赴美上市中概股數量約13%。而值得注意的是,該6間教育企業當中有4間企業從事在線教育業務。
從上市募資額看,新東方成為年度募資王,上市募資額超過110億港元,也超過了其他11間教育企業募資額的總和。
那麽,這些教育股的股價表現如何呢?
上市首日,竟有5股教育股破發,比重達到了42%。破發的企業包括高等教育領域的立德教育(01449-HK)、大山教育(09986-HK),K12教育領域的麗翔教育(LXEH),在線教育領域的王道(EDTK),以及教培領域的華夏博雅(CLEU)。今年全年該12間教育企業的股價表現則分化嚴重,僅有5間企業錄得上漲,其餘均有不同程度跌幅,其中美聯國際教育(METX)借殼上市之時即巅峰,今年全年股價累計跌超91%。
整體來看,疫情之下整個教育行業股價表現不儘如人意,線下教育業務受到重創,盈利能力大多出現下滑,股價受波及;在線教育市場雖然迎來爆發式增長,但市場不會對熱捧所有在線教育企業,疫情只是給了該領域按下快捷鍵,但行業難以逃脫虧損漩渦,高額的獲客成本下行業盈利能力讓不少投資者望而卻步。
危中有機,今年疫情籠罩下的教育行業冷暖自知。
數據能反應特殊環境下教育細分領域的盈利能力,根據Wind數據,從最新一期業績報看,港股教育板塊有一半企業營收出現下滑,同時也有一半企業淨利潤下滑。業績出現下降的企業以依賴線下業務為主,這證明了疫情的衝擊影響之大。
在線教育行業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疫情使在線教育提前爆發,行業整體上營收保持強勁增長。其中,跟誰學(GSX)、有道(DAO)等頭部在線教育企業通過燒錢大戰帶動了課程註冊人數的大幅上升,最新一期營收因此飙升。但也應該看到,燒錢混戰下,大多數在線教育企業產生虧損,跟誰學、新東方在線等部分企業虧損加劇。
伴隨著政策的不斷出台,疫情下的教育行業也有悲有喜,這主要體現在各個細分領域。
受政策利好的教育細分領域無疑是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保民生、穩就業」的大背景下,恢復經濟發展是當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延續政府一貫的支持態度:獨立學院脫鈎轉設節奏加快,民辦高教集團因此獲業績增厚及收購加速利好;政府工作報告表示計劃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超3500萬人次、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這位職教和高教龍頭擴大規模提供了政策基礎。
對於頭部高教企業來說,疫情並沒能使這些企業停下擴張的腳步,其中中教控股(00839-HK)年内收購了海南兩所學校60%股權,並進一步增持西安學校股權至90%。中國科培(01890-HK)、希望教育(01765-HK)亦加碼外延式擴張,學生人數取得不錯的增長。
該兩大利好政策帶動了高教和職教企業的價值重估,其中頭部企業中教控股、中國科培及新高教股價年内漲幅分别為49%、45.9%及61.8%,不輸一些在線教育企業股價表現。
目前《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爭論兩年未能落地,顯示出較大的分歧,政策仍不明朗,但從最近教育部答复政協的函來看,教育部對於K12民辦教育的發展仍持支持鼓勵態度。
在線教育方面,野蠻式增長不是行業健康發展的正確途徑,今年政策的態度是鼓勵與監管併存。今年2月「停課不停學」的政策號召是在線教育按下快捷鍵的一大驅動力,根據天眼查發佈的數據報告顯示,今年融資金額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有9家公司均為在線教育機構,表明資本更青睐在線教育。政策和資本的助推,也讓眾多在線公司砸錢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市場頓時熱火朝天。當然,另一方面,許多中小型機構在競爭中被搶走資源,擠出市場,不得不面臨著破產、裁員或是被收購的結局。今年以來,已陸續有明兮大語文、百弗英語、迪士尼英語、澤林教育等多家知名機構陸續宣佈倒閉。
近日,教育部正準備出台關於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並製定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五年計劃。
由此不難看出為何今年頭部在線教育企業和創新型在線教育企業為何受資本青睐了,政策支持加上行業需求爆發,正是企業們爭奪市場話語權的好時機。就連互聯網大佬騰訊、阿里和字節跳動也爭相入局在線教育,燒錢耗死了競爭對手後,就可以降低獲客成本並提高學費實現穩定盈利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https://www.finet.hk/)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